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特朗普贸易政策朝令夕改 亚洲市场气氛由惧转喜

(纽约10日讯)五天前,特朗普发动一场美国单挑全球的贸易战,导致全球股债市场一片狼藉,如今他出尔反尔,金融体系在崩溃的悬崖边缘暂时勒马,而亚洲氛围也由惧转喜。

乐观情绪不断宣泄!但关键问题是:特朗普会否再次“变脸”?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信特朗普政府的说法?

隔夜美股全数飙升,纳斯达克指数创下2001年以来最大涨幅。随着投资者减少了对降息的押注,短期美国国债下跌,扭转了稍早的涨势,美元兑日元和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上涨。

各个市场的波动前所未见。VIX指数——被称为华尔街恐慌指数——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下跌,美国国债的波动也从未如此剧烈,2年和30年国债收益率周一和周三的波动超过0.3个百分点。

自1998年有记录以来,两者未曾同时出现如此极端的走势。

在过去四个交易日中,资产价格突然逆转一直困扰着从东京到伦敦,尤其是纽约市场;特朗普周三故技重施,市场再度猪羊变色。中午过后不久,他突然宣布暂停对数十个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90天,尽管他与中国的冲突不断升级。

在特朗普最新的改弦易辙前,残酷的甩卖导致全球股市损失超过10兆美元,从美国到英国和澳洲等发达国家的债市承压,随着投资者疯狂抛售政府债券以筹集现金,债券收益率迅速飙升。

这样的市况—以及周三的快速逆转——通常只会出现在2020年疫情爆发或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因美国楼市崩盘而陨落的危机中。

但一位不按牌理出牌的美国总统试图只手改写全球贸易规则,才是这次市场大起大落的始作俑者。这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让他们担心社群媒体上的一则贴文可能会迅速毁掉这波反弹。

亚洲股市相继走强

周四亚盘,日韩股市早盘冲高,日经225指数日内暴涨9%;韩国KOSPI指数飙升5%,小盘股Kosdaq指数上涨4.61%;澳洲S&P/ASX200指数涨6.2%。

中港台股市也同样上涨,沪深300指数一度涨1.88%、恒生指数起1.80%、台股指数暴涨近10%。

不止亚洲股市,欧洲股市也“一片大好”,欧洲斯托克50指数期货上涨9.25%,德国DAX指数期货上涨8.95%,英国富时100指数期货涨6.01%。

美国国债此前的大规模抛售潮,在特朗普态度转变以及美国国债拍卖显示国际需求强劲后也有所缓解,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行至4.31%。现货黄金开盘涨势凶猛,并一度站上3100美元上方。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挺弱势反对美霸权 良十四世捍卫人类尊严

作者:林源

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是史上首位美籍教宗,打破美国人不可主掌教廷的不成文禁忌。他长期在第三世界工作,关注贫穷问题和捍卫人类尊严,与特朗普“美国优先”势不两立。

梵蒂冈5月8日傍晚,西斯丁教堂屋顶上升起白烟,圣伯多禄大教堂响起钟声,向世人宣告新教宗已选出,接着是广场上热烈的欢呼掌声。

这位将是全世界14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竟然是美国人!
欧洲历史充斥着教权与皇权之争,教会对有硬实力世俗政权的顾虑根深蒂固。美国是世界超级强国,由美国人主掌教廷几乎是不成文禁忌。

原教宗方济各于4月21日逝世后,教会内外猜测新教宗的热门人选都没有把美籍枢机列入。选举过程仅仅在2天内4轮投票就决定下来,69岁的普利弗斯特成为天主教第267位教宗,宗座名称是“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又译利奥十四)。

被派秘鲁传教

普利弗斯特出生于芝加哥一个天主教家庭,大学时主修数学。完成神学训练后,加入圣奥古斯丁修会,被派往秘鲁传教。

这个修会宗旨在本着公元4世纪圣奥古斯丁的遗训,来寻求“爱心与灵修的平衡”。修士们一方面过着集体修院的生活,一方面从事教育及服务社会的工作。

普利弗斯特在两千年之际成为该修会在罗马总部的一把手,经常走访视察散布于全球50个国家的传教工作,受到方济各的赏识,于2014年获祝圣成为秘鲁北部山区齐克拉右的主教,2年前晋升枢机,出任教廷主教部部长,肩负审理全球各地教区提名新主教任命的重任。

