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电动车火热 焕发投资良机/奕帆丰顺

尽管去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再创新高,但追踪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表现的指数却表现欠佳。

以这两个指数为例,Solactive自动驾驶及电动车指数(Solactive Autonomous & Electric Vehicle index)表现,优于彭博电动汽车指数(Bloomberg Electric Vehicles index)。

Solactive自动驾驶及电动汽车指数,主要包含汽车制造商和分销商;而彭博电动汽车指数,涵盖从原材料到电池制造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整个产业链。

尽管面临供应链中断、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的不确定性,以及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高企等挑战,电动汽车去年的销量仍再创历史新高。这一增长是在全球汽车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发生的,汽车总销量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3%。

另一方面,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总销量突破1000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了55%。

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的份额,从2017年的1.4%,上升至2022年的14%,显示出10倍增幅。Marketsand Markets报告显示, 2030年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达至3920.8万辆;2022至2030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7%。

充电基建撑增长

在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的预期下,充电基建的部署对于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无论是通过家里、工作场所的专用充电站,或是公共充电站,只有以方便且负担得起的方式满足充电需求,电动汽车销量才能持续增长。

超过80%的充电基建为公共充电站,意味着其占据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大部分的份额。2028的电动汽车充电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32.5%,这将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

市场增长空间大

中国、欧洲和美国是电动汽车的三大主要市场,在去年占全球销量约95%。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E)仅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一小部分。

近年来,电动汽车需求有所增加。不过,由于缺乏充电基建,加上电动汽车价格对大多数人来说相对昂贵,电动汽车销量并不高。

鉴于未来充电基建数量增加、地方政府提供支持性政策,以及价格战带来更实惠的电动汽车有望普及化,我们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电动汽车销量(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均会上升。

印度、泰国和印尼的电动汽车市场受其政府支持,在去年呈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些国家的电动汽车销量,相对于2021年增长了两倍多,达至近8万辆。2022年的销量更是比2019年冠病疫情爆发前高出7倍。

原料价格仍高

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企业。电池需求的增加,带动了对关键材料的需求。

自2017年以来,锂(Lithium)产量增长了 180%,但去年依旧供不应求。多年来,电动汽车的锂电池需求量不断增加。2022 年,约60%的锂、30%的钴,和10%的镍需求,用于电动汽车电池;而就在五年前的2017年,这些比例分别约为15%、10%和2%。

因此,尽管主要战略材料的价格已脱离峰值,但仍保持在疫情前的水平之上,而需求增加将导致战略金属价格持续上升,特别是目前锂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这将为上游企业带来更高的收入。

电池需求续增

尽管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下游面临阻力,但随着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加,电池需求将持续增长,令该产业链仍具吸引力。

汽车的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需求大幅增长,从2021年的330 GWh,增长约65%至2022 年的550 GWh。这主要归因于乘用电动车销量增长,即与2021年相比,去年新车注册量明显增长了55%。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全球销量,正在超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由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尺寸通常较大,因此对电池的需求也相应不断增加。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计,电池组制造成本在2025年将下降约20%,而电池生产成本相对于2021年的历史低点仅下降10%。

制造商竞争激烈

越来越多企业投入电动汽车市场,特别是来自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参与者。这些新参与者正在推出更实惠的型号,并有可能压低电动汽车的整体价格。因此,老牌制造商(尤其是欧洲的制造商)可能被迫降低价格,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有些公司已经开始削减成本以适应市场变化。今年1月,特斯拉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下调其电动汽车价格多达 20%,加大打折力度并向竞争对手发起挑战。随后福特汽车、比亚迪和蔚来汽车亦加入了价格战,对所有车型进行降价。

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家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举动,无疑给电动汽车行业的其他参与者带来了压力,迫使他们生产更便宜的汽车,同时压低他们的利润率。

总结来说,电动汽车供应链仍有大量投资机会。除了电动汽车部署外,去年和今年初宣布的多项政策,亦涉及电动汽车制造的发展。

尽管电动汽车补贴逐步取消,但其他主要市场的各项计划亦引起了关注,例如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IRA)、欧盟的绿色交易产业计划(Green Deal Industry Plan)。

这一趋势亦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得到体现。印度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中促进当地电动汽车制造业的这一目标,得到了其地方政府的支持。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销量回调贷款趋紧 汽车业前景雪上加霜

(吉隆坡23日讯)今年我国汽车销量已如预期般回调,加上车贷批准趋紧,汽车领域投资前景正日益黯淡。

联昌国际证券行分析员表示,车贷审批收紧或导致年初迄今汽车总销量表现疲弱,如今年首季的车贷批准率同比减少2.5个百分点,至55.4%,低于去年平均批准率57.9%。

“同时,车贷申请同比持平增长0.1%。我们的经济学家预测今年隔夜政策利率(OPR)将保持稳定,这或在未来数季支撑车贷表现。”

大马车商公会(MAA)日前公布4月汽车总销量为6万527量,比上个月少16.8%,归咎于4月头的开斋节长假抑制销量,以及佳节前的交付推动了3月份销量。

该公会预测,5月汽车销量将会回升,得益于东马节庆、工作日增加与新车款的助力。

销售已跌5%

而年初迄今的汽车总销量同比跌5%,至24万8284辆,占分析员全年销量预期的32.6%。其中国产车销量同比跌2.3%,而非国产车销量则跌10.3%的,因此国产车的市占率增加2个百分点,至63.8%。

车商公会预计,需求恢复常态,加上汽车业积压订单减少,将拖累今年汽车总销量同比跌4.5%,至78万辆。该公会认为,美中贸易战加剧全球经济不明朗,导致本地经济前景承压。

车商公会也提到政府已将原定于今年1月实施的修订版开放市场价值(OMV)计算法推迟至明年1月实施,分析员称这对汽车业而言是短期利好,因新计算法将使本地组装车的平均售价上涨10%至30%。

然而分析员看法较为悲观,他预期今年汽车总销量将同比跌7%,至76万辆,但他预计10万令吉以下的汽车市场需求仍将保持韧性。

他续指,政府计划在2025年预算案中继续对85%的RON95汽油用户提供补贴,维持大众市场的购车可负担性,因此预计国产车在今年继续保持市场主导地位,市占率预计为64.5%。

RON95补贴取消在即
电动车销量翻倍

该分析员也认为,取消RON95汽油补贴或会加速电动车普及,今年首季的电动车销量同比几乎翻倍,达5394辆,去年同期则是2703辆;而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渗透率同比增长了1.9个百分点,至7.3%

“我们追蹤的股项当中,森那美(SIME,4197,主板消费股)有望凭借其不断扩大的电动车组合电动车加速采用中受益。”

但分析员也特别提到,电动车领域竞争加剧,特别是中国品牌车商,而电动车进口关税豁免将在2026年到期,届时本地组装车将成为重点。

综合以上,分析员维持汽车领域“中和”评级,首选股则是森那美,给出的目标价则是3令吉。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