旅游

驰骋阿拉斯加大道

闯荡美国最后边疆阿拉斯加:系列4   图/文:陈美枫

从史凯威驱车前往白马镇,只行驶32公里便到了美丽湖畔的加拿大关卡,护照没盖章即过了关。接着下来一直到卡克洛斯的70公里路,景色美得我无法不一再停车取景。想不到秋色已经浓得令人心醉,金黄山峦配湛蓝湖泊,加上浅蓝天空和雪白云层,组构成一幅何其艳丽浓烈的彩图。后来又非常幸运地见到一只棕熊妈妈和两只熊崽在路旁觅食,真令人兴奋。

 

入夜时分才抵达加拿大育空区首府白马镇(Whitehorse),人口约2万8000,占全区人口逾75%。

次日早餐后逛小镇,风和日丽的天气让人心旷神怡。沿育空河川行的有轨电动巴士因淡季休业,河畔的白山口暨育空线火车站以及麦布赖德育空历史博物馆倒有开放,且都挺值得一看。

无缘参观历史轮船

我们还在那儿见到了此行的第二个小小图书馆。然而最值得游客浏览的,还数坐落在镇南端的克朗代克号艉外轮船。该船从1937年至1950年代初期川行于白马镇和道森市之间,如今被定位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该船的光鲜外貌显示它获得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惜旅游旺季已过,我们无缘入内参观。不解的是:旺季时在船上接待访客的职员,淡季时都去了哪儿?

从1984年开始,每年隆冬的2月间,有个狗拉雪橇竞赛,参赛者独自驾驭6至14只狗,拖着负荷逾110公斤配备和粮食的雪橇,翻山越岭10到20天,从白马镇直达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全程1635公里,途中气温或降至摄氏零下50度,风速高达每小时80公里,对人和狗都是个极限考验。

这个名为“育空远征”(Yukon Quest)的竞赛,被某些人誉为世上最艰辛的竞赛。

同时,也参观建于2012年的宽林敦文化中心及毗邻的公共图书馆。宽林敦(Kwanlin Dün)是生活在白马镇一带人数最多的第一国民(First Nation)。“第一国民”的称谓从1970年代开始被采用来统称加拿大境内的原住民,但不包括梅蒂斯人和因纽特人。

环道景色如画

过后我独自去走沿河的“千禧年环道”,从跨河公路桥到扶轮社百年纪念桥,过对岸再回到起点,全程5公里,轻松愉快,景色如画。路过水坝,泄洪处激流汹涌,有人在那儿坐单人小独木舟锻炼闯激流的技巧。千禧年环道乃泛加拿大步道的一部分。

半夜驱车上灰山,远离光害,等看北极光,失望而归;游客中心提供的预测不准。

河狸溪 / 兵房改造教堂

挥别白马镇,此时就朝河狸溪而去。中午时分抵达海恩斯交点,距离白马镇155公里,有公路通达海恩斯,路旁有间十分可爱的小小天主教堂。

到达河狸溪之前,我们被修路工程耽搁了好一阵子。那段公路建在永冻层(Permafrost)上,泥土上层的水分冬天结冰,夏天溶解,土壤性质和承重能力随季节变化,造成沥青路面不稳,容易破裂,必须经常维修。

河狸溪(Beaver Creek)距离白马镇456公里,只住了114人,却也有客栈和餐馆,甚至有游客中心。我们在那儿度宿一宵,次日在游客中心看了套介绍克卢恩国家公园的纪录片后,参观附近的小巧而精致的天主教堂。该小小教堂和海恩斯交点的小天主教堂一样,皆由当年修建阿拉斯加大道的军人遗留下来的兵房改造而成,是很好的废物利用实例。

灰狐驿站 / 猎人的战利标本

离河狸溪不远即是加拿大关卡,我们甚至无需停车即过了关。

美国关卡在30公里外,之前的国界标志十分显著,我们在那儿拍照留念。11点半之前到了泰特林交点,有路通往伊格尔。阿拉斯加境内的景色比不上加拿大,因此我们在路上没什么停留。

