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非令吉救星/白文春
市场上有些人认为,尽管国家银行缩紧货币政策(调高隔夜政策利率),但此举无助于提高令吉汇率。
事实上,令吉兑美元汇率5月底下跌至4.60令吉的低点,打回去年11月第15届大选期间的谷底。
那么,国行升息有何用?国行还可以做些什么(一名友人向我抛出这个疑问)?
市场主宰走势
我认为,在采取货币政策来捍卫令吉方面,国行可以做的非常有限。
况且,货币政策不是国行用来捍卫令吉的工具,反之,它是用来抑制通胀,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事实上,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令吉汇率被允许自由浮动,由市场力量来主宰其走势。国行只会在令吉汇率波动激烈,被视为不寻常走势时,才会进场干预。
据了解,国行是采用名义有效汇率(NEER), 集合我国各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一篮子货币机制,来衡量令吉兑各主要货币伙伴货币的走势是否正常。根据NEER,国行指令吉走势相对温和。
无论如何,升息是其中一个可支撑令吉汇率的因素。
然而,过去几个月,美联储更激进的升息,联邦基金利率于今年5月上调到5.25%,以抑制该国依然偏高的通胀。美联储的升息幅度远大于国行,如今联邦基金利率已比隔夜政策利率高出2.25%。因此,两国的利差明显有利于美元走强。
同时,全球经济情况也愈发不明朗。各大央行过去两三年来的收紧货币政策举措,已令全球经济活动放缓,而美国政府无法提高债务顶限(不过,朝野双方已针对暂停债务顶限达成暂时协议),令全球经济雪上加霜。这些因素导致全球投资者纷纷转持被视为避险天堂的美元,造成令吉贬值。
此外,令吉汇率看来紧随中国人民币走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5月底回软至7.08,这是去年10至11月期间触及的低点。这也显示,在国行的NEER篮子中,人民币的比重举足轻重。

6州选举不明朗
国内因素方面,6州选举的不明朗因素,或也是令吉近期贬值的主因之一。有关政局不稳的传言进一步打击了投资者情绪。
事实上,过去逾2年来,外资一直是大马股市净卖家。往好的一面看,外资却是今年首4个月大马债券市场的净买家,反观去年则是净卖方。这或许有为令吉提供一些需求上的支撑,但马股外资净流出局部抵消了上述正面效应。
大马国际收支平衡项目中的经常账项盈余从2000至2011年期间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8至17%,于2015至2022年期间下滑至2至4%。导致近年来令吉的需求减弱。基本面而言,当一个经济体的经常账项盈余持续偏高,例如像新加坡那样,有关经济体货币汇率一般上会强稳。
与此同时,国行过去几年已进一步放宽外汇管制政策,允许商家企业保留部分的出口收益应付进口付款。这是良好举措,以削减出口商的经商成本,尤其是汇率交易成本,让他们更有竞争力。过去,我国外汇储备一直是由国行单独保有。
因此,银行的外币存款飙升将近一倍,从2018年2月的280亿美元,于今年3月达到520亿美元。
另一方面,国行外汇储备增幅相对较小,从2018年2月的1040亿美元,于今年3月增至1150亿美元。若按令吉计算,则是从2018年2月的4190亿令吉,于今年3月增至5100亿令吉,部分原因可能正是令吉贬值。
国行近年必须向银行借贷美元,来应付入口商对美元的需求。截至今年3月,国行这笔贷款达到270亿美元,比起2022年8月的150亿美元和2021年8月的73亿美元大幅增加。国行是从2015年开始这样做。
总的来说,利率不是决定一个货币走势的唯一因素。一个货币长期的走势,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终究离不开经济基本面和政治局势。
去美元化浪潮结构成型 令吉年底料增值至4.08

(吉隆坡23日讯)在结构性去美元化浪潮下,令吉或迎来升值新周期,肯纳格投行研究因而对今年底令吉兑1美元的预测,上调至4.08水平。
肯纳格投行报告指出,过去多年被视为“遥不可及”的去美元化,如今正加速进行,各国央行正在降低美元储备,黄金需求激增,新的支付系统正在绕过美国的金融基础设施。
分析员指出,这主要原因是地缘政治风险、美国财政纪律松懈,以及亚洲非美元贸易崛起。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66%,降至去年底的57.8%。
而黄金则成为各国央行的“避风港”,尤其是中国、土耳其和印度央行,已将其黄金购买量增至创纪录水平。
另一方面,在支付系统去中心化的浪潮中,亚洲区域本币结算正在迅速崛起,好处包括降低外汇交易成本、降低受美元流动性冲击的脆弱性,以及增强本地货币自主权。
本币结算兴起
以中国为首的区域国家,大力推动本币交易,人民币结算量持续增长,大马也在近年积极拓展与中国、印尼及泰国之间的本币结算机制。
“20%贸易以本币结算的目标,反映了一项战略重心,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增强本币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
还有,分析员也指出,资本市场也在对这种结构性变化做出反应,投资组合重新平衡提供了一些最明显的信号,表明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正在减弱。
“中国的态度更加明确。自2000年以来,英国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外国持有国,这标志着中国的撤退。”
尽管如此,3月份外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仍创历史新高,这表明其他国家继续将美国国债视为避风港,但随着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一致认为美国债务负担轨迹无法永续,担忧情绪日益加剧。
穆迪也与惠誉和标普联手,对美国长期财政脆弱性发出警告。
明年底上看3.95
分析员指出,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之际,若大马能持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并重建投资者信心,配合区域货币格局的重整,令吉有望步入升值周期。
然而,报告中也警告,来自黄金、比特币等替代资产的资金吸引力,以及本地改革进展缓慢,或将成为令吉走强路上的最大阻力。
肯纳格投行研究将今年底令吉兑1美元的预测,上调至4.08的同时,并将2026年底的预测进一步上调至3.95。
分析员指出,令吉近期的升值,常常被视为是美元疲软的副产品,而这种观点忽略了我国良好的基本面。
在国行稳健政策、持续贸易顺差和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支撑下,流入大马资本市场的外资正在不断增加。
“投资者并非简单地逃离美国,而是转向了值得信赖、以改革为导向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