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马汉顺:掌握三语增加竞争优势 华小生国语水平不足

(吉隆坡7日讯)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医生说,我国独立迄今63年,但一些华小生在掌握国语及对国语的了解程度仍然很不足。

马汉顺说,掌握三语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学术知识,提升个人各方面能力,将来可与国内外人士竞争,不过必须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因材施教。

他今日在吉隆坡银星宴会厅推介“书香校园”华小阅读计划时说,学习环境很重要,现在是推介此计划的最佳时机,以了解孩子的问题后再协助他们。

马汉顺说,“书香校园”华小阅读计划旨在鼓励学生阅读所有语言,即包括国语与英语书籍,他喜欢鼓励学生阅读,因为知识是开启成功的钥匙,而今天推介的阅读计划也朝向这个方向。

华小阅读风气待加强

马汉顺说,最近几年我国的阅读率有增加,华小的学习包括阅读风气有所提升,但增长率可再提升加强。

他说,适逢冠病疫情后的新常态和科技发展,现在很多学生都可在网上阅读海量书籍,教育部也鼓吹这种阅读风气,并会推广今日在华小推介的“书香校园”阅读计划至国小及淡小,培养学生阅读风气。

“阅读计划是持续的,越多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就表示计划成功。在工业4.0与人工智能时代,阅读风气需要更快速增长,以符合即时需求。

“阅读方面并非一朝一夕能看到成就,提升学生的书写、思考、分析及对社会动态的掌握能力等很重要,尤其是对最新知识的掌握能力,此外人格、身心灵及价值观方面的提升也非常重要。”

马汉顺也指出,如今我国华小拥有18.6%非华裔学生,包括巫裔、印裔与土著,有关比率日渐提高,掌握华语可以更轻松生活。

另外,当媒体询及我国师资短缺的课题时,他表示今日只想专注在推广阅读计划。

“书香校园”拥5系列活动

“书香校园”华小阅读计划由教育部副部长办公室主办,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全国校长职工会、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咨询委员会、全国华小联合推动,国内各中文报包括《南洋商报》是媒体伙伴。

这项计划有5项系列活动,包括全国华小线上华文阅读计划及问答比赛、课室图书漂流箱、图书导读会、高年级阅报及问答比赛以及华小各年级“推荐丛书”阅读。

出席嘉宾包括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拿督王鸿财、吉隆坡教育局主任玛兹娜及《南洋商报》教育刊物经理范忠星。

王鸿财促父母陪读

华理会主席拿督王鸿财说,小学生要掌握三语,阅读是唯一能增进学生学习的方式,同时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风气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放下手机陪伴孩子阅读。

“学校有责任在校园提倡阅读,让学生有兴趣习惯阅读,阅读可提升学生内涵,提升他们对事件的了解、分析及创造力,增强学生思维理念,塑造学生性格。”

王鸿财说:“外人感觉华小教学刻板,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应考而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其实阅读定能帮助学生学业,提升学生分析考题及判断的能力。”

他说,该会配合教育部及教育局推动教育活动,也愿意与任何教育团体配合推动对学生有益的教育活动。

 

 
 

 

反应

 

东海岸

杨安山:允许犯错但须纠正 学校应引导正确使用AI

(文冬19日讯)董总财政兼彭亨董联会主席拿督杨安山提醒各方,制作不当图像的事件确实令人遗憾,但他认为学校是个“允许犯错,也必须引导纠正”的地方。

他说,学生会做出这些行为,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他们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创意思维。大家应该通过教育的力量,在不伤害他入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把创意发挥在对的事情上。否则,很可能是抹杀了孩子们未来在创意科技领域的潜力

他今午在彭亨州华校教师联合会大会午宴上致词,针对最近闹得沸沸腾腾的学生利用 AI 工具,移花接术女同学头像制作不当图像的事件,发表评论。他的演词由儿子杨文豪在代读。