15分钟后,路过托克,一个比较像样、有千余人口的小镇。该地前身是1940年代修建阿拉斯加大道时的营地,叫东京营,后来因反日情绪高涨而简化为托克(Tok)。

打猎季节聚集人潮

过了托克,在德尔塔交点之前的灰狐驿站添油。驿站女主人是个菲律宾妇女,他和丈夫及继子都是猎人,每年10月到翌年2月,驿站住满来自各地的猎人,驿站主人带他们去各处打猎。驿站里展示了许许多多动物标本。

下午时分,抵达了德尔塔交点(Delta Junction),阿拉斯加大道的终点就在游客中心前,立了标示1422英里(2288公里)的碑志。从那儿沿理查森大道朝西北前行153公里,即是费尔班克斯了,那里将有北极光与其它景点等着我们。

阿拉斯加大道 / 景观旖旎出色

值得一提。从加拿大卑诗省的道森溪往西北延申至德尔塔交点的阿拉斯加大道,本来的名称是“阿拉斯加—加拿大军用大道”,全长2288公里,只有约480公里在阿拉斯加境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空军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夏威夷珍珠港,造成美军大恐慌,担忧日军接着通过阿拉斯加进攻美国本土,赶紧在翌年2月派工兵在短短8个半月内修筑了通往阿拉斯加、长达2575公里的道路,以方便美军前往阿拉斯加前线迎战日军。结果日军并没在阿拉斯加现身。

提升规格和质地

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大事提升该大道的规格和质地,使其适合民事车辆通行,并于1948年开放给民用,而其总长度也因此缩短了。根据合约,和平后加拿大境内的大道路段归加拿大拥有。

大道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土木工程,阿拉斯加访客都梦寐以求驰骋其上,而如愿者几稀。我和内子美英有幸行走了从白马镇到德尔塔交点的794公里长大道路段,见证了最旖旎出色的景观,夫复何求?

下期预告:费尔班克斯的纬度距离北极圈还有约莫200公里,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北极光!

反应

 

旅游

雄浑壮丽的冰川 美极了!

闯荡美国最后边疆阿拉斯加:系列7·完结篇   图/文:陈美枫

来到阿拉斯加的荷马,迎接我们的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登上停靠在离码头不太远的水手纪念碑旁的车子之前,先看了看该处海景,过后给车子添油、到超市购买食品后才上路前往惠蒂尔(Whittier)。

沿着库克湾北上,经过很多溪涧,只见有人站在水里钓鱼,把末端系着栩栩如生昆虫造型假饵的钓线抛投出去,吸引浮游于水面的鱼儿上钩。

这种钓法被称为飞蝇钓(Fly Fishing),特别流行于西方国家。当局规定,钓到的鱼必须放生,除非你打算把它转化为晚餐。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一再停车看人飞钓;除了站在水浅处,也有人乘橡皮筏到深水处施展身手。

我们还有个额外收获,有幸看到高高山头上的白大角羊,可惜离得太远了。

冰川历历在目

在特纳甘湾东端,经过山谷尽头的北吉茨博戈斯游客中心,穿过短隧道,来到一个大停车场,整20辆“日产极致牌”汽车麇集在那儿,俨然该款车主俱乐部的出游活动;远方的珀特茨冰川历历在目。停车场另一边也有个隧道,我在入口前的无人收费亭缴付了12美元(约51令吉)过路费后,在入口等交通灯转青。

4.1公里长的恩屯安德森纪念隧道始建于1942年,原本只供火车通行,2000年才提升为火车和车辆两用。从9月14日起,火车随旅游旺季的结束而停驶,双向车辆轮流过隧道,各半小时。15分钟后轮到我们;隧道很直,但没安路灯,里面伸手不见五指。

从隧道出来,便是惠蒂尔了。那时已是傍晚,很快的找了客房落脚。客栈主人沈舟于1980年从台湾漂泊来这儿,经过多年拼搏,目前拥有两间旅店和一家杂货店,此外还有家“威廉王子湾博物馆”呢!他有很多助手,都是亲戚。

环境十分独特

惠蒂尔距离荷马约275公里,地理环境十分独特,三面环山一面濒海,上空则常云层密布,正是美军在二战期间为躲避日军偷袭而寻找来建造军港的理想地点。

巅峰时期这儿驻扎了逾千个海军人员和家属,全住在一栋高楼内。1968年美军撤离,留下两栋高楼和好几条地下隧道。

目前该地只有约200个居民,沈舟及其亲戚就占了10巴仙左右;80巴仙人口住在其中一栋大楼内。

午夜时分,透过面北的睡房大玻璃窗,竟然看到北极光,虽然因光害而显得模糊,远不及前一年在挪威和芬兰所见的那么清晰精彩。这是在阿拉斯加第二次见到极光,真幸运!

