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石隆门仙洞

仙洞的内里空间颇大,岩山洞开,天光洒进来,正好是一片好视野。

我们是赶在大雨压境之前,抵达仙洞(Fairy Cave)的山脚,才歇一口气,风雨骤至。一转身,把风雨飘摇都留在外头,我们沿着攀山的路径躲进洞天里,漫天风雨,都不关事了……

仙洞的入口,得先登上3层楼高的梯级,到此才钻入岩洞登岩。

从古晋到石隆门(Bau)的仙洞,如今约40分钟左右可到;到访古晋拟探访天然岩洞,石隆门一带的大小天然岩穴,应该是最便利的选择了。



天气好的话,朋友说,我们就一口气玩,包括风洞在内的两个洞,不然,就一探仙洞了。说了个雨字,果然就下起雨了。下雨了,那就不匆忙,反正这里别有洞天,那就享受洞外风雨洞里风凉了。

来到主洞穴,是一段的石阶路程。

没有照明设备无妨

从山脚一路攀登石阶,约莫十来分钟,就身在与外头的世界隔绝的岩穴里了。仙洞内里空间颇大,但自然采光大致挺好的,攀登途中,除了偶尔光线不及而四下漆黑一片,登山人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并以触觉替代视觉感受脚下的世界之外,一般都能辨识得清的。

没有人工的照明设备,其实也无妨的,想想我们的祖祖辈辈,他们不也就着天光来安排日常生活,日升日落,劳作休歇,几千年都这样过了,我们一时半刻摆脱照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仙洞仙水,其实是岩缝间滴下的水形成的水路……

铺设石级道观景台



来仙洞攀登石岩,免不了出一身的热汗,但一段短途的脚程之后,朋友说,到了,你应声回头,只见岩石山体被推开一个偌大的缺口,风从那里进来,光也从那里进来,视界登时开阔,触肌沁凉的空气就围拢在身边了。

岩山洞开,脚下远不是平坦的岩地,就着洞外洒进来的光,你尽可以在岩穴里尽情漫游,跟着脚下石级的铺展,随看随逛,没有任何的目的,也无所谓。岩洞深深,惟你滑动手机,位置显示却是仙洞无疑了,谁说与世隔绝了?

偌大的仙洞里,除了铺设了石级道,方便游人在自然造化的岩穴里漫游,以及搭起一个简便的观景台,其余的就一任自然,绝少人工痕迹了,所谓“接触大自然”,此之谓也。

反正外头依旧是漫天风雨,反正时间在这里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那就无所谓的匆忙或不匆忙,隔绝或不隔绝的,这洞天世界里,除了手机的位置显示之外,你似乎就落在时间之外,也在风雨之外了……

仙洞去来,当然没遇仙,但遇到了一天的好心情,那也仿似一日神仙了!

杜忠全

 

 
 

 

反应

 

娱乐

《倾听马来西亚》 文学视角重新认识大马

你曾认真倾听过马来西亚的声音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身为大马人,你是否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过去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的付出与情感,下一代该如何承接?而海外的朋友对大马又有着什么样的想象?
对此,戴小华与叶剑锋联手主持的《倾听马来西亚》也许能为你一一解答,并理出一些头绪!

 

由马华知名作家戴小华及著名电视主播叶剑锋联手主持,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及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文教发展委员会联合策划出品,《访问》制作,并获得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与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支持的文化节目——《倾听马来西亚》,将以双周一集的形式于近期在线上播出。

选读大马作家作品

《倾听马来西亚》将分为6集播出,每集节目皆以大马作家的作品为主轴,通过文学作品带出大马大城小镇的特性,带领观众边阅读边走览,透过作家笔下的文字与角度,一起倾听并发现大马独特的面貌。

该节目走览了大马5个各具特色的城镇,包括吉隆坡、槟城、马六甲、巴生及加影。透过文学作品的切入,挖掘在地的社区发展与人文历史,旨在呈现大马的多元文化之美。

此外,节目中亦将选读16位大马作家的文学作品,包括戴小华、杜忠全、方路、胡清朝、林春美、林金城、林天英、林悦、吕育陶、沙末赛益、吴进、辛金顺、西蒂再侬伊斯迈尔、姚豪杰、曾真以及张集强。

上述作家们的文学作品将在6集的节目中由戴小华及叶剑锋各别朗读,并透过镜头记载的城镇面貌,为观众呈现集文学魅力与城镇面貌为一体的视听盛宴。

谈及企划理念,身兼节目主持人与节目策划人的戴小华表示:“这个节目和一般的旅游节目不一样,除了美食美景,还必须有一些更具深度,涉及大马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人文景观的内容。”

将文学与影视结合

于是,他们决定将大马文学作品与具有影响力的影视做结合,期许最后所呈现的成品可以吸引不同的受众,借此刺激后疫情时代的大马经济与旅游行业。

戴小华回忆说,节目拍板定案后成立了文学作品遴选组,透过报馆与出版社编辑的协力,寻找具有马来西亚民俗风情、美食与美景等内容的文学作品。她也跑了不少书店与拜访不同人士,只为找到适合节目摄制的作品,即呈现大马的和谐、美好、文化与传承。

《倾听马来西亚》共有6集,而戴小华的愿景是跑遍大马的13个州属与2个直辖区,惟经过种种考量而决定先以6集内容作为尝试。

更加了解马华文学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杰鑫亦透露,节目之所以定名《倾听马来西亚》,是因为他们观察到科技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网络时代已到来,而文学逐渐凋零,阅读也退化成了工具化的行为。这时候,他们期望的是人们能在喧嚣的网络世界里安顿自己的内心,用自己的感受力去“倾听”和了解“马来西亚”,进而喜欢与热爱上这个国家。

他期许《倾听马来西亚》能让更多人了解马华文学等大马文学,并通过文学的视角重新认识大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尤为重要的,是看见其中的文化与社会的多元包容,以及各民族构建本土多元认同的决心和努力。

戴小华最初提供创意点子,亦推荐了《作家的作家》的主持人叶剑锋担任《倾听马来西亚》的主持人。可她没想到的,张杰鑫与《倾听马来西亚》的监制兼《访问网》总监陈文贵一同提议,戴小华亦可作为主持人。她原本推辞,惟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由她与叶剑锋一起担任节目主持人。

叶剑锋指出,这次的节目跟过往他所主持过的节目迥然不同,拍摄手法深刻、细致又唯美。

“正因为节目定位高,所以有点压力,尤其有幸跟知名作家戴小华一起主持,既紧张又兴奋。”

艺术视角探索文学

他说,戴小华虽是作家,却有主持和播音经验,所以在摄像机前完全不会怯场,两人合作得很愉快,拍摄也非常顺利。如果让他亲自来为节目宣传,他会如何向观众介绍《倾听马来西亚》这档节目呢?他微笑回答道:“以艺术视角探索文学内涵,带你一起欣赏马来西亚的民情和国土之美。”

更多节目资讯可浏览《访问》官方网站面簿Instagram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