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7纳米芯片怎做的? 专家:用2手段突破才是高手

(北京15日讯)中芯国际用7纳米技术打造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的麒麟9000S芯片,再度引发外界关注。
中国半导体专家疑似首度爆料华为手机芯片制程,称能够用14纳米、甚至28纳米做成7纳米的产品性能才是真正高手,更点名华为Mate60与长江储存都是很好的例子;这番说法,验证港媒先前报道,麒麟9000S芯片可能是由中芯14纳米技术打造。
中国热点科技报道,对于华为Mate60系列采用麒麟9000S芯片究竟是多少纳米制程,外界众说纷纭,中国方面也一直没有证实,但近日专家一席话疑似把华为新机芯片制程公开。
中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积体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在一场演讲中表示,要着力创新技术,降低对工艺技术进步和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的依赖,能够用14纳米、甚至28纳米做成7纳米的产品性能才是真正高手,华为Mate60和长江储存3D-Nand记忆体都是很好的例子。
魏少军吐出惊人之语,意外揭密华为Mate60系列采用14纳米或28纳米制程。
权威机构TechInsights先前分析表示,麒麟9000S芯片具有7纳米特性,因此可能是中芯国际7纳米(N+2)工艺,也验证上述用14纳米、28纳米做出7纳米性能的说法。
南华早报日前报道,日本手机拆解机构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执行长Minatake Kashio表示,“麒麟9000S处理器(芯片)可能由中芯14纳米技术所生产,再加上特殊技术,让芯片拥有接近7纳米性能。”
美国华府智库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中国区高级副总裁Paul Triolo分析指出,美国制裁刺激中国芯片业发展自己的技术,迫使中芯及其他企业提升现有的设备的极限,华为也透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弥补工具能力的不足。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中芯:成熟制程产能过剩 明年也不会有太大好转

中芯国际
(北京9日讯)中国芯片龙头中芯国际8日示警,成熟制程芯片目前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却预计明年也不会好转,公司对建设新产能会更加谨慎,目前没有讨论任何新项目。
《财联社》报道,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8日公布第三季财报时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现阶段产业整体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整个代工业的产能利用率要达到85%甚至更高,才能称之为恢复,但今年中芯国际可比的同行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说明整体的产能过剩较多,且预计明年这一状况不会有非常大的好转。
关于未来短期的行业变化,赵海军谈到三个主要趋势,一是本土化的替代速度会下降,这是由于国内的汽车、手机等终端厂商希望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关係,当达到大约三分之一的供应占比后,给到的其余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二是晶圆代工行业除了此前已经宣布的项目外,新建项目正在减少;三是今年的订单增量是一个高峰,来年仍将会有增量,但比今年会更少。
从2022年底以来,全球半导体产业一直处于艰难复苏,疫情导致短缺变成供应过剩,包含汽车制造商在内的许多终端用户,仍在应对库存过剩的情况。
尽管如此,由于美国与盟国的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存在,过去几年,为不太复杂的电子设备生产成熟制程芯片的中芯国际及其他的中国芯片制造商都提高了产量。
中芯国际9月营收成长34%,至21.7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的22亿美元。中芯将其销售成长的部分原因归于中国的在地话推动,这促使客户,尤其是国际客户将芯片生产转移至国内制造商。
赵海军并坦言,供应过剩的状况将导致中芯在产能扩张方面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我们尚未宣布任何新项目,目前也没有讨论任何新项目。”
新闻来源:ET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