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海陆空突破 城际地铁低空经济刺激房市
报道:王宇轩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融合计划,结合科技创新与基建狂魔的发展动力,在海、陆、空三路交通突破,跨城铁路四线贯通、衔接五城,深圳地铁与东莞连结,省内高铁密集兴建。
无人机送货、直升机“空中的士”的低空经济翱翔天际,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岸,创新区域一体化的模式,延续了大湾区正成为崛起中的世界科创中心的成功产业升级经验,既惠及9000万人,亦刺激房市,落实路通财通的硬道理。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融合计划,结合科技创新与基建狂魔的澎湃动力,在海、陆、空三路交通突破,跨城铁路四线贯通,衔接五城,深圳地铁与东莞连结,省内高铁密集兴建。
无人机送货、直升机“空中的士”的低空经济翱翔天际,深中通道横跨珠江口岸,创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发挥跨城连片的协同效应,延续了大湾区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摆脱美国底特律般在高度工业化后沦为废城的厄运,成为了中国高新产业的策源地。
今天,华为、比亚迪、大疆无人机、广汽埃安等具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都落户于大湾区,成为了崛起中的世界科创中心,改变了大湾区9000万人的命运,也刺激房市走出低迷,落实中国传统智慧“路通财通”的硬道理。
创一小时生活圈
今年5月,大湾区的海陆空交通都迎来了新突破,新科技与新基建改变了出行方式,创造“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贯通四线、横跨五城、全长258公里的“广东大号地铁”,终于在5月26日开通!从广州到佛山、东莞中心区,只要半小时,到肇庆鼎湖东站、惠州陈江南站约一小时,而且是公交化运营。如此大规模、长线路、公交化的城际轨道运营,不仅在中国领先,也在全球领先。

亿航智慧拥有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甚至已经开发出飞行汽车。(取自亿航智慧官网)
深圳上演科幻未来
5月25日,一架飞行汽车从深圳人才公园垂直起飞,以自动驾驶模式穿越深圳中央商务区(CBD),让人惊叹科幻般的未来场景这么快就到来了。
而这几天,同时有两场关于低空经济论坛或展会在深圳举行,广东省发布“低空经济方案”,计划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在海上,大湾区又一枢纽工程深中通道全线沥青刚在5月中旬摊铺完成,预计6月即可通车,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沉管段长约5公里,采用国内首次应用、国际首次大规模应用的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
而差不多同时,世界最深海底高铁隧道——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即将贯通。深江铁路是深圳到茂名高铁中最难的一段,预计2025年通车。此外,广东省还在谋划深中城际通道、深珠通道两大跨海项目……
四线贯通一拖再拖
广州地铁集团旗下运营的两个项目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分别在2013年、2015年开工,2021年基本建成,拟于当年(2021年)年底正式开通。
由于广佛南环城际需要接入佛山西站,佛莞城际需要接入东莞西站,但这两个站所在的佛肇、莞惠两条线路属于广铁集团。
广东省与广铁集团未能就珠三角城际公司股权置换问题谈妥,佛肇、莞惠两条线路的接管被推迟,广佛南环、佛莞城际的开通也就因此一拖再拖。
广铁集团希望用佛肇、莞惠两条线路的股权,来换取广东省拥有的武广高铁和广深港高铁的股权。广东省这边表示,武广高铁和广深港高铁都是盈利的干线专案,用武广高铁置换长期亏损的城际铁路股份,广东省已经很吃亏了。
广铁上级单位国铁集团的谈判态度非常强势,而广东省则非常着急,因为这个项目关系到珠三角后续多条线路的推进。
最后在国家发改委的组织下,2023年8月30日,铁路部门与广东省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推动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开通运营相关工作。随后开始广佛南环城际接入佛山西站施工。
2024年1月23日,莞惠、佛肇城际线路运营管理权由广铁集团移交给广州地铁集团,彻底扫除了四段线路合并开通的障碍。
随后,广州地铁开始施工完成后的接触并网、热滑、动态验收、联调联试、试运行……到最后一步开通前,5个城市需要完成如何补贴运营,毕竟,既要班次多,又要票价低,这样的公交化运营没有财政补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需要广州、肇庆、佛山、东莞和惠州5个城市的协调。

肇佛广莞惠城际轨道正式投入运营后,即如地铁般有大量人流。
海陆空立体发展
海陆空立体发展,大湾区交通的大飞跃,将加速推动大湾区一体化,产业经济面貌发生根本性变革。当中国一些省份因举债太多被限制基建时,更多的资金用于沿海发达省份的投资建设,广东省获得270亿人民币(约175亿令吉)专项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因此广东各地正充分利用这笔资金发展,尤其是低空经济正如火如荼展开。
