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执政联盟忽左忽右 德极右派民调超前领先

报道:黄宇翔

德国联盟党重新执政,但候任总理默茨被指只顾权术,政策忽左忽右,使新政府未上任便大失民心,右派另类选择党民调首次第一。

德国联盟党与社民党在4月9日宣布完成联合执政谈判,组成联合政府,代表德国再度回“黑红”联合(因联盟党标志色为黑,社民党为红)时代,告别短暂的“红绿灯政府”时代。

联盟党这个中间偏右的老牌执政党再度成为主导德国的政治力量,惟这次组阁谈判甚速,候任总理默茨予人只顾权术、忽视原则之感,在选前为讨好极右选民“向右转”,在选后为了执政“向左转”,向社民党大幅妥协,使联盟党最终顾此失彼,在最新民调里已落后极右的另类选择党,在左摇右摆中左支右绌。

未上台就荆棘满途

这份最新的民调由益普索于4月9日公布,另类选择党的支持度高达25%,超过联盟党的24%,是历来首次另类选择党的民调跃居第一位,压倒联盟党。

联盟党相较于2月23日联邦大选时获得的28.5%选票,支持度下滑4.5%,是非常明显的下滑。

这意味着新政府尚未上台,就注定荆棘满途。

面对民调的冲击,两党的领袖反应自然是两极化,另类选择党党魁魏德尔说:“在联邦议会选举之后、甚至在新政府尚未宣誓就职前,出现如此剧烈的支持率崩塌,在我们国家尚属首次。”

选民不信联合政府

她认为这代表选民对联合政府的不信任。

至于默茨,则寄望于联合执政协议中关于打击非法移民和重振经济,以实绩说服选民,他认为政治中间力量不仅能指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极端主义势力将失去生存土壤。

大器晚成与急于求成

新政府将由联盟党主席默茨担任总理,这位被前总理默克尔压制长达20年的党内右派终于一吐乌气,踏上执政之路,作为20年前的党内明日之星,如今才登大位,也算是大器晚成。他的副手则是社民党主席克林贝尔(Lars Klingbeil)。

只花45天组阁

或许是急于求成,这次新政府组成的速度堪称近年最快,由德国联邦大选结束到4月9日达成联合政府协议,只花了45天。

2021年“交通灯政府”花了73天,2017年的“黑红政府”时间最长,用了171天,2013年也花了86天。

这次谈判迅速完成,基本上仰赖于默茨的大幅让步。

在内阁部长的分布上,亦可看出联盟党对社民党明显让步。在17个部之中,联盟党掌握10个,其中基民盟掌握7个,基社盟则掌握3个,社民党在今次选举中选票大倒退,下跌近10%,与联盟党得票率相差12%,但在内阁的话语权依然强大,掌握7个部门。

或上演扯后腿

社民党更获得了财政部、国防部2个重要的政府部门,其中国防部由目前德国支持度最高的政治人物皮斯托里乌斯担任,财政部长则由克林贝尔掌握,但经济与能源部则由联盟党把持,两党在经济政策上颇有分歧,预料“交通灯政府”时自民党财长扯绿党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后腿的情况,亦可能会在新政府出现。

德国新政府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看点则是将成立“超级高科技部”,该部由联盟党的基社盟操盘,下辖研究、技术和航空航天领域,其中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微芯片,以及聚变能源等领域是主要发展方向,目标是让德国建成世界第一核聚变反应堆,还把个性化医疗、海洋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列为战略领域。

既增福利又减税

当默茨接手联盟党时,传统上的纲领只就剩下2条,第一是坚持“债务煞车”为核心的稳健财政政策;第二是反对增税,甚至在选前选后也支持减税措施。而默茨的新方针则是彻底摆脱默克尔的难民政策。

未说明钱来源

然而默茨在联邦大选后不久,就与社民党达成共识,设立5000亿欧元(约2.49兆令吉)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并且在福利政策上大幅度向社民党让步,包括维持养老金是平均薪水48%的比例,又扩大养老金福利,并提高育儿补贴,更提高最低工资到15欧元(约74.78令吉)每小时,这次政策显然都将增加政府的福利开支,但新政府并未说明钱从何来。

