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是生死存亡的选择题 还是价值跃升的关键?/程志彬

(取自freepik)
在商业世界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企业的发展充满未知与挑战。无数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漫漫长路上,终究要面对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是否出售自己一手创立并精心经营的企业。
然而,许多企业家往往陷入一个常见的误区,认为出售企业意味着失去一切,过去的努力和心血都将付诸东流。这种想法的根源,多数源自企业传承的困境。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创始人年事已高,而缺乏合适的接班人,子女又不愿接手时,企业仿佛走到了十字路口,被迫面临出售或关闭的命运。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出售往往显得仓促,价格也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导致企业家错失更高的价值回报。
价值最大化的契机
事实上,并购绝非企业“山穷水尽”时的被动选择,而是企业在资本市场广阔天地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工具。
当企业运营良好、前景广阔之际,并购可以成为撬动更大商业版图的杠杆。
企业家可以选择将部分股份出售给上市公司或资金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上市公司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而跨国公司则拥有丰富的全球资源与成熟的管理经验。
当这些战略投资者入股企业后,不仅会带来充裕的资金,还会提供技术支持、人才资源、市场渠道等全方位赋能,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迈向更高水平。
这样一来,企业家不仅能获得丰厚的资金回报,还能借助外部资源推动企业持续增长,实现个人财富与企业价值的双重跃升,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成功并购潜力巨大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并购市场日趋活跃,众多成功案例印证了并购的巨大潜力,为企业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工业地产领域:Yan Tat Technology的成功收购
2025年2月24日,恩达集团控股的全资子公司 Yan Tat Technology 完成对马来西亚一处优质工业物业的收购。该物业位于雪兰莪州加影市,占地1.98万平方公尺,内部设施完备,包括工厂和办公楼,收购总价达4375万令吉。
此次收购不仅巩固了企业在工业地产领域的布局,还展现了马来西亚并购市场的活跃度。
2. 教育领域: 潍坊理工学院并购汝来大学
2024年11月,中国潍坊理工学院成功收购马来西亚汝来大学(Nilai University),成为海外办学领域的标杆案例。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高校并购已成为提升教育资源整合、教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策略。这次收购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3. 半导体行业:艾森股份布局东南亚市场
江苏艾森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以1400万令吉收购了马来西亚 INOFINE CHEMICALS私人有限公司 80% 的股权。
INOFINE 是马来西亚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先行者,拥有成熟的技术和市场份额。
这次收购标志着艾森股份加快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打开新机遇大门
以上这些案例清晰地表明,并购不仅是企业的战略选择,更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企业家不应等到企业陷入困境、无人接手时才考虑出售,而应在企业发展良好、具备核心竞争力时,主动关注资本市场动态,寻找合适的并购机会。
当然,并购涉及尽职调查、协议谈判、法律审核等复杂流程,但只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合理规划,企业就能在资本市场中稳健前行,实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出售,绝不等于失去一切,而是打开新机遇的大门。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并购,不仅可以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更能让企业家自身收获更加辉煌的成就。
视频推荐 :
惠誉BMI:企业谨慎情绪加剧 大马强劲投资增势或放缓
(吉隆坡12日讯)惠誉解决方案旗下公司BMI警告,企业谨慎情绪加剧,大马强劲投资增长趋势或将放缓。
报告显示前景趋于平淡,最新的商业趋势调查显示,制造业企业的信心指标在今年首季按年下降至0.3%,创18个月最低水平。
这一降幅反映在经济环境日益充满挑战的预期下,企业的谨慎情绪日益加剧。
“这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即近年投资的快速增长不太可能持续。这也是我们将今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从4.7%下调至4.2%的关键原因之一。”
BMI表示,国行将隔夜政策利率维持在3%符合其预期。
报告还说,最新的政策声明与上一份在前瞻性指引方面大致相似。
“其中,国行提到的增长下行风险,包括‘在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信心减弱影响支出和投资’,在此前并未出现。这可能是指美国的关税政策。”
鉴于此,该机构预计国行将在今年全年维持隔夜政策利率3%不变。
展望未来,该机构预测今年国际平均油价为每桶68美元,低于此前预测的76美元,这将有助于抑制整体通胀率。
报告补充,美中经济增长放缓将影响大马国内消费。
“这些因素促使我们认为,今年通胀率可能平均在2.1%,低于之前预测的2.4%。不过,RON95燃油补贴合理化计划的实施细节尚不明确,这可能会对上述预测构成上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