高铁建设密集
同时,广东省的高铁建设也越来越密集,包括最近通车的汕汕高铁,连结汕尾和汕头,而广州去湛江的高铁也将开通,深肇高铁、深圳和江门高铁都在兴建中,深圳湾十三号线、深圳地铁十号线也将从福田口岸直通东莞,而东莞的城际铁路也将延伸到深圳的皇岗口岸。
深圳地铁十一号线,将会与东莞地铁三号线连结。这都显示大湾区的轨道交通的密度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有“大湾区一号地铁”之称的肇佛广莞惠城际轨道正式投入运营后,即如地铁般有大量人流。东莞工作的江西人任先生从东莞西出发,按地铁的标准体验这个“一号地铁”:“的确可以随到随进,不需买票,不过要用广州地铁APP刷乘车二维码,或者用羊城通、岭南通的实体卡。”
进入车厢后,他发现人都满了,车厢里有软座,还有行李架和洗手间,“这是按照高铁的标准来设置,方便长途旅行的乘客”。
任先生说,对于这个线路,今天看起来的确火爆,但至于以后会否真的选择用此方式通勤,主要还是取决于票价,以他这次的行程东莞西到番禺为例,全长40公里左右,票价22元,已经贵过高铁。全程(从肇庆到小金口)258公里,票价153元,不但贵,而且耗时久,全程要3个小时,但好处是不用预先购票就可入闸。
任先生说:“我觉得坐这个一号地铁,比较适合抢不到高铁票,且时间相对充裕的人。毕竟大家多了一个选择。”
要像地铁那样频次多,而且票价低,没有地方财政的补贴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的问题是这条线路连通五个城市,如何在票价、铁路行车制式、管理等方面实现统一,并协调好城市间财税和物业收益分成?票价高,也许正是因为城市之间还没协调好。
不过,对于推动大湾区交通一体化的广东省来说,这个项目能够通车,已经是莫大的成绩了。这条线路分为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四段。其中,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铁集团”)开发运营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先后在2016年3月、2017年12月开通运营。但后来由广州地铁建设的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两段,建成3年了,却不能通车运营。
2020年,广东省发改委启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后,广东省按照“全面接管、分步实施、均衡部署、有序推进”的原则,制定了一揽子运营接管方案,计划在2025年之前,自主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内约700公里的城际铁路线路,并委托广州地铁集团承接运营。在这个大规划下,以前由广铁集团开发运营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也纳入其中。
未来接通深南中城际
深圳、广州、中山目前正积极推进深南中城际,这条城际将在中山香山站接入建设中的南珠(中)城际,补上“大湾区地铁”的最后一块拼图,超级湾区也就出现规模了。
2023年发布的《2022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大湾区内地9市跨城通勤人口总量118万人,日均出行量542万人次。其中,广州、佛山、东莞、深圳及惠州之间的线路最繁忙。
珠三角东西新机遇
而广州、佛山之间的出行量位居大湾区第一,占大湾区城市间出行总量的32%,其原因就在于2010年广佛之间开通了中国内地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的地铁线路。因此,穗、肇、佛、莞、惠城际轨道的贯通,不但极大提升了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也使珠三角东西向经济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尽管东莞、惠州被纳入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规划,但是无论莞惠还是深圳,似乎对城市之间的融合不太感冒,深圳更喜欢往西发展,因为珠三角西岸还有很多土地可供利用开发。
因此在深中通道外,深圳还在积极推动深中城际通道、深珠通道两大跨海隧道项目。
根据2019年中央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一小时通达。现在看来,大湾区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正在向这一目标迈进。

美团在深圳用无人机送外卖,反响还不错。
广东布局经济新蓝海
除了轨道交通和海底隧道,低空经济也是广东省的战略新兴专案。低空,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公尺以内的空域。低空经济,也就是以这部分空域为依托的经济活动,以无人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汽车等为牵引,涉及空中通勤、空中物流、