在增加福利的同时,新政府又要维持默茨的减税愿景,于是就显得左右为难,不单未能取消针对高收入群体的“团结互助税”(用于德国统一后为资助原东德的投资而征收的税项),原本承诺的企业税率下调更要推迟至2028年启动,届时默茨政府已执政3年,步入任期的尾声,而且协议还要强调税制改革只在“财政允许”的框架下进行,显得降税是可有可无、联盟党可以让步的方案。

在增加福利、基建投资的前提下,税改不容易进行;若成功推行,又很可能将违反过去的稳健财政原则。

限制难民流入

众多政策当中,在德国最受关注的就数移民政策,联合协议提出一系列强硬的政策限制难民流入,当中就包括恢复边境管控,也计划与邻国协调,在边界对寻求庇护者进行拦截遣返,并且将无合法居留权的非法移民加快遣送出境,并废止以“家庭团聚”为由的难民流入。

除了限制流入,另一方面则是增加他们获得公民权的时间成本,终止仅居留3年、德语达到流利水平就可以“快速入籍”的措施,恢复通常居住5年的期限要求。

然而,由于德国仍缺乏劳动力与高技术人才,又保留允许双重国籍的政策,并且计划成立“工作—留用署”,专门负责招募国外技术工人,并协助其融入德国就业市场。

盼欧美减税面对美关税

德国新总理默茨传统上是“亲美派”,曾在美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长期工作,贝莱德最近就因替美国收购香港长和集团握有的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营运权,而与特朗普政府过从甚密。

默茨自称是“大西洋主义者”希望强化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伙伴关系,面对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仍希望欧美共同削减关税,抵御保护主义。

但面对多变的美国,默茨另一方面也明白特朗普并不可靠,在选前默茨就说“很明显,本届(特朗普)政府并不太关心欧洲的命运”,又说“我的首要任务绝对是尽快加强欧洲,以便我们能真正实现摆脱美国的独立”,因此在未上任前,默茨就与社民党有共识,要加码援助乌克兰,在欧洲层面也推动多个振兴国防及民防的计划。

最近他也说,“美国将继续向世界做出截然不同、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决定”,认为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反覆无常。

对中国态度若即若离

德国联合政府对中的态度仍然复杂,一方面延续过去把中国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的定位,继续推进对中“去风险”政策,降低对中国的关键依赖,另一方面也继续推进与中国的合作,并且重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在新政府联合协议公布前后,德国对于中国企业参与5G、电动车的准入问题,态度都有明显改变。

新版的联合协议删除针对中国资讯设备企业华为的“可信国家”限制条款,转而采用“可信技术标准”,代表华为极有可能被允许留在德国发展5G行动网络。

4月19日,《德国之声》也发表报道造势,称中国车在德市占率不足0.2%,淡化“中国电动车威胁论”,目前欧盟与中国谈判,最新的方案则是以最低价格取代高达45.3%的中国电动车关税。

担忧中国商品倾销

唯一中德争议较大的是中国跨境电商的准入,默茨在4月19日公开表示:“我们必须预料到,我们将比以前更多地被中国产品淹没。”

担心在美国关税战下,原本输往美国的商品大量倾销到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

德国新政府在未上任前就困难重重,新总理默茨“左摇右摆”、缺乏原则的态度使他在国内迎来“总理府优先,政策内容其次”等的批评。

联盟党的合作伙伴社民党同样有类似问题,在上届执政备受批评,因此选票下跌10%,但换领导层的社民党仍然把希望寄托在改革“债务煞车”上,似乎通过大幅举债,一切就会好转。

这对难兄难弟的组合驾上已现疲态的德国战车,周遭的环境却是风云变幻、寸步难行。

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国际

德国汉堡火车站突发刀袭 18人受伤嫌犯被捕

(汉堡24日讯)德国汉堡市的中央火车站23日发生一起持刀袭击事件,造成18人受伤,一名女嫌犯被捕。

外媒报道,德国消防部门发言人说,在23日傍晚时分,汉堡中央火车站第13号至14号月台之间有人持刀械袭击他人,一列火车当时正停靠在月台旁。

据报道,汉堡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并逮捕一名39岁德国本地女子。据德国《图片报》报道,其中4名伤者情况危急,另有6人伤势严重。

警方表示,嫌犯被捕时没有反抗。警方初步判断这是一起单独作案,目前尚未公布嫌犯的身分和行凶动机。

汉堡警方发言人阿本塞斯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袭击可能与政治动机有关,“我们正在重点调查嫌犯是否可能处于精神痛苦状态”。汉堡中央火车站是德国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