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冰的味道/张毅全

【人在江湖】文|图:张毅全
念小学时,我认识了她。一头长长的秀发,甜美的瓜子脸,模样真讨人喜爱。
她家里开杂货店。放学回家,她经常带我到她家里。
店面后方是她家的起居室,隔着一道帘子。每次她领我过帘子进去,总觉得像揭开了一个神秘的空间。她会从冰柜里拿出一支自家做的红豆冰请我吃。我傻乎乎地一边吸着冰凉的甜味,一边笑。
她则笑眯眯地看着我,眼神里带着几分满足和喜悦。
那一年,我7岁,还不懂为什么她总是那样静静地看着我。只觉得,那双眼睛比手里的红豆冰还甜蜜。
她家的红豆冰,是最简单原始的那种。用红豆熬煮成甜汤,等到冷却后倒进细长的塑胶袋里,扎紧袋口,放进冰柜里冷冻,过几个小时后,就变成了最朴实的童年美味。吃的时候,先在塑胶袋顶端咬开一个小口,然后慢慢地吸食,冰凉甜美的红豆碎粒顺着冰沙滑入口中,透心凉,满嘴甜。
她就站在一旁,双手背在身后,看着我狼吞虎咽,像是在欣赏一场独特的表演。
有一天,我忍不住问她:“你为什么不吃?”
她歪着头,想了想,说:“看你吃,我就已经觉得很甜了。”
然后,她看着我笑了,阳光洒在她的脸上,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甜甜的味道。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可是,变化总是悄无声息地到来。
那一年,爸爸决定不再做园丘承包商了。他觉得工作越来越难做,前途未卜,便下定决心换个环境。于是,我们全家搬离了园丘,离开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也离开了曾经一起玩耍的伙伴。
半个世纪回忆依旧清晰
搬家那天,我连向她道别的机会都没有。自那以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一晃眼,半个世纪过去了,回忆却依旧清晰,仿佛昨天才发生的一样。这些年我走过许多地方,见过许多人,园丘、杂货店、冰淇淋,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但那份童真的情谊,那份简单的快乐,却成了我生命中一抹抹不去的色彩。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她现在过得好吗?是否也偶尔想起那个常常被她请吃红豆冰的小男孩?
如今,我已不知道何处能寻她芳踪。时间流逝,我们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但我依然希望,无论她身在何方,都能安好。希望生活待她温柔,岁月予她宽厚。
或许,这就是人生吧。相遇与离别,记忆与遗忘,都是命中注定的过客。唯有那些真挚的情感,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就像当年的红豆冰,冰冷却带着甜蜜,带着温暖,在心灵深处永不磨灭。
鱿鱼干喻为“东方口香糖”
美媒遭狮城网民炮轰

(新加坡1日讯)美国媒体拉队到新加坡拍摄,竟称当地以鱿鱼干当作“口香糖”,遭狮城网民炮轰。
据《新明日报》报道,最近,由美国媒体在新加坡拍摄的一则45秒视频在网上流传,主要介绍本地鱿鱼干、红豆冰及菜头粿。视频提到,自禁止嚼口香糖后,新加坡人就用鱿鱼干来取代,主持人还倒比大拇指。视频也指,鱿鱼干“不会让你口气清新”,而类似产品能在牛车水找到。
针对视频,不少狮城网民留言炮轰。
有网民表示,这并不是新加坡人代替口香糖的“创意方式”,鱿鱼干是一个多年来所食用的零食。另外,网民也指出,虽不是每道美食都能让所有人接受,但身为以旅游视频为主的媒体,不应在视频中“唱衰”他人。
另外,视频也指红豆冰是“狮城大街上最酷和最奇怪的食品”。
对此,美食家林益民表示,相信该媒体并不熟悉新加坡的历史及美食文化,应先收集好资料再拍摄。
“他们相信是因为不了解,才会觉得奇怪,就好像一些西方的美食,国人也无法接受。”
美国媒体道歉
林益民也分享说,红豆冰是由“冰球”演变而成,因为以前便宜又解暑,所以非常受欢迎。
对于网民的批评,美国媒体事后留言道歉,解释说是当地制造商将鱿鱼干比喻为“东方口香糖”。
“我们真心感激这些提醒,以后也会在传达这类信息时更小心注意。”
鱿鱼干当零食历史悠久
鱿鱼干比口香糖禁令历史更悠久。
林益民透露,早在1992年禁止口香糖之前,东南亚一带就已经把鱿鱼干当成零食来吃。
“大家以前会将鱿鱼放到户外晒干,过后再拿去烘,并将鱿鱼拔成丝,只不过因为后来有工厂大量生产鱿鱼丝,也才加入其他的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