空中旅游、空中管理等众多行业,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最新发布的《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品质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要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完善地面起降设施网的建设,形成可以兼顾有人机与无人机的起降点网路。到2026年,广东省计划打造世界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形成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新产业格局。
广州、深圳、珠海3城中,深圳发展低空经济最早也最有实力,现在也表现得最为积极。
南山成无人机之都
在深圳,各区都在积极争取低空经济专案,从无人机研发、低空经济研究到产业园等。由于有国内无人机龙头大疆坐镇,再加上供应链上大大小小企业,南山区被称为“无人机之都”,不出南山可造出完整的无人机。
早在去年8月,深圳龙岗区就推出深圳国际低碳城至深圳机场的空中通勤,将两地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8分钟。而美团则在深圳人才广场一带,用无人机送外卖,反响还不错。
目前深圳已经建设有多个低空通航起降点,宝安区“湾区之翼”起降场是全国首个城市内交通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起降场,正在开辟全国首条eVTOL旅游观光的商业化航线,和全球第一条城际空中交通运营航线。
珠海打造新“天空之城”
除了无人机,低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可以载人的垂直起降飞行器,这样既可以是空中交通工具,也可以用于低空的观光旅游。
广州、珠海在这个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比如,广州的小鹏汇天、亿航智慧、珠海的海鸥飞行都拥有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甚至已经开发出飞行汽车。广州目标是到2027年产业总规模达到2100亿元,到2035年达到6500亿元。而珠海则希望通过在航空产业链的优势,打造新的“天空之城”。
高铁和城轨是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关键“连接器”,而低空经济则因为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如此多的大型基建一哄而上,会不会造成新的投资过剩和浪费呢?前不久,珠海才宣布拆除建成不到7年的有轨电车项目。在2006年就提出兴建深中通道的经济学者金心异认为,深中通道的建设还是太晚了,因为错过了珠三角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近日广东省公布了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4年广东省共安排省重点专案1508个,总投资8兆1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一兆元。其中,广州市今年就有12条轨道要竣工开建,是妥妥的轨道建设大年。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已超过8600万,相当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的总和,而且经济总量(加上港、澳)14兆元人民币,在部分统计口径中已超越纽约湾区,仅次于东京湾区。可以想见,经过海陆空全方位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通空间壁垒和人流、物流障碍,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像一座超级城市,一个超级大湾区,势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粤港澳大湾区首个 广州白云机场第四跑道启用

白云机场多个扩建项目即将完工。
(广州24日讯)新华社报道,广州白云机场第四跑道周四(23日)正式启用,白云机场正式进入四跑道时代,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拥有4条跑道的机场。
报道称,白云机场第四跑道长3400米、宽45米,飞行区指标为4E,满足大型E类飞机起降的要求。
启用首天上午8时,南航CZ6731航班平稳降落在第四跑道上,成为第一个使用该跑道的航班。
广东省机场集团表示,第四跑道启用意味着白云机场在提升航空运输能力、优化飞行保障体系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也为航空公司优化航班编排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四跑道是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
扩建项目总投资537.7亿元人民币,包括新建一栋客运大楼、两条跑道、综合交通中心以及扩建2号客运大楼(指廊)。
扩建计划料于2025年竣工,预计白云机场每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1.2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380万吨。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