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 英铁路国有化大整顿

工党的计划相当于把铁路重归国有,获得工会的支持。
作者:黄宇翔
英国铁路经历公有、私有、公私合营再回到起点。英国工党新政府宣布将铁路系统国有化,整顿欧洲最贵但服务最差的英国铁路。
英国的工党新政府近日宣布将铁路系统国有化,将会成立大英铁路(Great British Railways),逐步收回客运火车经营权,当火车公司的经营权到期,相关服务收归政府机关营运。大英铁路将营运火车服务,整顿英国为人诟病已久的铁路系统。在二战之后,接替战争英雄邱吉尔的1945年时任英国首相艾德礼,就将铁路系统国有化,但在90年代时任首相梅杰又因营运严重亏蚀,再将铁路系统私有化,如今现任首相斯塔默又走回艾德礼的起点。
今年英国大选前,工党在4月提出政纲,承诺要在上任后第一个任期的5年内,完全将铁路系统国有化,承诺要提供最廉宜票价,豪言“为这代人带来最宏大的铁路改革”,改变英国铁路是欧洲最贵但服务最差的评价。
早在2011年,英国广播公司就报道 ,非政府组织“争取更好交通”(Campaign for Better Transport)把6个欧洲城市从郊区到市中心的交通票价做了比较,发现当中伦敦年票最贵,需要3268英镑(约1万8083令吉),价钱比起意大利首都罗马贵了10倍,比德国首都柏林贵了将近5倍。
《每日邮报》几年前登出一则趣闻 ,一对分别居于中部伯明翰及东北部纽卡斯尔的朋友相约重聚,但他们选择碰面的地点不在英国,而是西班牙度假名城马拉加,原因是来回马拉加的廉航机票只需合共75.27英镑(约415.90令吉),从纽卡斯尔至伯明翰的火车票则要105英镑(约580.18令吉),足见英国铁路系统价格高昂,比飞机票还要昂贵。

英国首相施纪贤,承诺提供最廉宜火车票。
火车票贵过机票
英国铁路服务质素也是奇差无比。根据英国铁路监管机构铁路和公路办公室的数据 ,2023年度英国铁路客运列车准点率为67.6%,在欧洲甚至比恶名昭彰的德铁准点率还要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艾德礼的工党政府就在1947年通过《运输法》,并在1948年将四大铁路公司整合成国企英国铁路(British Railways)。它与新首相的新铁路国企,只差了一个“大”字(Great),可想而知有关做法是向艾德礼致敬。
然而,当年艾德礼的改革其实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铁路在国有化后亏损逐步扩大。在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当局考虑将铁路私有化,实施网运分离,即路轨与营运列车业务的公司分开,由前者来管理轨道、桥梁、隧道、车站一类基建,再向后者收取设施的使用费。
在1993年,梅杰任内的改革方案将铁路系统私有化,将英国铁路分拆成一个全国性的路轨公司(Railtrack)、25个客运公司、6个货运公司等过120间私企。当中最为奇怪的是,梅杰政府为了吸引买家收购,甚至承诺增加一倍补贴,反过来增加了财政开支,而最终该笔额外补贴数年后也被迫取消。
不过,网运分离的结果却是路轨公司为了盈利最大化,就减少对铁路基础设施的维护、更新的投人,而营运公司则各出奇谋提高票价,并加大运量,使铁路系统负荷增加,形成了英国铁路价格极高,缺乏高铁,同时还有设备老旧、危险的问题。

凤凰主播刘海若,英国火车出轨昏迷两个月。
凤凰主播刘海若
火车事故昏迷2个月
英国铁路基建本就老旧,加上私有化推行后维护乏力,导致事故不断增加。1997年至2002年间,就发生了12起严重事故,造成重大伤亡的则有7次,导致了60人死亡 。1999年发生31人死亡的帕丁顿火车相撞惨剧,2002年发生严重出轨车祸,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昏迷2个月后苏醒,都是源于路轨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没有认真处理信号可见度与人员培训问题。
到2001年英国工党时任首相布莱尔任内,他对国内铁路问题忍无可忍,决定将路轨公司重新国有化,并且改名为“铁路网”(Network Rail)。英国客运系统从此开始改为复杂的公私合营模式,但效率与安全性仍然不尽理想。在2021至2022年度, 铁路干线发生了343次事故,差不多每天发生一次事故。
新政府进行铁路国有化,可说是布莱尔的延长线,更是时隔70多年后,回到了艾德礼的起点。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泰国经济面临越南挑战 旅游业大米出口受冲击

