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的婚姻与政治 中国网络管理与权力谜团

佟丽娅
报道:李元芳
网上传言刚离婚不久的中国女星佟丽娅再婚,对象是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但传言无法证实。佟已报案,触发名人隐私权之争。
12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局发布公告:#情况通报#针对近期网路所传谣言,公安机关已经受理佟丽娅的报案,案件正在调查中。
许多晚到的网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网上又无法搜到相关资讯,于是,关于女星佟丽娅的资讯演变成一场舆论狂欢。
网络最早的传言称是佟丽娅再婚,而再婚的对象是现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不过,这个传言毫无根据。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公开的管道可以证实这个传言。而制造这个谣言的,也无法提供更为原始的消息出处。
佟丽娅是中国知名女演员,锡伯族,1983年8月8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佟丽娅的父母均从事艺术教育,从小佟丽娅就表现出了对艺术,尤其是对舞蹈的热爱。
练舞多年的佟丽娅于2000年被分配到新疆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同年获得新疆舞蹈家协会的四级舞蹈考级培训教师资格。2002年,佟参加首届新疆小姐选美大赛,获得亚军;随后参加全国影视新人选拔大赛,获得金奖。2004年,佟被中国歌舞团录用,担任旗下的舞蹈演员;同年被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录取。

陈思诚
去年宣布离婚
2006年,佟丽娅开始涉足影视圈,大二在读期间便出演了香港导演尔冬升的《新不了情》;2014年,她主演的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上映,票房突破了4亿人民币(约2.62亿令吉);2015年,《平凡的世界》首播,佟凭该剧拿下第19届华鼎奖中国当代题材电视剧最佳女演员、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2020年和2021年,佟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2021年还参演两部百年献礼片《1921》、《革命者》。
2010年,佟丽娅接到陈思诚《北京爱情故事》剧组的邀请,正因为这部剧作,佟丽娅认识了陈思诚。陈思诚当时放言用一年时间追到佟丽娅。2012年,陈思诚和佟丽娅在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公布婚讯,当时佟丽娅在节目上一脸幸福,反观陈思诚稍显尴尬。2021年5月20日,外界看起来恩爱有加的佟丽娅与陈思诚宣布离婚。陈佟二人育有一子,名为“朵朵”。
传言无真实性
佟丽娅宣布离婚不久,北京就有小道消息传播,称其与慎海雄在春晚相识,随后产生好感。然而,这一切都是毫无证据的谣传,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管道证明事情的真实性。慎海雄刚刚经历过家庭巨大变故,作为中共宣传大本营之一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最高领导人,此时又面临着组织迎接二十大相关宣传工作的重任,可以说是多重重任在肩,怎可能在此重要时机不顾工作,去和一个刚离婚的演员谈婚论嫁。

慎海雄
名气难量化 私权不可夺
此刻民间传出此消息,个中意味令人深思。红网在针对此事的评论中说:无中生有的谣言乃“软刀子”,其魔力在于,或让被造谣者躺着中枪或伤人于无形。娱乐圈乃绯闻谣言发源地,而女艺人绯闻谣言又居发源地中心。某些无良者或为炒作成名或为流量变现或为同行诋毁,不惜铤而走险编造散布网路谣言中伤无辜者,导致不少明星声名乃至生命毁于谣言。
文章说,谣言往往涉及个人隐私,辟谣公布真相非但未必能消弭谣言,反而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对待造谣者,如果消极冷处理听之任之,只会纵容其愈加肆无忌惮和变本加厉。
谣言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舆论散布极具杀伤力的武器,法律可以管住人,却很难管住嘴。造谣者和传谣者都摆出一副吃瓜群众的无辜相:我不就是传了一个小道消息嘛。一旦司法介入谣言,正如上面所说,可能会引发次生舆情灾害。这正是网路谣言难以根治的要害。很多人只能牺牲自己的隐私或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满足网路上满嘴吃着人血馒头的看客的猥琐心理。
隐私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资讯,属于人格权的范畴。现行法律虽无直接支持隐私权的概念,但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就规定了“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行为”视为侵犯他人的人格权。因此隐私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受到中国法律保护。 因事涉慎海雄这位中共宣传口大员,掌握诸多媒体资源,此时谈隐私权,确也显得吊诡、有几分滑稽。
真的假不了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慎海雄佟丽娅有没有结婚,是黑白二分,没有任何暧昧之处。官员有私人空间,但传言出现,或者是空穴来风、或者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只是,一句话可以说清的事,有什么不能回应的?但若只是男女朋友关系,如何回应确也是考功夫,但总好过欲言又止。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吃瓜群众,不能事情到了高官头上,就勃然大怒。尤其他们两人是否有一种权力的关系,也受关注。
行文至此,海淀警方雷厉风行,发布情况通报后一周已将3名嫌犯魏某(男,35岁)、周某某(女,43岁)及唐某某(男,36岁)查获,3人出于“吹嘘炫耀”,“捏造、散布”涉及相关报案人不实信息,“3人对自身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取自缅媒《伊洛瓦底》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