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续扩大企业版图 振兴2子公司明年上市
独家报道:李玟江
(吉隆坡6日讯)为了扩大企业版图,振兴集团(CHINHIN,5273,主板工业股)董事经理周豪俊透露,在2024年放眼两家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振兴集团是由周豪俊的父亲拿督斯里周明德创办,从建筑材料领域起家,目前父子两共同打拼,透过并购计划手握6家上市公司。
周氏父子兵誓要在接下来的日子做大做强,让协同效应的那股劲流动起来。
周豪俊在接受《南洋商报》独家专访时点出,公司过去做了不同类型的扩张,而今年的主轴,则是继续完成承诺与整合。
“我们的事业分成四大块,有建筑材料业、产业发展、建筑业务,以及家具装饰解决方案。”
他指出,为了扩大板块,公司在去年进行了多次收购,尤其是过去两年,透过振兴产业(CHGP,7187,主板交通和物流股)收购了建筑商Makna Setia,以及Kayangan Kemas私人有限公司(Kayangan)的股权。
“这两家公司,一个是专门负责医院建设,一个是专门提供基建建设,迄今为止共有15亿令吉订单在手。”
“所以,我们在接下来的计划里,有一环是将这两家公司,归类在振兴建设工程里,并在2024年上市大马创业板。”
另外,他指明年也有另一家公司准备上市,那就是在胜利者国际(SIGN,7246,主板消费股)旗下的Space Alliance Contracts(SPACE)。
“我们打造了大马最大的室内设计展览厅,同时也投资了3000万令吉,在(森美兰州)恩斯德镇建造厂房,在区域内打造一家工业4.0,全自动家具定制工厂,放眼今年首季末投产。”
“至于刚刚提及的SPACE,其实是大马其中一个大型的装修公司,我们持有51%股权。”
“我们打算用今年的业绩表现,在明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
除了上述公司外,周氏父子持有股权的上市公司,还有Solarvest(SLVEST,0215,主板工业股)、安吉雅(AJIYA,7609,主板工业股)和家满控股(FIAMMA,6939,主板消费股)。

周豪俊
伺机扩大协同效应
振兴集团目前手头上掌握着6家上市公司,看似都在不同领域,却又环环相扣。
周豪俊表明,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伺机扩大协同效应。“每家公司处理的领域都不一样,不过,放在一起后,相互之间都能形成协同效应,这就是我们收购的目的。”
“从建筑材料到建筑领域、产业领域、厨房建筑、家用电器 ,再走回去建筑材料,这犹如一道气,在彼此贯通流动起来。”
“当气在流通时,给了我们标志性的竞争优势。”
“是什么竞争优势呢,就是我们可以借此降低生意成本,同时,也能大大增加公司营业额。”
至于为何将Solarvest卖回自家的基金工具下,他表示,其实这样的操作并不代表公司不好,而是相关公司无法为现有商业带来协同效益。
“我们是用振兴集团投资在Solarvest里,现在我们将它抽出,实际上也能借此机会套现,把资金用在别的项目上。”

放缓收购步伐
周豪俊表示,在未来将继续探索收购大计,毕竟还有大笔资金在手,不过,脚步可能有所放缓,不会像之前般激进。
“在未来里,如果有好的机会,我们也会继续探索,不过,可能不是用振兴集团去收购,而是用其他不同的公司。”
“收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看新的企业是否能带来新的协同效应。”
“你问我手中还有多少子弹,其实我很难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额,因为我们有不同的公司在手,因此资金数额难以统计。”
“我们所有的扩张计划,都是透过内部筹集、透过外部贷款,又或是透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因此,这是我们最重要的3个管道。”
他指出,如果手中公司的债务比例不高,就会继续用来探索扩张机会,反之亦然。
“一旦发现负债比例过高,我们就会暂停或放慢扩张速度。”
“就好比现在的振兴集团,现阶段不会进行大型收购计划,但可以利用其他公司进行收购。”
“追根结底,我们的策略是,不会放弃探索或探讨任何一个好机会。”
“我们不是炒股!”
当被问及周围都有声音指控这些都是“炒股”的举措时,周豪俊大力驳斥,指大家错误诠释“炒股”的定义。
“什么是炒股?炒股的定义是股票被推高后,我们这边厢就卖,不过,你看我们的公司,股价的波动都不大。”
“再来,我们的公司股价,只有上没有下,就算是下,也是局部调整,过后再上回去。”
“我们的公司,不像外面的股票,炒高后就暴跌,让很多人亏本,目前为止,所有投资在我们公司的投资者,都是赚钱的。”
他指出,自己身为公司持有者,完全没有抛售过手中的股权,所以,才有一群追随者紧跟其后,且在外面听到的,都是称赞多过谩骂。
“很多跟随者相信我们,会以一个专业的角度管理公司,所以你可以看到股价慢慢越上越高,这也凸显投资者的信心。”