报道:萧伟基
泰国是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旅游产业和大米出口两大领域面临越南的挑战。两国的目标市场和机遇相似,越南有后来居上之势。
泰国和越南这两个东南亚新兴发展中国家正展开一场东南亚老二之争,多年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东南亚第二位的泰国正被越南追赶,预计3年后就会取代泰国,成为区内第二大经济体。
不仅如此,泰国的两大经济支柱旅游业和大米出口也面临越南的激烈竞争,泰国业者坦言对前景有隐忧,向政府提出振兴之道。
料3年后成东盟老二
根据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的最新预测,越南将在2028年后正式超越泰国,成为仅次于印尼的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
该智库的世界经济排行榜介绍越南目前的5年计划(2021至2025年),预计未来1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6.5%。预料这一增长将受到其强劲的制造业的推动,并透过贸易协定和多样化出口进一步融入国际供应链。
越南也计划在2045年实现高收入国家地位,人均收入年增率达到5%左右。
然而,报告指出,越南在实现这一目标上面临相当大的障碍,包括全球贸易放缓和老龄人口增长。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大幅提高政策效率,特别是在易受自动化、技术进步和气候变化影响的领域。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泰国2024年的GDP为5264亿美元(下同,约2.25兆令吉),人均GDP为7490美元;越南GDP为4594亿美元,人均GDP为4540美元。
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差距使到越南经济总量越来越接近泰国并将在若干年后超越泰国,根据IMF数据,2024年泰国经济增长2.5%,预计今年增长率将下滑至1.8%。越南去年经济增长高达7.1%,预计今年将增长5.2%。
旅游业表现此消彼长
泰国面临越南的激烈竞争还包括经济命脉之一的旅游业,旅游业者担心,几年后泰国将被越南取代,失去东南亚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因为两国最近在旅游业的表现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情况,泰国今年3月接待游客270万人次,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下降了20%,而越南同月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40%。
越南将今年国际游客人数目标设定为2300万人次,而泰国财政部则将国际游客人数预测从3850万人次下调至3650万人次。旅游业是泰国经济支柱之一,占GDP两成以上,而从业人员达400万余人,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11%,因此旅游业的荣衰对泰国经济的影响巨大。
泰国“吃老本”恐被超越
根据《曼谷邮报》报道,泰国春武里府旅游业联合会会长塔尼特表示,越南的入境游客人数可能只需要2、3年就能超过泰国。
他分析指出,越南的生活成本比泰国低,面向家庭的度假村和主题乐园也比泰国的同类产品更新、更便宜,而越南酒店的全包套餐价格只有泰国的一半。
越南提供补贴改善基建
他说,越南通过补贴航空旅行和降低机场着陆费来支持外国旅行社,使得这些旅行社今年夏季将旅游行程从泰国的普吉岛转移到越南的芽庄等景点。
此外,越南多座大城市的机场都升格为国际机场,使到他们可以轻松提供新的海外航线,而机场距离旅游区往往只需半小时至45分钟车程,这大大提高了越南游的吸引力。
相较之下,如果游客想去泰国的华欣或北碧府等景点,必须从曼谷机场搭车3个多小时。从这些旅游设施的优化反映出越南强烈的企图心,而“吃老本”的泰国很快就会被超越。
“我们依靠旧的优势,而没有开发新的基础设施和景点来吸引游客。”
塔尼特悲观的认为,如果政府不采取更积极的旅游推广策略并加强安全措施,将很难实现3650万游客的目标。
曼谷著名旅游景点考山路商业协会会长桑加表示,随着中国市场萎缩以及外国游客转向越南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曼谷的游客人数可能会比去年减少。
他说,越南有各种各样的景点,从自然风景海滩到充满活力的夜生活场景,胡志明市著名的步行街和夜生活区可以与考山路相提并论。曼谷是全球接待最多国际游客的城市,去年共接待了3240万人次国际游客。

王星事件重创中国客兴致
中国游客是泰国旅游业的最大客源,但今年初中国艺人王星在泰国被诱骗至缅甸电诈园区事件发生后,极大的影响了中国民众到泰国旅游的兴致。
在4月份的泼水节,马来西亚取代中国,成为泰国最大的游客来源国。
数据显示,4月份有254万人次外国游客抵达泰国,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6%。而在今年前4个月,赴泰外国游客为120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略为下降,中国游客虽然较去年同期剧降30%,但仍以164万人次居冠,其次为151万人次的大马。
欧洲印度游客消费增加
泰国旅行社协会不久前向泰国旅游局和政府提交一份提案,要求3.2亿泰铢(下同,约4120万令吉)的补贴,以提高中国游客的数量。该协会估计,以15万中国游客每次出行平均消费5.5万余泰铢计算,该计划将可创造至少83亿泰铢的收入。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以及泰国旅游局也准备向内阁提交提案,要求提供35亿泰铢的财政支持,以重振国际游客,主要重点是重振来自中国的游客数量,目标是今年达到670万人次,与2024年的数字持平。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虽然中国游客大幅减少,但今年首季整体旅游业收入反而上升10%,达到6000亿泰铢,其原因是来自欧洲、中东和印度等地的高消费游客明显增加,因此建议泰国旅游业转型,聚焦高端群体,重质不重量。

大米出口国 越南将超泰国
除了旅游业外,泰国另一个经济支柱大米出口也受到越南的挑战。泰国大米出口协会名誉会长曹甘透露,今年首季泰国大米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大降30%,仅210万吨,而同期越南大米出口量达230万吨,预计今年全年越南将超越泰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仅次于印度。
曹甘预测,泰国大米第二季出口量将与第一季持平,而财政部则设定了全年出口750万吨的目标。
印度蚕食泰国大米市场
泰国大米出口剧降原因是印度重返国际大米市场,蚕食了泰国大米的原有市场。影响泰国大米出口的关键因素包括美国关税政策、市场波动以及来自中国的机会。
泰国大米价格每吨400美元,低于中国的500美元,因此中国可以透过增加进口泰国大米来弥补其短缺,但泰国须与越南、印度和巴基斯坦争夺中国市场。
美国也是泰国大米重要市场,去年泰国共出口了85万吨香米到美国,远高于越南的4万吨,但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令泰国大米出口前景不明朗。
据分析,如果美国对泰国香米课以20%以上关税,其价格将从原本的每吨1000美元上升至1200美元以上,而就算越南香米被课以46%关税,其价格仍将低于泰国大米。
分析家认为,泰国大米没有降价竞争的空间,只能寄望于与美国之间的谈判能减少对泰国的冲击。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