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年货集中地 鞭炮响连天
茨厂街昔日年味浓

今时今日的茨厂街仍旧拥有农历新年的气息,惟不再是华裔人士办年货的唯一之地。

30、40年前,吉隆坡发展未臻完善,缺乏商店和购物广场,茨厂街自然成了华人办年货必到之地。当年到茨厂街办年货,更是在人挤人的情况下进行。

回首当年,茨厂街的热闹是从过年前一、两个月就开始,不但商机处处,而且朝气蓬勃,在新年歌广播下,购物者越买越买开心。



商家赚个盘满钵满

茨厂街的腊味、生果、神料、饰品、年饼及衣裳等,只要讲得出,便找得到,顾客络绎不绝,商家们也赚个盘满钵满。

蜂拥而至的顾客,让商家忙得不可开交,很多人选择在店铺或档口过夜,隔天清早起来继续苦干,为多赚个钱刻苦耐劳,让茨厂街成了不夜城。

为找回茨厂街当年的“年味”,《南洋商报》记者通过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洪细弟和总务李志强穿针引线访问了数位旧街坊,一起忆当年。

他们都说,茨厂街在70、80年代正值太平盛世,每逢华人的大日子,如农历新年、中秋节及端午节等,这里过节气氛特浓,人多欢腾。



想起当年的过年气氛,大家记忆犹新,尤其是豪爽的商家更会互相“比赛”放鞭炮,爆竹声响连天,在当时,人人都觉得很吵,烧后的爆竹屑多得要用铲泥机清除,场面何其壮观!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如今这种热闹的气氛已不复存在,只能通过记忆细细回味。

有爆竹,就有舞狮舞龙,当年要进行这类活动前都需要申请执照,不如现在般普遍,所以街访们看到舞龙舞狮都格外欣喜,希望好运连连。

茨厂街是华人聚集点,平日人流熙熙攘攘,农历新年时节更见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李庆进:多卖T恤纪念品
茨厂街失华裔文化特色

在洪细弟和李志强的带领下,我们先走进茨厂街著名的金莲记福建面美食馆,老板李庆进热切招待,彼等“叹”着一壶茶,你一言我一语,一起话当年。

李庆进说,1960年代,茨厂街人潮不算多,到了80年代,许多商家崛起,所以到了过年,鞭炮声响彻云霄,跟现在相比,可热闹得多了。

“当年处处可听见新年歌,还有各式的贺年卡,反观目前因为播放歌曲版权的问题,使得新年的气氛逊色不少。”

茨厂街是办年货之地,因此商家能做比平时多两、三倍的生意,李庆进也不例外。不过他说,当年华裔商家都很勤劳,即使是农历新年,仍照旧开门做生意,以边做生意边庆祝大日子的方式过日。

他感慨,旧时茨厂街以华人的用品和食品居多,能吸引民众到访;反观如今卖的多是T恤、纪念品等,渐渐失去了华人文化的特色。他建议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应在过年时引入更多的华人年货,让茨厂街恢复当年的光辉。

80年代,茨厂街年货琳琅满目,新年吊饰或饰品让人眼花缭乱。

李志强:虽疲累值得回味
肉干店逢过年忙不停

肉干是过年必吃的食品,也是龙记肉干食品有限公司老板的李志强逢过年都会忙得停不下来,不过想起年轻时苦干,虽然疲累,却值得回味。

他说,早期毗邻茨厂街的中央艺术坊是个菜市场,因此茨厂街很早就有人流,尤其是过年前,这里更是人山人海。

他打趣地说,茨厂街是华人聚集之地,所以商店买卖着一切和华人生活有关的用品,这包括棺材,而在过年期间,茨厂街更能找到平常找不到的年货。

“华人总是省吃俭用,但年关到了,大家多少会格外开销,买些年货好过年。”

商家较竞燃鞭炮——建发中药行第二代业者●吴子日 

印象中,小时的过年茨厂街都很热闹,那时候家家户户会互相拜年,小孩子的红包特别多。

最让我无法忘记的是,过年时商家会较竞燃放鞭炮,现在的人可能无法想象当年的鞭炮需要用吊机吊起,劈里啪啦声此起彼落,相当地吵。

商家们几乎都在比赛谁燃放得多,即谁比较豪爽、富有,更夸张的是,鞭炮的纸屑不会用扫把扫去,而是用铲泥机清除。

新年生意特旺——药草业者●刘伯权

家父于60年在茨厂街开业做起卖药草的生意,数十年来这家族生意曾因为分家而搬迁,我则仍旧选择继续留在茨厂街不同单位重操故业,主要做熟客的生意。

以前茨厂街都是黄皮肤,单是这点就跟现在大有不同,而且过年时期格外热闹,除了游客、消费者涌入,还有许多临时小贩在叫卖;当年的过年的确难以忘怀,过年时候特别忙碌,需要全家出动帮忙,生意也至少增加一倍,但是过年前忙碌以后,一家人便休假数天才开工。

 

 
 

 

反应

 

雪隆

时隔22年 料需7个月 茨厂街分6阶段美化

(吉隆坡17日讯)吉隆坡著名旅游地标茨厂街,在时隔22年后再度迎来美化与提升工程,分为6个阶段进行的工程,耗时约7个月,预计今年10月11日完工。

美化与提升工程今日动工,据了解,工程包括更换遮阳板、顶棚散热器、重新安装电缆、统一流动摊位以及重新粉刷建筑物等。第一阶段的工程预计于4月22日完成。

茨厂街最近一次的美化工程是在2001年至2003年进行,距今已超过20年。许多设施已显老化,遮顶老旧,部分结构受损且脏乱,给当地商户带来安全隐患。

街边商铺不受影响

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主席拿督洪细弟指出,第一阶段工程从茨厂街面向惠州会馆的入口处开始,预计影响到40个摊位,这些摊位需要暂停营业一个月以配合工程的进行。

他今天巡视施工现场并召开记者会时表示,茨厂街共有773个摊位,而整个美化工程将影响约483个摊位。

不过,在施工期间,仅小贩摊位需要休业,街边商铺不会受到影响,可以继续营业。

他说,第一阶段的提升工程将包括更换遮阳棚、为小贩更换新摊位,并为每个摊位安装独立电表。

“由于茨厂街时常有人偷电,导致电力跳闸,因此我们决定为每个摊位安装独立电表。”

他指出,茨厂街是吉隆坡市政局管辖的小贩中心,因此小贩们每月需缴纳200令吉的服务费。然而,由于部分小贩因工程而暂时停业,他希望市政局能豁免这些小贩在休业期间的服务费。

“小贩在休业期间将面临损失,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不进行提升,陈旧的设施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

申请拨款一再延迟

洪细弟透露,公会早在2018年就已向吉隆坡市政局申请拨款,批准茨厂街进行美化工程,因为茨厂街的遮阳棚已经非常老旧,部分摊位也开始出现损坏。

“然而,由于市政局未能及时提供足够的拨款,再加上3年的行动管控令,导致这项提升工程一再延迟。

“我们在去年再次向市政局提出了美化申请,最终市政局才批准了拨款,并启动了工程。”

他希望小贩们与市政局积极合作,确保工程尽快完成,同时公会也将充当小贩与市政局之间的桥梁,时刻监督工程进展。

“整个工程预计将耗时7个月,计划在10月完成。”

他也向游客们澄清,茨厂街的提升工程是分阶段进行的,期间不会关闭,仍然欢迎游客前来消费。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