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逝世/视频】圣母像竟“哭了” 流泪画面疯传

哥伦比亚北桑坦德省的一尊圣母玛利亚雕像被拍到在流泪。
(北桑坦德22日讯)天主教教宗方济各因健康问题,于21日安详辞世,享年88岁。
据悉,就在方济各逝世前几天,哥伦比亚北桑坦德省的一尊圣母玛利亚雕像,竟被拍到在流泪,画面一上传网络马上爆红。
根据《每日星报》(Daily Star)报道,影片中可以清楚看到,有液体从圣母脸颊流下,像是正在难过地落泪。
当时正值耶稣受难周和复活节,当地正在举办纪念活动,许多信众亲眼看到圣母“流泪”的画面,直呼这是奇迹。
网友也纷纷留言:“她真的在哭”、“她感受到世人的痛苦”、“这是对人类罪恶的回应”、“是对教宗离世的预兆吗?”
如今随着教宗离世,不少人回头看这段影片,更加深信那不是巧合,而是天上的某种提醒。
根据教廷传统,教宗去世后,梵蒂冈会先由总务枢机向其他高级神职人员正式确认死讯,并收回教宗的渔人戒指和印章,再在枢机团面前销毁,防止有人伪造文件。
接着,新的教宗选举必须在15到20天内举行,全世界都在关注谁会成为下一任教宗。
挺弱势反对美霸权 良十四世捍卫人类尊严

作者:林源
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是史上首位美籍教宗,打破美国人不可主掌教廷的不成文禁忌。他长期在第三世界工作,关注贫穷问题和捍卫人类尊严,与特朗普“美国优先”势不两立。
梵蒂冈5月8日傍晚,西斯丁教堂屋顶上升起白烟,圣伯多禄大教堂响起钟声,向世人宣告新教宗已选出,接着是广场上热烈的欢呼掌声。
这位将是全世界14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竟然是美国人!
欧洲历史充斥着教权与皇权之争,教会对有硬实力世俗政权的顾虑根深蒂固。美国是世界超级强国,由美国人主掌教廷几乎是不成文禁忌。
原教宗方济各于4月21日逝世后,教会内外猜测新教宗的热门人选都没有把美籍枢机列入。选举过程仅仅在2天内4轮投票就决定下来,69岁的普利弗斯特成为天主教第267位教宗,宗座名称是“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又译利奥十四)。
被派秘鲁传教
普利弗斯特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天主教家庭,大学时主修数学。完成神学训练后,加入圣奥古斯丁修会,被派往秘鲁传教。
这个修会宗旨在本着公元4世纪圣奥古斯丁的遗训,来寻求“爱心与灵修的平衡”。修士们一方面过着集体修院的生活,一方面从事教育及服务社会的工作。
普利弗斯特在两千年之际成为该修会在罗马总部的一把手,经常走访视察散布于全球50个国家的传教工作,受到方济各的赏识,于2014年获祝圣成为秘鲁北部山区齐克拉右的主教,2年前晋升枢机,出任教廷主教部部长,肩负审理全球各地教区提名新主教任命的重任。
普利弗斯特具有教廷中枢治理所需要的大局意识,并结合早年在边缘地区传教磨练出的务实行动,以讲求效率著称。在任主教部部长期间,他配合方济各运用主教会议协商的机制来规划未来,强调包容和参与,搭桥而不是砌墙。

与特朗普势不两立
天主教做为普世信仰,与近年来兴起的右翼国家民族主义的理念互相对立。
美国在总统特朗普第2任执政下,孤立主义抬头,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削减外援、打击移民等,都是与天主教会的社会关怀背道而驰。所以特朗普的首席智囊顾问班农就直言新教宗与特朗普势不两立,是“美国优先”政策的最大敌人。
维拉诺瓦大学(新教宗的母校)研究梵蒂冈的学者法基奥里教授在美国公共电台分析,颇具讽刺的是特朗普身边的极端右派肆无忌惮地鼓吹“美国优先”,响起了警钟,凝聚了梵蒂冈捍卫普世价值理想者的决心,选出了一位美国教宗来带领这场保卫战。
他说,特朗普把“不可能”有美国教宗,催化成了“可能”。但是,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美国天主教会高层极为保守,多数支持特朗普;新教宗可能加剧两极化。
作为梵蒂冈城邦的教宗,是不能避免参与国际政治。法基奥里称,上世纪梵蒂冈和美国如同两个平行的帝国,一个只有软实力,另一个有软兼硬的实力,然而两者基本联合在一条价值观类似的战线上。现在两者联合已经动摇,教宗以往讲真话批评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讲真话批评的对象是美国霸权主义。
美国在改变,教会也在改变。
欧洲及北美天主教徒的人数下降,全球“南边”人数增加。南边切身的问题及价值取向有别于传统西方,对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由于历史因素,判断不同。
教宗良十四世具有国际视野,通晓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葡萄牙语、拉丁文及德语,他在30岁之后生活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主要是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他自我定位是一名教区的牧者,传播福音的重要性超过教义的钻研。他之前的同事说,他是最不像美国人的美国人。

利用社媒表达看法
普利弗斯特选择“良十四世”为宗座名称来表达他对良十三世(1810年至1903年)的崇敬。
良十四世是方济各的追随者,但工作方式有明显差异。
自从2010年,他注册社媒推特做为平台来表达他对多种问题的看法。尤其过去一年来,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副总统万斯发表一些相当尖锐的批评。他如何运用社交媒体,将受到一般人的关切。
良十四世在同性恋的立场不会改变,但会加大力度来严肃处理教会内对未成年性侵的犯罪行为。同样美国教会内赋予女性行政职责将有更大空间,但女性的地位改善有限,进入执事及司铎圣品的可能性极小。
争取与中国交流
目前梵蒂冈国务卿帕若林将继续担任首席外交官,主掌国际关系,尤其与中国打交道有连续性。推进中梵关系是方济各未竟之业,老教宗数次表达希望访问中国,但中国政府仅在2014年允许他的座机在访问韩国时飞过中国领空,遗憾的是他终身未能踏上中国土地。
2018年中梵关于任命主教签署的临时协议,内容至今没有公开,框架是中方首先在教区征集候选人提名,梵蒂冈同意任命。但批评之声不绝,一些人认为梵方让步太多,没有保护地下教会受到迫害的教友。
这份原本2年的协议在第3次续约时改为4年,有效期延至2028年。良十四世将承续方济各路线与中国打交道,选择的空间不大。
中方坚持在主教任命上的“自主性”是个解不开的结,而解决地下教会的未来主要还是靠对话。
中方2主教未经梵同意
方济各逝世后,上海及河南新乡教区任命了新主教,这2项任命都在只有一个候选人底下投票通过。在新教宗未选出之前,梵蒂冈没有同意或否决。
中方的举措可能是试探新教宗如何在主教任命上定调,不过,选择在原教宗过世悲恸的时机来测试继任教宗对临时协议的态度,临丧不哀,礼节上有欠缺。但是熟悉中国教会的知情人士认为,这种特殊情况不必过度解读。
良十四世小档案:
本名罗伯特.普利弗斯特(Robert Prevost),1955年生于芝加哥,毕业于宾州维拉诺华大学,1977年加入圣奥古斯丁修会,及后被派往秘鲁传教。
2014年成为秘鲁北部山区主教,2023年晋升枢机,后出任教廷主教部部长。2025年获选为教宗。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