/瓦尔迪兹 / 窥探小镇

早餐后沈舟带我们去参观小村80巴仙人口的安乐窝——15层高的北吉茨楼共管公寓。从顶层阁楼沈舟的套房外望,整个小村尽入眼帘。

过后驱车在村子里兜转,然后在渡轮码头办理登船手续,驾车上“赤内呷号”渡轮,11点半启航,朝东横过威廉王子湾,前往瓦尔迪兹。沿途景致壮丽极了,冰川一道接一道走马灯似的在左边山峦间列队显现,众多大小浮冰在海面上漂过,间中还冒出了两群白腰鼠海豚(Dall Porpoise)呢!

与冰川失之交臂

下午,渡轮在瓦尔迪兹码头靠岸,我们在800米外的镇上找了间窗口对正雪山的客房安身,然后开始窥探小镇。人口约4000的瓦尔迪兹(Valdez)躲在威廉王子湾东北角,而惠蒂尔则藏在大湾西端,我们乘渡轮过来,主要就是为了观赏大湾的绝世景色,尤其是连绵不断的山峦和冰川,可惜因航线问题我们与最壮观的哥伦比亚冰川失之交臂。

/博物馆 / 记载大事件

19世纪末的瓦尔迪兹也曾出现过淘金狂潮。1964年3月27日,该地遭受了里克特9.2级地震的摧残,小镇尽毁,死逾30人;幸好1970年迎来泛阿拉斯加输油管和海港建设的繁荣,然而19年后却又遭遇艾克森油轮漏油事件带来的生态环境大灾难。

藏品名列

镇上有个威廉王子湾社区学院,院内的“马克辛和杰西惠特尼博物馆”颇有看头,展品包括众多阿拉斯加野生动物标本以及原住民手工艺品,说明精简有趣。据说其收藏的阿拉斯加原住民艺术手工艺品之多排在世界前列呢!

1947年,惠特尼夫妇移居阿拉斯加,马克辛即开始走访原住民村落并收购艺术品,在费尔班克斯的自家礼品店销售。1969年,她拥有了该地的爱斯基摩博物馆,继续收藏原住民艺术品,直至1980年代。1998年,她把珍贵藏品悉数捐赠瓦尔迪兹威廉王子社区学院。博物馆于2008年5月免费开放。

震撼人心

规模可观的瓦尔迪兹博物馆也非常值得参观,以上所提该镇经历过的重大事件,馆内都有具体介绍。珍贵展品包括一架精致的蒸汽消防车、一个19世纪高尚酒吧、从泛阿拉斯加输油管流出来的第一桶原油,以及许多震撼人心的大地震天灾照片。

告别瓦尔迪兹前往安克雷茨,先循理查森大道北行,在路上参观了所罗门谷鲑鱼孵化场;每年鲑鱼产卵季节,很多熊会被吸引来该处。在基石峡谷,看了几个瀑布。过汤普森山口没多久,即是沃廷屯冰川州立公园,有个看台让访客近距离和冰川相会。

近看并不那么雄伟的冰川,待驱车离开一段距离后回望,只见冰川及其后的冰原形成一幅巨大的天幕,方觉其雄浑壮丽。

下午进入格林纳棱镇之前,转入格林大道朝西南方向的安克雷茨前行。一路景色稍逊前段,但还是见到不少雪山,以及马塔奴斯卡冰川的修长侧影;那可是难得一见的景象呢!

晚上7时许才抵达安克雷茨,明天即将飞往西雅图,结束这趟阿拉斯加之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