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 美国船只应免费通行

巴拿马运河(取自央视新闻)
(华盛顿27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美国军用和商用船只应获准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
特朗普星期六(4月26日)在社媒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发文,发表上述言论。他写道:“如果没有美国,这两条航道就不会存在。”
他已要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立即处理此事。
外媒报道称,埃及苏伊士运河是连接欧洲与亚洲的关键水道。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以巴冲突爆发后,也门胡塞武装组织为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持续对红海和亚丁湾航线的国际船只发动袭击;在此之前,苏伊士运河货运量占全球海运贸易约10%。
胡塞武装的袭击迫使船只绕道非洲南端,从而延长航程,推高货运成本。埃及方面去年称,苏伊士运河收入暴跌60%,损失达70亿美元。
美军自2024年1月以来一直对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自特朗普今年1月20日上任后,袭击频率显著增加,过去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空袭行动。特朗普誓言,军事行动将持续直至胡塞武装不再对航运构成威胁。
巴拿马运河则横跨美洲大陆最狭窄的巴拿马地峡,使船只能够更快速地往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据报道,巴拿马运河每年承运约40%的美国集装箱货运量。
美国在20世纪初完成巴拿马运河建设,但在1999年将这一战略要冲的控制权移交巴拿马。
特朗普曾多次表示希望收回运河控制权。他今年1月重返白宫前曾告诉记者,不排除动用经济或军事手段夺回运河控制权。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被打压的或不止哈佛/陈金阙

哈佛大学
成功进入外国名校,是本地学生的梦想。这些名校屈指可数,例如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是学生梦寐以求的殿堂。
可是,曾几何时被视为为国争光或光宗耀祖的理想,如今在政治干预之下,可能转变为一场终身难忘的梦魇。
事情正以难以预料、吉凶未卜的方向演变,确实在这些高贵的学府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痕迹。
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当马来西亚学生近年来收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父母家人,包括学生本人,皆欣喜若狂,“这是大马人最想进入的顶尖大学之一”。
然而,当特朗普以哈佛“违反美国法律”为由,禁止国际学生继续就读,导致许多学生必须立刻中断学业,甚至可能被驱逐出境,这些学生陷入了惊慌失措,难以接受这个一夜之间天翻地覆的消息。
美国政府的这项措施影响到来自140多个国家、约6800名在哈佛就读的国际学生。一旦政策落实,这些学生若要继续留在美国,必须转学至其他美国大学,以保住学生签证。
禁令或波及更多大学
一些原本计划在假期回国探亲或度假的学生,也因此取消了行程,深怕一旦离境就被拒绝返回美国,无法继续学业。
不仅如此,该政策也令美国境内约100万名国际学生人心惶惶。他们不禁怀疑,这项禁令是否会被进一步扩大,波及更多大学。
无论如何,这次风波毫无疑问是由特朗普一手掀起,引发了一连串法律与宪政问题:美国总统是否拥有为所欲为的绝对权力?是否可以随意干预杏坛,危及求知自由?
哈佛大学已正式入禀法庭,挑战这项禁令,并获得法官颁布的临时限制令,暂缓执行政府剥夺外国学生受教权的措施。下一场听证会将在美国时间5月29日,于波士顿举行。
不过,这也引来了种种反思。美国人民开始质疑,象征学术独立与自由的高等教育殿堂,是否已经遭到政治操控?又该如何避免因拒绝站在政治同一立场而遭受报复性迫害?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克莉丝蒂·诺姆(Kristi Noem)指出,禁令的依据是哈佛涉嫌“煽动暴力”及“反犹主义”,她还强调法院无权阻止特朗普政府依法执行其移民与国家安全政策。
当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为名实施禁令,这似乎将政府权力推向无所不能的地步,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断施压哈佛
此外,特朗普还不断加码施压哈佛,最新动作是要求各联邦机构取消与哈佛大学剩余的所有联邦合同,总价值高达1亿美元。
或许,这看似是特朗普对哈佛“不合作”姿态的报复行为。
但深思之下,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总统,是否真的拥有关闭境内任何一所大学的权力?政府是否可以在“合法且合理”的前提下,关停任何一所高等学府?
如果质疑其动机,就更应追问:是谁赋予了这个政府如此权力?这个政府在执行权力时,是否本着正直与公正?若不是,人民又该如何收回这项权力?
如果特朗普继续倒行逆施,在国际上,或许他人会选择漠视;但是若在国内推动撼动人民根基的政策,恐怕其倒台的日子,也会因此提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