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房间“最肮脏5区域”曝光 这一物细菌量竟超马桶2.5万倍

示意图(取自canva)
(伦敦26日讯)专家提醒,即便是看起来最干净的房间,也可能暗藏大量细菌。数据显示,普通酒店房间表面的细菌数量,竟比一般家庭、飞机甚至学校都要高,而酒店淋浴喷头的细菌量更是马桶座的2.5万倍。令人意外的是,星级越高的酒店,公共设施上的细菌数量反而可能更高。
为帮助旅客安心入住,居家安全公司Locksmith Dartford的专家列出了饭店房间5大最易藏污纳垢的区域,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1. 床罩、抱枕和装饰织品
床罩、装饰枕头和披毯通常不会像床单一样在每位客人退房后更换,可能数周甚至数月未清洗,积累大量皮屑、体液、唾液及细菌。因为不直接接触皮肤,清洁人员也很少会仔细清理这些物品。专家建议,入住后应立即移除床罩和装饰枕,用消毒喷雾处理表面,并自备旅行用枕套使用。
Locksmith Dartford引用前饭店清洁人员在Reddit的爆料称:“大多数饭店只在羽绒被有明显污渍时才清洗。”也有人指出:“清洁员薪水低,工作量大,只能做到表面清洁,让房间看起来干净,但实际细菌依旧存在。”
2. 电话听筒与电视遥控器
电话和遥控器属于高频接触物品,常带有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大肠杆菌,甚至粪便残留。研究发现,三星级饭店的遥控器上常检测到引发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细菌,而四星、五星饭店的情况更严重。专家建议,使用前应以抗菌湿巾彻底擦拭遥控器和电话,或者用保鲜袋包裹遥控器隔离细菌。
3. 浴室区域
看似干净的酒店浴室,其实是细菌滋生重地。淋浴喷头、浴缸、洗手台和浴帘都可能带有致病菌。研究显示,淋浴喷头的细菌数量高达马桶座的2.5万倍。更糟的是,有些清洁人员会用同一块抹布擦拭马桶、洗手台和浴缸,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专家建议,入住后用消毒湿巾擦拭浴室表面,并开启热水冲洗喷头1分钟,泡澡前也可以用洗发精或沐浴乳简单刷洗浴缸。
4. 冰桶
表面看似干净的冰桶,可能曾被用作呕吐容器,而饭店通常只会用水冲洗,并未彻底消毒。专家建议使用冰桶时一定要放置专用塑料内衬,或直接向酒店酒吧或附近便利店购买包装好的冰块。
5. 咖啡机与玻璃杯
潮湿的咖啡机内部极易滋生霉菌、酵母菌及细菌。若清洁不到位,早晨的咖啡可能“加料”。客房内的玻璃杯也可能只是简单用水冲洗,并未彻底消毒。专家建议,自带随行杯,或要求酒店提供经专业消毒的玻璃杯。若使用咖啡机,务必先用消毒湿巾清洁表面,或者直接到酒店酒吧购买现煮咖啡。
新闻来源:CTWANT
芬兰发现罕见巨型病毒 专攻阿米巴原虫

芬兰科学家发现直径约200纳米的巨型病毒“于韦斯屈莱病毒”(Jyvaskylavirus)。(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赫尔辛基23日讯)芬兰科学家在当地发现一种巨型病毒,并将其命名为“于韦斯屈莱病毒”(Jyvaskylavirus)。
这个巨型病毒几乎和细菌一样大,在当地生态系统发挥关键作用,但对于它的结构、起源与功能,仍存在许多未知。
过去巨型病毒大多是在欧洲与南美洲被发现,这是首次在芬兰分离出巨型病毒。
感染阿米巴原虫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首次分离出一种巨型病毒,并将其命名为“于韦斯屈莱病毒”。研究人员将环境样本与一种名为“卡氏棘阿米巴原虫”(Acanthamoeba castellanii)的培养物混合后,成功分离这个巨型病毒,其病毒颗粒直径约200纳米,体积约为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的两倍。
研究团队透过跨国合作,成功解析了“于韦斯屈莱病毒”的基因组与结构,发现它与先前在法国分离出的“马赛病毒株”(Marseilleviruses)有亲缘关系。
此外,研究团队也在其他环境样本中也找到新的巨型病毒。

于韦斯屈莱病毒附着于A. castellanii细胞的氦离子显微镜影像。 (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影响生态系统
病毒在自然界无所不在,大多数自然产生的病毒对人类不会构成威胁,但在生态系统中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体型和细菌一样大的“巨型病毒”,会感染阿米巴原虫及其他微生物。目前巨型病毒生命周期和分布模式仍不清楚。
今次发现也证实,这类能感染阿米巴原虫的巨型病毒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分布可能比想像中更广泛,包含纬度较高的北欧地区。
新闻来源:星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