另一方面,杨安山说,当前华文教育面临着结构性的挑战,尤其是华文师资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在此,他特别要提及一项值得鼓励的全国性计划,即由大马姓氏总会和宗乡青慈善与教育基金会所推动的“希望工程”。

“此计划旨在领养全国国中华文学会,鼓励更多华裔子弟报考华文科目,以部署华文师资短缺问题。各校若需要,可主动联系该基金会,提出合作或申请资源的建议。”

黄绍轩:微小反映社会结构变化

彭华小生10年锐减22%

彭亨华校教师公会联合会主席黄绍轩较早时会上指出,今年2月新学年开学,全国各地华小面对学生来源困境,截至今年3月31日的统计数据,全彭亨华小的学生总人数有1万6267人,分别是学前教育班有1712人、一到六年级有1万4475人,以及特殊教育班80人。

他说,相比10年前,全彭华小的学生人数有2万963;现今华小学生减少近4700人或22.4%。更严重的是,彭亨州有41所华小的学生人数少于150人,列入微型学校。

微型华小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的变化,包括了乡区人口持续流失,以及华裔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一些华小非华裔学生人数超过华裔学生,这种多元文化融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跨族群交流,但也可能对华小的母语教育带来挑战。

“我建议董联会、教联会、校长职工会、华小校长协会及各区发展华小工委会携手合作,深入探讨州内华小的现况与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内容应包括关注与解决微型华小面临的生源问题,以及非华裔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所带来的教学挑战等。

“老师与学生是构成一所学校最核心的两大要素。没有老师,学生便无法接受系统性的教育;而没有学生,教师的教学也无从开展。在这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尤为关键。过去数十年来,华文小学长期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这一挑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校的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董教总、各州董联会以及华校教师公会持续努力,不遗余力地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积极与教育部沟通,从政策层面据理力争,推动制度化地培训华小师资,确保教师来源稳定且具素质;另一方面,也发动了“我要当老师”运动,号召华裔青年投身教育事业,成为下一代华小教师的生力军。

“我要当老师”运动奏效

华小教师课申请增46%

黄绍轩表示,根据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申请华小组教师课程者高达6296人,相较去年的4311人,增加46%,这有力地印证了“我要当老师”运动所带来的积极成效。

“我国华文教育已有200多年历史。这一路走来虽历经风雨,步履维艰,但在广大华社的坚持与努力下,依然一次次突破难关,取得显著成就,只要万众一心,再大的困难也无法将我们击倒。未来的华教路或许依然充满考验,只要我们继续携手同行,华文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光明灿烂。”

出席大会的除州内各县属会代表,也包括彭教联顾问兼彭亨州教育厅华校助理厅长王秀玲督学、彭亨州教育厅华文科助理厅长陈慧琦督学、彭教联财政兼教总师资教育主任、彭亨华校董事联合会副财政董荣山、彭教联第一副主席兼东彭华校教师公会主席罗素君及全国校长职工会彭亨分会主席兼全国华小校长协会彭亨分会代主席拿汀刘维萍等。

中风后快速康复

杨安山坚持奉献华教

杨安山中风后,目前正快速康复中,除了步行上稍为缓慢,在大会上致词及签发多张支票也没有问题。

杨安山强调本身维护华教的使命未完成,因此必须勇于对抗“中风”,不想就这样离去。

杨安山今天是在康复后首次在公开场合担任大会开幕嘉宾,他向大家讲述他的中风遭遇,以勉励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凭着坚持和信念,不屈服,敢于战胜眼前挑战。

他指出,今天刚好是他中风的9个月,回想起病发初期的痛苦和夜夜不能入眠,他已向家人作出“准备离去”的打算,但他还是决心要把华教工作完成才离开,结果他的坚持让他病况好转。

赞助彭教联大会3千

他形容,自己是病重后重生,今后要继续完成华教使命,他也勉励孩子和华社,华教工作不能停,大家必须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完成使命。

午宴上,杨安山也赞助3000令吉充彭亨教联大会活动经费,而杨文豪也赞助5200本单线簿给全彭75所华小,每所华小70本。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