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保费高涨 好想退保?/萧伊妗

今年,我与先生都收到了保险公司的起价通知。虽然已知道马来西亚是本区域医药费通膨率最高的地方,但收到通知书需要逐年涨价的那一刻,还是大感吃不消。

早前,国家银行已宣布应对医疗与健康保险及回教保险保费飙涨的短期措施,包括有关保费将分成3年逐步调高,也会把保费涨幅每年维持在10%以下。

我与先生各自起了50和70令吉,一家人的每月保费几乎涨了约150 令吉,也就是说我们今年开始需要额外承担1800令吉,而且接下来好几年保费也会一直增长。

我带着与很多人一样的疑惑去质问保险公司。我们买的是投资连接保单,一般上也附有人寿,疾病险等利益,甚至还可以加上储蓄。

忠实保客起更高

我们在20多岁时就已在这家保险公司买保险多年,算是忠实保客。然而,当国家银行规定起伏不能超过10%时,我们的保费涨得比新买的顾客还要高。

举个例子,在A与B同岁的情况下:

A的投资链接保单已经买了超过10年,里面有人寿5万令吉, 疾病险5万令吉,储蓄每月300令吉,和医药卡每年百万额度,原保费为每个月600令吉,涨幅为60令吉,涨价后的保费是660令吉。

B刚买的投资链接保单有人寿1万, 医药卡每年百万额度,原保费为每个月300令吉,涨幅为30令吉,涨价后的保费是330令吉。

保险公司给我的官方解释为,因为A有其他利益,所以需要更多的涨幅来支持A到更老的年龄。B有可能不能支撑到更久。我对这样的解释还是感到非常质疑,因为A有储蓄利益,他的现金价值比B高更多,同样的年龄为何A要支付比B更高的保费来支撑呢?

而且,只有医药卡经历较高的通货膨胀,照理来说应该是精算师已经预算好了其他利益,如人寿疾病等的保险费,而不应该是因为整份保单因为医药卡而起价。

这些保费操作既不透明也不公平,我们还在持续上诉中,希望得到满意的答案。

老保客的两难

我知道普罗大众与我们一样,尤其是从未索偿过却面对连续起价的保费感到既无奈又气愤。尤其是60岁以上的保客,他们大多是已是退休人士,在健康可能即将亮起红灯与保费不能负荷的十字路口,斟酌着是否要退保。而且这可能是未来每年都得面对的问题。

每一张医药卡都有自己的资金池。新的医药卡都是收录较年轻与健康的保客。这些保客的索赔机率较低,资金池一般稳定,所以保险公司主要靠新医药卡的资金池来赚钱。而剩下的年纪较大和健康有问题的保客都会保留在旧的医药卡的资金池,当索赔率越来越高,加上高昂的医疗膨胀,保险公司唯有把成本加在保客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代理会说新的医药卡更便宜。但我们也会来到年老和生病而不能换医药卡的一天,所以最后还是得面对旧池枯竭的风险。

退还是换?

气愤归气愤,但还是要先冷静下来想想个人财务对策,是否真的要退保?

1) 换保险公司会不会比较好?

如果你年轻又健康,任何保险公司都欢迎你转到他家。你会进入新池,也许不那么快面临起价。不过一年后,只要医疗通膨没降,还是会面临起价问题。

况且,新保单是有等待期的。我的经验告诉我只要是超过5年的保单,赔偿方面都比较顺利。新保单索赔即使过了等待期,都还要经历不少的调查。最怕生病了还需烦医药卡的生效性。

2) 放弃私人医院去政府医院?

如果真的不能负担保费,这也许是最后的选择,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再思考多一些,如:万一一些医疗器具和药物必须由自己掏现金承担时,你是否有准备足够医疗基金?你是否可以考虑共同支付的选项?小病自己承担,大病又保险公司承担。

我们一直为马来西亚的医疗体系感到自豪。比起美国,我们享有的医疗设施也比他们更容易获得。我期望国家银行的短期措施只是短暂的,他们应该专注与各方解决医疗通胀的原因。

退保潮必定给公共医疗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一旦影响劳动人口健康,会进一步冲击生产力与国家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反应

 

大千

儿子病发见死不救 狠母竟投保61万

(首尔19日讯)韩国京畿道议政府市去年发生一起极其夸张的人伦悲剧。

一名长期罹患肝病的30多岁男子,去年9月在家中整晚吐血,但他的母亲A某未采取任何急救措施,甚至没有拨打紧急电话或送医,造成儿子隔天病亡。

警方经查发现,其实当时A某有在现场,明知儿子吐血情况严重却选择放任不理,甚至在隔天以儿子名义投保了一份2亿韩元(约61.65万令吉)的身故保险。

当地媒体报道,京畿北部警察厅本月17日公布这起案件细节,A某今年60多岁,职业为保险业务员。事发当天为2024年9月20日晚间,当时A某的儿子出现严重吐血症状,吐出的血量达3公升之多。

尽管A某的住家距离119安全中心极近,但她仍未呼叫救护车也未向他人求助。直至隔天儿子才在朋友的帮助下送医,但最终因低血容量性休克宣告不治,死亡时间距离保险投保仅仅过了8小时。

警方表示,正因为投保时间与投保人离世时间太过相近,保险公司起疑下在今年1月正式向报警。经过数个月的调查后,警方认定A某涉有重嫌。

根据警方,A某在调查过程中极力否认相关指控,声称“不知道儿子吐血的事实”。但警方认为A某身为母亲又是保险从业员,当下应能清楚辨识儿子的病情恶化,却选择放置不理,反而趁隔日为其投保死亡保险,行为疑似具备间接故意。

京畿北部警察厅表示,目前已依杀人与诈欺未遂罪嫌,将A某以不拘留方式移送检方。警方说:“我们认为此案符合间接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并已将调查结果移送给检方侦办。”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