期待政府更亲商
当被问及2023年有何展望时,周豪俊表示,除了坚守承诺完成任务,也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协助,帮助推高经济。
“我觉得政府需要继续帮助B40群体,确实是他们的收入有受到影响,尤其是利率提升所致。”
“所以我觉得政府帮助他们是对的,至于在我们的商业里,希望政府朔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政府只需打造一个友善的经商环境,就是在处理大小事宜时,不需要太多手续。”
“我相信马来西亚许多公司,可以在这个东南亚甚至是全球,跟其他公司竞争,主要是我们在语言方面拥有优势。”
不担心经济衰退
他指出,随着新政府成立,早前打造的基建项目能更快速实行,接下来也希望政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推出有利政策。
“政府可能帮不了我们太多,不过,希望政府不要给我们太多麻烦就够了。”
至于劳工短缺问题,他也希望政府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相比三个月前,人手短缺问题已解决了许多,那些还没交付的项目也慢慢解决,不过,建筑业务还是面对严重短缺的问题,因为我们在这期间拿到许多新订单。”
“所以你问我,确实没像3个月前那么严重,不过,这个问题其实还没完全解决,因此希望政府可以解决劳工短缺的棘手问题。”
“大马企业是一个适应能力强的公司,我们会多种语言,不像其他只会单一语言,所以我们原本就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周豪俊表示,虽然大家都很惧怕经济会衰退,不过他依旧乐观看待大马前景。
“其实比起美国,大马的通胀指数并不高,因为政府有给予足够的津贴政策。”
大马企业赚幅走高
“再来,很多外国企业都开始裁员,不过大马有很多企业的赚幅依旧在走高,并且需要许多员工来维持运作。”
他表示,大马人口依旧处在年轻水平,就算真的摊上经济衰退,相信凭借新政府的改革心态,一定能吸引更多外资涌入大马。
【独家】手持1亿现金无融资压力 振兴放慢收购启动派息
独家报道:李玟江
(吉隆坡19日讯)振兴集团(CHINHIN,5273,主板工业股)指出,将在今年首次启动股息派发机制,并计划在未来逐步将部分盈利回馈小股东。
创办人兼执行主席拿督斯里周明德在接受《南洋商报》独家访问时点出,集团过去都不曾派息,因为资金都用作扩张和发展。
“现在业务稳定,盈利也上来了,是时候回馈投资者。”
他强调,集团目前手上拥有逾1亿令吉现金储备,并没有迫切融资压力,反而会放慢并购节奏,审慎评估协同效益与长期回报,聚焦核心产业的深化发展。
“过去几年收购很多,现在要慢下来。不是看到公司就买,我们要看是否真的互补,自己的本钱也要算得清。”
五金店起家庆50周年
他点出,并购不再是集团优先策略,而产业业务与旗下业务整合,将成为下一个增长主轴。
从1970年代的一间小五金店起步,到如今迈入50周年,集团员工逾3200人、业务横跨建材、建筑、产业、家居产品和电器五大领域,周明德以“脚踏实地、稳中求进”八字箴言,总结其企业哲学。
“我们做生意,从不碰不熟的领域。一路走来,是熟的、稳的,我们才做。”
为了推动内部整合,振兴集团在吉隆坡推行“一屋檐下”战略,将旗下核心业务板块陆续搬入全新总部大楼Menara Chin Hin。
“人聚在一起,才能谈目标、谈文化,而这不仅仅是搬迁,而是集团走向制度化、专业化的转折点。”
如今除了建筑与产业团队已进驻外,胜利者国际(SIGN,7246,主板消费股)、家满控股(FIAMMA,6939,主板消费股)、安吉雅(AJIYA,7609,主板工业股)等,也将于今年9月全面入驻。
除了提升沟通效率与管理协同,总部也象征着集团组织文化的整合与新生。
设立跨业务协调机制
日常运营中,集团设立了跨业务的协调组织结构和机制,例如联合会议、共享资源平台,以及项目导向的工作小组,确保不同单位之间信息互通、策略一致。
此外,每个业务板块都由专业且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负责,在战略方向上与集团保持一致,但在执行上保有一定自主性,这样既能快速响应市场,又能保持集团整体的协同与效率。
接下来,胜利者国际旗下顶级室内装修公司——胜利者联盟集团有限公司(Signature Alliance Group Berhad)也正筹备登陆创业板,为振兴集团注入另一增长曲线。
周明德表示,Menara Chin Hin的落成,也是一份对员工的承诺,而集团致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现代感的办公环境,提升员工凝聚力与归属感,让不同业务板块的管理层更好沟通、协同执行。
“这是推动创新、统一方向的空间载体。”