普利弗斯特具有教廷中枢治理所需要的大局意识,并结合早年在边缘地区传教磨练出的务实行动,以讲求效率著称。在任主教部部长期间,他配合方济各运用主教会议协商的机制来规划未来,强调包容和参与,搭桥而不是砌墙。

与特朗普势不两立

天主教做为普世信仰,与近年来兴起的右翼国家民族主义的理念互相对立。

美国在总统特朗普第2任执政下,孤立主义抬头,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削减外援、打击移民等,都是与天主教会的社会关怀背道而驰。所以特朗普的首席智囊顾问班农就直言新教宗与特朗普势不两立,是“美国优先”政策的最大敌人。

维拉诺瓦大学(新教宗的母校)研究梵蒂冈的学者法基奥里教授在美国公共电台分析,颇具讽刺的是特朗普身边的极端右派肆无忌惮地鼓吹“美国优先”,响起了警钟,凝聚了梵蒂冈捍卫普世价值理想者的决心,选出了一位美国教宗来带领这场保卫战。

他说,特朗普把“不可能”有美国教宗,催化成了“可能”。但是,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美国天主教会高层极为保守,多数支持特朗普;新教宗可能加剧两极化。

作为梵蒂冈城邦的教宗,是不能避免参与国际政治。法基奥里称,上世纪梵蒂冈和美国如同两个平行的帝国,一个只有软实力,另一个有软兼硬的实力,然而两者基本联合在一条价值观类似的战线上。现在两者联合已经动摇,教宗以往讲真话批评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讲真话批评的对象是美国霸权主义。

美国在改变,教会也在改变。

欧洲及北美天主教徒的人数下降,全球“南边”人数增加。南边切身的问题及价值取向有别于传统西方,对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由于历史因素,判断不同。

教宗良十四世具有国际视野,通晓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葡萄牙语、拉丁文及德语,他在30岁之后生活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主要是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他自我定位是一名教区的牧者,传播福音的重要性超过教义的钻研。他之前的同事说,他是最不像美国人的美国人。

利用社媒表达看法

普利弗斯特选择“良十四世”为宗座名称来表达他对良十三世(1810年至1903年)的崇敬。

良十四世是方济各的追随者,但工作方式有明显差异。

自从2010年,他注册社媒推特做为平台来表达他对多种问题的看法。尤其过去一年来,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副总统万斯发表一些相当尖锐的批评。他如何运用社交媒体,将受到一般人的关切。

良十四世在同性恋的立场不会改变,但会加大力度来严肃处理教会内对未成年性侵的犯罪行为。同样美国教会内赋予女性行政职责将有更大空间,但女性的地位改善有限,进入执事及司铎圣品的可能性极小。

争取与中国交流

目前梵蒂冈国务卿帕若林将继续担任首席外交官,主掌国际关系,尤其与中国打交道有连续性。推进中梵关系是方济各未竟之业,老教宗数次表达希望访问中国,但中国政府仅在2014年允许他的座机在访问韩国时飞过中国领空,遗憾的是他终身未能踏上中国土地。

2018年中梵关于任命主教签署的临时协议,内容至今没有公开,框架是中方首先在教区征集候选人提名,梵蒂冈同意任命。但批评之声不绝,一些人认为梵方让步太多,没有保护地下教会受到迫害的教友。

这份原本2年的协议在第3次续约时改为4年,有效期延至2028年。良十四世将承续方济各路线与中国打交道,选择的空间不大。

中方坚持在主教任命上的“自主性”是个解不开的结,而解决地下教会的未来主要还是靠对话。

中方2主教未经梵同意

方济各逝世后,上海及河南新乡教区任命了新主教,这2项任命都在只有一个候选人底下投票通过。在新教宗未选出之前,梵蒂冈没有同意或否决。

中方的举措可能是试探新教宗如何在主教任命上定调,不过,选择在原教宗过世悲恸的时机来测试继任教宗对临时协议的态度,临丧不哀,礼节上有欠缺。但是熟悉中国教会的知情人士认为,这种特殊情况不必过度解读。

良十四世小档案:
本名罗伯特.普利弗斯特(Robert Prevost),1955年生于芝加哥,毕业于宾州维拉诺华大学,1977年加入圣奥古斯丁修会,及后被派往秘鲁传教。
2014年成为秘鲁北部山区主教,2023年晋升枢机,后出任教廷主教部部长。2025年获选为教宗。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