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美国再工业化春梦一场

作者:黄杰

特朗普的关税战撞壁,消费者纷纷下载中国电商应用程式(APP),业界叫苦连天。美国长年疏于基建投资,新一代拒绝进厂,教育体制与就业市场脱节,再工业化春梦一场。

特朗普要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利用关税战逆转美国的产业流失,却被消费者狠狠打脸。在美国4月份的电商应用程式(APP)榜单中,中国的DHgate、淘宝以及阿里国际站包办三甲,大量美国网民从TikTok上学会如何直购中国制货品,避开关税浩劫。美国人惊醒,原来Lululemon、Nike等知名品牌都是从中国的代工厂进货,直销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

除消费者外,美国农民也对特朗普重振美国工业的梦想幻灭。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Caleb Ragland)近日发表公开信,称自己作为美国的九代农民,虽3次投票给特朗普,但也不得不提笔请求总统“现在就和中国达成协议”,以保产业免受灭顶之灾。另一边厢,美国的无人机、汽车、飞机及风力涡轮机等产业也警告,中国禁止稀土出口的反制措施将会构成巨大的生产停滞。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同时把部分美国人从“仇华大梦”中敲醒,根据皮尤最新民调,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印象”比率五年来首次下降,仅剩下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视中国为“敌人”。

特朗普的操作还未成功把关税转化为谈判筹码,就先暴露了美国供应链无法有效自主运作,背后是美国产业政策和公共事业多年来累积的失败,导致美国工业成本、能源成本欠缺竞争力,更欠缺再工业化的土壤。也就是说,美国在很多基础建设方面其实已严重落后。

美国基建建设能力低

最明显的例子是近日在美国被热议的一场讨论。《纽时》记者Ezra Klein 4月初现身演员斯图尔特Jon Stewart的播客,揭露拜登时期一项总值420多亿美元的“连接偏远地区上网”的计划被严重拖延,4年来还未成功让任何一个家庭上网,原因是政府审查造成的内耗,导致迟迟无法开始建设,也代表这些地区的美国人连进入互联网经济的权利都没有。斯图尔特十分震惊,因为他作为一名民主党支持者,曾力挺前总统拜登举债数兆(拜登任期内,美债增加了近10兆)并投资于美国基建、互联网及高科技产业,但成效却几乎为零。

这说明了,不论是哪一个党执政,美国再工业化的大梦都无法逃避国内建设能力低下的结构性问题,无法像中国那样建成各地互补的举国工业与物流体系来提供工业竞争力,更遑论是在数字基建和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和中国竞争。若看具体统计,美国的固定投资总额比率(例如工厂、机器、设备、住宅和为未来生产提供基础的原材料库存)仅占GDP 20%,是中国的一半。美国的经济学家多年来警告,美国的交通网络、电网和制造设施长期面临投资不足和老化危机,至2030年还有至少2兆多的投资缺口。

除了因为工业成本失去竞争力外,特朗普政府的再工业化计划最大问题还是过分美化传统产业,不理解新一代的就业水平和意愿,也未能正视美国教育体制和就业市场错配的问题。

制造业劳工严重短缺

根据3月份全国独立企业联盟的调查,近半建筑业、运输业和制造业的小型企业主都无法找到合适员工,反映美国正经历50年来最严重的制造业劳工短缺,制造业空缺比2000年代高出两倍。这代表了即使特朗普成功逼使制造业回流,年轻人早已表态不要当工厂工人。《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提出了更直接的例子:即使美国应届社会学毕业生的中位数工资只有4万5000美元,而拥有相等学历的汽车生产线工作的年薪是以上数字的一倍,但是愿意成为蓝领工人的美国大学生几乎为零,因为美国仅有30%的蓝领工人表示感觉工作受尊重。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从高峰滑落时,大量产业工作被取缔,导致美国教育系统不断强调大学学历,很多高中教师会将工厂工作贬低为“失败者的归宿”。这种文化让大部分高中生认为,必先要获得大学文凭才可进入劳动市场,但客观效果却是把大学学费在过去20年间推高了近一倍。就算大学学费已超出学生的负担能力,也有政府以学债的形式来买单。可是,这些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最终却进入了大学管理层的口袋中,大学管理层人数的增长率远超学生人数增长率两倍至四倍,让大学教育越来越像一门生意,但毕业生的真实工资却甚至比不上他们父母的那一代。更夸张的是,近半的美国的大学教职员都是非全职员工,且工作条件越来越差,教育质素被市场逻辑牺牲,商业和财金相关的专业成为了美国本土学生的首选,而工程师学系却充满了中国和印度学生。

特朗普念兹在兹要美国再工业化,但急功近利的他以为管理国家只是要扭转贸易逆差,却不知建立一个工业强国所需的配套要耗时多少年。从大兴基建减低工业成本到培养一流制造业人才,美国早就失去了再工业化的条件。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财经新闻

学者:美国不应逼选边站 “东盟料选中国”

(八打灵再也24日讯)美国经济学家直言,美国不应试图让东盟选边站,因东盟离不开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一旦被迫选择,东盟预计会毫无疑问地选择邻国中国。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永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说,美国若试图让东盟选边站,是不公平之举,而且若真被迫选择,东盟预计倾向中国。

他认为,东盟应与世界各地保持良好关系,而不是与某些国家或集团结盟:“东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地区,与美国、欧洲、中国及其他国家都有贸易往来,所以,美国不应强迫东盟作出选择。”

杰弗里萨克斯在双威大学和谢富年基金会联办的“全球秩序转变中的东盟”对话会上,就有关“战略中立是否仍为东盟可行选择”的提问作出回应。与会嘉宾包括双威集团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及双威集团非执行联合主席拿督斯里依德利斯贾拉。

杰弗里萨克斯指出,如果美国试图实施次级制裁,阻碍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应当会遭到抵制。

“因为邻国之间需要贸易、共建基础设施与交通网络、共同管理流域等。”

他也提到,东盟十国应在实体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等领域与中国紧密合作。

“这是一个邻里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积极的倡议,它建设高铁、可再生能源及数字系统,都是为了彼此的共同利益。”

杰弗里萨克斯强调,东盟的目标应是对所有国家开放,故最好保持冷静,不要卷入冲突,以免被拖进大国争斗中,发生没必要的冲突。

过去十多年,中国一直是大马和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马中贸易额达创纪录的2120亿美元(约9174亿令吉),这是中国连续第16年成为大马最大贸易伙伴。

自2013年以来,东盟与中国贸易额年均增长达7.5%,2024年达到9823亿美元(约4.25兆令吉)。

根据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准备向寻求削减或豁免美方互惠关税的国家施压,以迫使其减少与中国的贸易。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表示,与美国谈判贸易协定的国家应当与美国一起,以集团形式应对中国。对此,中国警告各国不要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与美国达成经济协议,使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