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柔佛幼教签备忘录 合作推动学前教育

(槟城3日讯)为加强槟城与柔佛州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马来西亚教育业者公会、槟城教育业者公会与峇株巴辖私立幼儿园联合会于日前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两州学前教育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签署仪式在双溪浮油州议员彭心慈及峇株巴辖县教育局官员努哈西拉的见证下顺利举行。此项合作象征着三大教育团体在推动跨州合作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此次为期两天的交流参访活动,由峇株巴辖县教育局主催,马来西亚教育业者公会、槟城教育业者公会及峇株巴辖私立幼儿园联合会共同联办,并获得槟州东北县与威北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参访团在马来西亚教育业者公会主席李英华博士与槟城教育业者公会主席林明雪博士的带领下,实地走访了槟州三所具代表性的幼儿园,包括:荣获西南县卓越幼儿园荣誉的伯乐早教学苑(Tadika Bintang Nautika)、东北县卓越园所小智者天地幼儿园(Tadika Bijak Pintar)及位于威北县的 Kidz Houz(Tadika Didik Bijak)。参与者就课程设计、园所管理、教学理念及数码教育工具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双溪浮油州议员彭心慈指出,此项跨州交流活动不但促进了彼此经验分享,更加深了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情谊。她感谢主办单位邀请她参与这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并期待未来能见证更多类似的合作与进展。“教育是国家未来根本。此次交流所带来的知识共享与理念碰撞,将为我国幼儿教育注入新动力。”
马来西亚教育业者公会主席李英华博士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拉近两州之间的教育联系,建立更稳固的合作机制,也期望未来能扩展至全国更多州属,共同推动幼教质量全面提升。
槟城教育业者公会主席林明雪博士则感谢州内各县教育同仁的积极支持,促成此次跨州参访圆满成功,象征着槟柔学前教育合作进入新阶段。
续加强幼教组织联系
峇株巴辖私立幼儿园联合会主席林美莉也表示,此次行程为柔州同业打开视野,收获丰富。她期待日后能继续深化与槟州及全国各地幼教组织的联系,共同推动幼教事业蓬勃发展。
会上,参与业者围绕师资培训、家长沟通策略、教育创新等课题进行交流,彼此受益匪浅,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出席活动者包括威北县教育局官员阿都拉欣与莫哈末哈非非,以及东北县教育局官员戈文达萨米等。
黄家和:高度重视华教发展 教育部愿探讨改进方案

(槟城14日讯)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视华文教育的发展,并愿意与各界抱持开放沟通态度,共同探讨可行的改进方案。
“副教长办公室每3个月与董教总见面会谈,其实我们每月都会以不同方式见面,来了解问题及寻求对策解决。”
黄家和日前与槟威华校董事联合会理事聚餐交流,双方针对华教相关课题进行坦诚及深入探讨时,如是指出。
他说,教育部向来积极主动改善华小师资短缺问题,华小师资由师范学院培训,师范学院华小组去年784个名额全获填满,今年在争取下名额已增至1678个,只要每年名额填满,师资在5年后将获得很大改善。
“在董教总及我要当老师工委会的努力,以及副教长办公室的内部协调下,师范课程华小组去年共获得4311名申请者,让名额有史以来首次全数填满,而今年在各方更大力鼓吹下,共有6296人申请。”
他说,该办公室也积极改善中学华文科师资,在与依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和马大中文系努力协商下,中文教育系学额皆得到翻倍扩招,将有助提升华中、国中师资人才库。
“过去依大中文教育系名额每年录取50至60人,我们去年多次与依大协商,成功让录取人数翻倍至103人,今年则将开放120个学额;马大教育文凭课程(中文系)从过往低于20人,去年录取33人,今年学额增至50名。”
李添霖:应包容多源流教育
槟威董联会主席李添霖说,教育部持续展现对华文教育的关注与支持,致力在政策层面推动多元教育体系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在师资培训、学校建设、课程发展或资源分配方面,教育部都积极与各相关团体交流合作,聆听意见,回应诉求。”
他也提及华教面对的问题,包括华小师资短缺、国民型华文中学缺少华文老师和华裔老师逐渐减少、恒毅分校未取得独立行政准证及要求教育部关注2026-203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在落实计划过程中,能继续给予华淡小及国民型中学的教育发展应有的关注,以确保我国多源流教育体系能够实现平衡和包容发展。
较后,李添霖在交流会上移交备忘录予黄家和,由会务顾问拿督许海明、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马良生、副主席骆万泉、杨式丰、总务黄芮姿及财政拿督郑荣兴陪同。
出席者包括副部长机要秘书司徒哲阳、特别事务官戴佩君、李汉文、程幼幼,槟威董联会理事曾文忠、罗月清、符利福、庄君辉、陈麒光、李琴侠、柯碧娟、郑年芯及杨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