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丢石”砸死女司机 美少年谋杀罪成恐终身监禁

巴特尔1年前在路上开车时遇上一名少年司机随机丢石,结果遭击中当场丧命。(取自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丹佛28日讯)美国科罗拉多州法院日前就去年发生的一起“丢石夺命”案件,作出裁决。
美联社报道,科州杰斐逊县陪审团本月26日裁定,在1年前与友人开车沿路朝其他车辆投掷大石块,导致一名女司机被砸中当场身亡的19岁少年科尼格(Joseph Koenig)一级谋杀罪成立,最重可能被判无期徒刑。
据报道,这起命案在2023年4月19日发生,当时18岁的科尼格与同龄友人夸克(Zachary Kwak)和卡罗尔-奇克(Nicholas Karol-Chik)一同开车行经丹佛地区,沿路随机朝其他车辆扔石块取乐。
不料其中一颗重达约4公斤的园艺石块砸穿20岁女子巴特尔(Alexa Bartell)车子的挡风玻璃,导致她被石块重击当场身亡。
科尼格等3人肇祸后一度达成协议保持缄默,不对外透露投石经过。然而随着警方调查深入,夸克最终松口供称,当晚是科尼格亲手掷出夺命石块。
这起“丢石夺命”案审理期间,科尼格的辩护律师坚称致命石块是由夸克投掷,试图撇清责任。不过,夸克与卡罗尔-奇克均在庭上作证指控是科尼格动手,双方说法相互矛盾,使真相一度陷入罗生门。
检方指出,尽管现场石块上未留下3名少年的脱氧核糖核酸(下称DNA)痕迹,且唯一检出的DNA为死者巴特尔,但结合卡罗尔-奇克的证词,加上车辆损坏情况与科尼格左撇子特征吻合,成为控方的重要突破。
检方表示,科尼格当时是开车司机,以“推铅球式”动作从司机座位的窗户丢出石块,正好击中巴特尔的车子。
根据案情,科尼格等3人肇祸后竟多次开车折返现场“查看成果”,夸克甚至还拍下一张照片作为“纪念”,却无人下车确认伤者情况,也未报警求助。
巴特尔的遗体最后是由当时与她通话、通话突然中断的女伴格里格斯,透过手机定位追踪到现场,才发现悲剧。
科尼格的律师在辩护时试图以“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为由,主张被告“冲动控制不足、判断能力受损”,请求陪审团判处较轻的过失杀人罪名。不过,陪审团最终仍认定被告罪责重大,判处一级谋杀罪成立。
目前,这3名肇祸少年分别面临不同刑责。夸克2024年5月率先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承认一级攻击罪与多项攻击未遂罪,面临20年至32年刑期。
卡罗尔-奇克随后也认罪,承认二级谋杀与暴力犯罪,预计可能被判35年至72年徒刑,两人将于5月1日、2日分别宣判。至于科尼格则将于6月3日正式宣判,因一级谋杀罪成立,最高可能面临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学者:美国不应逼选边站 “东盟料选中国”

(八打灵再也24日讯)美国经济学家直言,美国不应试图让东盟选边站,因东盟离不开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一旦被迫选择,东盟预计会毫无疑问地选择邻国中国。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永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说,美国若试图让东盟选边站,是不公平之举,而且若真被迫选择,东盟预计倾向中国。
他认为,东盟应与世界各地保持良好关系,而不是与某些国家或集团结盟:“东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地区,与美国、欧洲、中国及其他国家都有贸易往来,所以,美国不应强迫东盟作出选择。”
杰弗里萨克斯在双威大学和谢富年基金会联办的“全球秩序转变中的东盟”对话会上,就有关“战略中立是否仍为东盟可行选择”的提问作出回应。与会嘉宾包括双威集团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及双威集团非执行联合主席拿督斯里依德利斯贾拉。
杰弗里萨克斯指出,如果美国试图实施次级制裁,阻碍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应当会遭到抵制。
“因为邻国之间需要贸易、共建基础设施与交通网络、共同管理流域等。”
他也提到,东盟十国应在实体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等领域与中国紧密合作。
“这是一个邻里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积极的倡议,它建设高铁、可再生能源及数字系统,都是为了彼此的共同利益。”
杰弗里萨克斯强调,东盟的目标应是对所有国家开放,故最好保持冷静,不要卷入冲突,以免被拖进大国争斗中,发生没必要的冲突。
过去十多年,中国一直是大马和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马中贸易额达创纪录的2120亿美元(约9174亿令吉),这是中国连续第16年成为大马最大贸易伙伴。
自2013年以来,东盟与中国贸易额年均增长达7.5%,2024年达到9823亿美元(约4.25兆令吉)。
根据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准备向寻求削减或豁免美方互惠关税的国家施压,以迫使其减少与中国的贸易。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表示,与美国谈判贸易协定的国家应当与美国一起,以集团形式应对中国。对此,中国警告各国不要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与美国达成经济协议,使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