周明德
房产业务瞄准成熟地段
过去以建材贸易为核心的振兴集团,近年来将增长引擎转向产业发展,目前锁定的州属有吉隆坡、马六甲、槟城及柔佛等成熟地段,并主攻自住型市场。
周明德指出,集团的客户多半不是炒家,而是需要家自住的年轻家庭。
目前,振兴集团已推出多项高楼住宅项目,单位售价介于50万至80万令吉,涵盖全配套设施,并搭配旗下业务品牌橱柜与电器,强化产品整合力。
“今年我们的销售目标预计达20亿令吉,料带来约9亿令吉营收。”
他也指出,集团在柔佛关卡区即柔新捷运(RTS)附近布局两个地库,将乘势推出新项目。
“产业这块未来还是我们的重点,尤其面对大马年轻人口结构,整个市场仍存有空间。”
近年来集团在资本市场活跃收购,引发市场关注,但周明德坦言,未来并购会更谨慎,宁缺勿滥。
他提到,过往一些收购是对方主动洽谈,彼此需求匹配才成事,像胜利者国际就是老板退休儿子不想接手,集团才接过来整合。
他指出,集团目前五大板块都有良好现金流和稳定盈利,每年净利逾2亿令吉,资产负债比率不高,运营稳健。
至于是否会跨足新能源、绿色科技等非核心领域,他笑说:“太阳能以前涉猎过,也赚过一笔,现在退出大部分股权,保留小持股。”

Menara Chin Hin。
交棒传承当背后军师
长子周豪俊掌管营运
现年60多岁的周明德,已逐步淡出前线。他透露,长子周豪俊自2016年起担任集团董事经理,如今已全面掌管集团营运。
“我目前只是参与一些重大决策,其他全交给他。”
父子之间虽有代际思维差异,但他尊重年轻人的做法,也给足空间,因为深知不能太多人决定一件事。交棒,不只是责任,也是信任。
站稳阵脚面对不确定性
他希望下一代秉持“责任、坚持与远见”三大原则,不要只是把生意做大,更要把企业做得有意义、有承担。
针对中美贸易战与通胀压力,周明德坦言,这几年不稳定因素太多,而公司更要扎稳脚步,才能应对不确定性。
他认为,大马本地需求仍稳健,加上集团90%以上业务集中在国内,出口美国的比重极低,因此受冲击有限。
“我们用的原料以本地沙石洋灰为主,钢铁价格则会因中国出口限制而更有竞争力,反而对我们可能是利好。”
他提醒投资者不要短线看待企业:“我们不是炒股的公司,是经营型企业。买我们股票是看我们做出业绩、分红,不是三五天要涨停的。”
五十年一轮回。对周明德而言,下一个十年,不是更大,而是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