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者得天下/李英华博士

李英华
作者:李英华博士/帝国教育集团总执行长
最近在幼教业者的WhatsApp群组、Telegram群组以及聚会活动上,都不时听到同行有意出顶生意、招聘不到教师等,整个圈子仿佛一片愁云惨雾……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幼教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业,其实也是挑战重重,尤其是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僧多粥少,许多业者都面对招聘不到教师的窘境。
归根究底,幼教老师的工作时间长,薪水却不见得比人高,愿意踏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实在是买少见少。
前几年,幸好我有先见之明,提前布局与几家有提供幼教系的大专学府缔结战略伙伴,每个学期皆有应届毕业生前来各分院实习,后续提供就业机会予表现优越者。
占据先机筛选优秀的新血,让我们不至于青黄不接,进而可以在逆境中持续发展扩充。
长江后浪推前浪
公司内加入了不少90后、00后的新人,也让我这个80后的中年大叔重新学习“带”人之道。
人家都说00后的员工超难搞,刚开始我也不知如何下手,毕竟20年的思想代沟,我担心处理不慎会把他们给吓跑了!相处下来,发现其实这班年轻人虽然是嫩了些,但是挺有冲劲的。
疫情期间,有赖这批年轻团队,让我们可以短时间内克服技术上的挑战,顺利把线下课搬到线上。年轻人学习使用新颖的教学软件或操作电子设备,真的很快就上手。
新人当中大部分都是之前在实习阶段精挑细选的幼教系毕业生,所以当中有几位很快地就进入了管理层的眼帘。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期间,我大胆启用了几位肯冲肯拼但是年资不长的可造之材担任分园负责人。新人事,新作风,相关分园果真呈现一番新景象。
然而,年轻人毕竟还是嫩,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不够火候,抗压指数更是不如预期。
最终我还是得亲自上阵,挑了几位20来岁的优苗列为种子老师,希望栽培出一批出色的御林军!
每个月一次的种子老师培训,我放下了老板的身段,亲自聆听年轻人的心声,用心和他们交流,一起聚餐,用自身18年来的教育旅途经验,当成案例和他们分享剖析。
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让我们的沟通更有成效,相处起来更有火花。今年5月,我这位总执行长还被他们摆上台,在公司18周年庆的晚宴上,献出了我在舞台上的第一次!
身先士卒以人为本
担任一个领导,一定要身先士卒,以人为本。时代不一样了,一副老板高高在上的姿态,已经过时啦!
得人者得天下,优秀忠心的团队犹如精锐的军队,可以为企业冲锋陷阵,杀出重围。尤其是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00后小伙子,可要他们打从心里服你,才会愿意为你效劳!
联络:
1.ceo@thelearningkingdom.edu.my
协商或邪商/李英华博士

李英华
作者:李英华博士·帝国教育集团总执行长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多个国家的商品提高关税,并向贸易伙伴国施压,要求展开新一轮的贸易谈判,否则将面临更严厉的经济制裁。
这一举措被外界解读为“协商或邪商”(Negotiate or Suffer),即各国要么接受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要么承受更大的经济打击。
这种施压策略究竟是正常的贸易协商,还是某种经济胁迫?
贸易之战,博弈洗牌
贸易一直是全球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各国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当贸易手段演变成单方面施压,甚至带有胁迫性质时,公平与自由市场原则便受到了挑战。
近年来,美国以“保护本国产业”为由,屡次提高关税,从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到欧盟的钢铝,再到印度、墨西哥等国的多种出口商品,美国的关税大棒几乎挥向全球。
此次新一轮的关税调整,显然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政策,而更像是一个政治筹码,迫使各国按照美国的意愿重新调整贸易关系。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然而,这种做法也带有明显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效应。
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措施打压竞争对手,但高昂的关税成本,最终仍会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国内通胀压力加大,同时出口行业因贸易报复而受到冲击,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策略不仅削弱了美国的全球贸易地位,也可能让盟友疏远,使美国自身陷入孤立。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通常伴随着谈判窗口,给予被制裁国家一个选择:要么接受新的贸易规则,要么面对更高的关税壁垒。
然而,这种“协商”往往更像是一种经济胁迫,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势。
在传统贸易协定中,国家间的谈判是基于相互让步和共同利益的原则进行的。
但美国目前采取的策略,似乎更倾向于通过关税施压,削弱对方的谈判筹码,最终迫使其接受美国设定的条件。
这样的策略并非真正的“协商”,更像是一种“邪商”——即以强势手段强行改写贸易规则,甚至破坏既有的国际贸易秩序。
未来格局,多边主义
美国的关税政策无疑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也让各国更加重视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
世界贸易组织(WTO)近年来虽然受到挑战,但在促进全球贸易公平性方面仍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如RCEP、CPTPP)可能成为全球贸易的新支柱,推动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发展。
面对“协商或邪商”的局面,各国应当团结合作,推动真正公平合理的贸易协商,而不是屈从于经济霸权。
合作共赢,经济孤立?
全球经济体系需要的是建设性对话,而非单方面的威胁和压制。未来的贸易格局,或许将由各国共同决定,而非某个国家单方面主导。
美国的关税政策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优势,但长远来看,这种胁迫式的贸易手段,可能导致更多国家联合起来反制,削弱美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
正如“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过度使用关税战不仅伤害对手,也会损害自身经济基础。
历史经验表明,保护主义措施往往适得其反,例如上世纪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加剧了全球经济大萧条。真正的贸易协商应该是平等互利的,而不是基于强权的单方面施压。
在这场博弈中,全球经济究竟会走向合作共赢,还是进入更多的对抗与经济孤立,将取决于各国的智慧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