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诚医生集资 送文冬弱势群物资

廖志诚医生(中)亲自为帕金森症患者装置多功能睡床,左是庄培华,右是黄宝丽。
(文冬17日讯)参与文冬冠病接种计划的私人诊所廖志诚医生连日来在为民众施打疫苗时,对地方上的弱势群体甚感同情,近日他联同29名友好集资9300令吉,以购买物资派送给地方上的有需要者。
他表示,有关物资包括132个食物篮、111份午餐等必需品,以及一张多功能睡床给玻璃口新村一名患有帕金森症的行动不便者。
他感谢玻璃口雀友俱乐部秘书庄培华的协助,让他知道哪些是真正有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或病患。
他说,帕金森病人黄志成(40岁、单身)多年来是由患心脏病的姐姐黄宝丽(46岁)照顾。后者做杂工收入有限,而另一个弟弟则因疫情失业。
他希望更多热心人士在冠病间一起参与社会公益,让弱势群体得到帮助。
庄培华表示,文冬有很多迫切需要帮助的人,她都尽可能协助他们,包括向福利部申请援助金,向慈善团体筹款和征求援助物资。
从犹豫到成交 无压力引导顾客购物/廖志诚


在销售过程中,顾客经常会陷入选择困难的情况,尤其是当他们对多个选项都感到满意,却难以做出最终决定时。作为销售人员,如何在不增加顾客压力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做出购买决策,同时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退换货风险?
很多导购员在面对顾客问:“这两款都不错,我该选哪一个?”时,往往会犯一些常见错误,例如直接给出答案、过于强调其中一个选项,甚至表现出急于成交的情绪。这不仅可能让顾客产生怀疑,还会增加后续服务的难度。
错误应对隐藏销售风险
许多销售人员在遇到顾客犹豫不决时,会选择直接推荐其中一个选项。例如:“我觉得这款更适合您,就选这个吧。”这样的回答虽然表面上节省了时间,但实则隐藏着许多销售风险。
首先,顾客可能会产生不信任感,怀疑销售人员是否只是为了赚取更高的提成,而非真心为他们考虑。其次,如果顾客在购买后发现产品不符合预期,他们会将问题归咎于销售人员的建议,从而要求退换货物或对品牌产生负面印象。
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才能既让顾客满意,又能让自己的销售更具专业性和说服力?
第一步:
明确顾客使用场景
正确的销售方式应该是引导顾客思考,而非直接替他们做决定。
例如,在某高端手表专卖店,一位顾客在两款价格相近的手表间犹豫不决。
销售人员如果直接说:“这款更适合您的风格。”顾客可能会心存疑虑,担心这只是销售人员的推销策略。而如果销售人员改为询问:“你主要是用于正式场合还是日常佩戴?”顾客可能会回答:“我主要是商务会议佩戴。”
此时,销售人员可以进一步解释:“如果是正式商务场合,这款金属表带的款式更加稳重,而这款皮表带则更显品位和舒适度,你觉得哪种更符合您的商务风格?”
这样一来,顾客在理解两款手表的特点后,自然会做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
第二步:
详细描述特点及区别
在了解顾客的需求后,销售人员应当用专业的语言为他们讲解不同选项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数据支持】
例如,如果顾客在购买两款手机,一款电池容量更大,另一款屏幕显示效果更好,销售人员可以说:“如果你经常出差,需要长时间续航,这一款电池更耐用。而如果你更注重观看体验,喜欢高清视频和游戏,那另一款可能更适合。”
通过数据支持和场景匹配,销售人员能够帮助顾客更理性地做出决策,而不是单纯依靠直觉选择。
【明确对比】
例如,在一家高端家具店,一位顾客在两款沙发之间难以取舍。销售人员可以这样说:“这款沙发采用全真皮材质,适合喜欢豪华感和耐用性的顾客,而这款采用高科技布料,更适合有小孩或宠物的家庭,因为它容易清洁且防水。你主要的使用场景是家庭还是商务接待?”
通过明确的对比,顾客可以更容易做出决策。
第三步:
引导顾客自主决策
当销售人员已经提供了所有必要的信息后,关键的一步是让顾客自己做决定,而不是直接替他们下结论。
【自己决定】
例如,销售人员可以这样问:“既然你主要是用于商务会议,而这款正好具备更正式的设计,你觉得哪一款更符合你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将决策的责任交还给顾客,既减少了销售人员的风险,也让顾客在心理上更加认可自己的选择。
这样,即使未来顾客对产品有所不满,他们也不会完全将责任归咎于销售人员。
【自信选择】
例如,在一家珠宝店,顾客在两款钻戒之间犹豫不决。销售人员可以这样引导:“这款钻石切割工艺更加精细,在光线下更显璀璨,而另一款钻石较大,展现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你更倾向于日常佩戴,还是希望在特殊场合展现奢华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顾客能够在明确自己需求的前提下做出更自信的选择。

作为销售人员,如何在不增加顾客压力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让顾客感受到真心
成功的销售不仅是成交,更是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
当顾客感觉到销售人员是真心为他们考虑,而不是单纯为了业绩而推荐产品时,他们会更加信任品牌,并有可能成为忠实客户。
因此,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需要做到:
1. 保持中立立场
避免过度推销某一产品,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不同选项的优缺点。例如,在奢侈品零售行业,我们培训销售人员如何在顾客挑选高端手袋时,不直接推销最贵的款式,而是分析:“如果你更希望经典百搭,这款黑色设计可能更适合你的日常穿搭。而如果你想要彰显个性和时尚感,这款亮色款式会让你在人群中更为突出。”
2. 提供真实信息
避免夸大产品优势,而是实事求是地介绍产品特点。我们在企业销售咨询中发现,销售人员如果试图夸大产品的功能或效果,可能会引起客户的怀疑,甚至影响品牌信誉。
相反,如果销售人员能够提供真实的数据支持,例如“这款吸尘器的电池续航时间为 40 分钟,适合 100 平方米以内的家庭,而另一款电池续航时间 60 分钟,适合更大户型”,客户会更容易做出合理判断。
3. 倾听顾客需求
在推荐产品前,先耐心聆听顾客的需求,确保推荐的产品真正符合他们的期望。我们在全球客户管理案例中发现,销售人员如果能精准共情客户的需求,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会提升 30% 以上。
例如,在汽车销售行业,如果客户表示希望购买一辆“适合家庭出行”的汽车,而销售人员直接推荐一款豪华跑车,那将导致顾客的信任感下降。但如果销售人员首先问:“你的家庭是否有孩子?是否需要较大的后备箱空间?”然后推荐一款七座 SUV,顾客会认为销售人员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增强购买意愿。

成功的销售不仅是成交,更是建立长期的客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