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谈关税影响 让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

鲍威尔
(华盛顿17日讯)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再次强调,央行将重点防范关税驱动的物价上涨演变为更持久的通胀热。
“我们的职责是维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固锚定,并确保一次性的价格上升不会演变为持续性的通胀问题,”鲍威尔周三在为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准备的演讲稿中说。
他还指出,决策层将在自己促进充分就业和维持价格稳定这两个目标之间保持平衡,“同时牢记:没有价格稳定,我们就无法创造令全体美国人受益的长期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条件。”
鲍威尔讲话后美股扩大跌幅,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温和下跌。
这番言论再次强调了鲍威尔一再重申的信息,包括他在4月4日最近一次表态中所说:美联储官员并不急于调整基准政策利率。
鲍威尔及其他美联储决策者在等待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经济政策(尤其在贸易层面)会如何影响美国经济影响的更明确信号同时,都表达了对维持利率不变的支持。
鲍威尔说:“就目前而言,我们有良好的条件来等待形势进一步明朗,然后再考虑是否调整政策立场。”
在演讲后的问答环节中,鲍威尔表示他预计在“今年剩余时间里”,失业和通胀都可能会偏离美联储的目标方向。
充满挑战的使命
这位美联储主席承认,经济疲软和通胀上升最终可能使央行的两个目标产生冲突。
“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也就是我们的双重使命目标构成了冲突,”他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会考虑经济状况与各个目标之间的距离,以及这些差距预计弥合所需的潜在不同时间维度。”
鲍威尔还就近期金融市场的动荡发表评论,强调市场的运行“基本符合预期”。
“市场正艰难应对大量不确定性,这自然意味着波动,”鲍威尔表示,“但话虽如此,市场依然在运作。”他补充称“市场正在履行其应有的职能,运行是有序的。”
担忧通胀效应持久
鲍威尔周三重申,特朗普迄今为止宣布的关税上调水平大幅高于预期。他还表示,关税极有可能至少会导致通胀暂时上升,但通胀效应也许更加持久。
“能否避免这种结果将取决于影响的大小、完全传导至价格所需的时间以及最终能否维持住较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固锚定,”他说。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目前不算特别接近停止缩表,并补充称准备金仍然充裕。他指出,缩表步伐放缓意味着美联储能够在更长时间内继续缩减其资产组合。
学者:美国不应逼选边站 “东盟料选中国”

(八打灵再也24日讯)美国经济学家直言,美国不应试图让东盟选边站,因东盟离不开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一旦被迫选择,东盟预计会毫无疑问地选择邻国中国。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永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说,美国若试图让东盟选边站,是不公平之举,而且若真被迫选择,东盟预计倾向中国。
他认为,东盟应与世界各地保持良好关系,而不是与某些国家或集团结盟:“东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地区,与美国、欧洲、中国及其他国家都有贸易往来,所以,美国不应强迫东盟作出选择。”
杰弗里萨克斯在双威大学和谢富年基金会联办的“全球秩序转变中的东盟”对话会上,就有关“战略中立是否仍为东盟可行选择”的提问作出回应。与会嘉宾包括双威集团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及双威集团非执行联合主席拿督斯里依德利斯贾拉。
杰弗里萨克斯指出,如果美国试图实施次级制裁,阻碍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应当会遭到抵制。
“因为邻国之间需要贸易、共建基础设施与交通网络、共同管理流域等。”
他也提到,东盟十国应在实体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等领域与中国紧密合作。
“这是一个邻里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积极的倡议,它建设高铁、可再生能源及数字系统,都是为了彼此的共同利益。”
杰弗里萨克斯强调,东盟的目标应是对所有国家开放,故最好保持冷静,不要卷入冲突,以免被拖进大国争斗中,发生没必要的冲突。
过去十多年,中国一直是大马和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马中贸易额达创纪录的2120亿美元(约9174亿令吉),这是中国连续第16年成为大马最大贸易伙伴。
自2013年以来,东盟与中国贸易额年均增长达7.5%,2024年达到9823亿美元(约4.25兆令吉)。
根据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准备向寻求削减或豁免美方互惠关税的国家施压,以迫使其减少与中国的贸易。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表示,与美国谈判贸易协定的国家应当与美国一起,以集团形式应对中国。对此,中国警告各国不要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与美国达成经济协议,使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