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何谓个人财务规划?/林伟龙

“个人财务规划是指你学会、实践与受惠于良好财务规划,以创造、保存及提高资本价值。”

今天,这个过程涵盖了适当的资料搜集、关键资料分析、有效的重组与健全的执行,以建立起你个人的经济。



更确切的说,我们专注于管理与提升你42%的总资产(见图表一),以将你的宝贵资源取得最大的回酬。

180702x901_noresize

作为一种专业实践,财务规划行业发展正日益升温,主要由金融市场大量的宝贵金融资料/数据。

然而,我们许多人仍以为,这是一种“自我管理议程”,甚于善用各种有效的财务规划点子与观念。



今天就让我们打破这些迷思吧,因为我们了解到,我们需要一名财务规划师,帮助我们一起实现大家的财务目标。

举例说,若你需要每年4%的回酬,那么,我们或可考虑定期存款这个传统的储蓄工具。

另一个好例子是,若你放眼每年8至10%的回酬率,那么,单位信托或许会是更好的投资,而我们需找到对的财务规划师,获取他们的良好咨询。

基本上,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的投资管道,例如传统的银行、单位信托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大部分拥有单位信托管理能力),以及政府管理的基金如宏愿股票基金(ASW)及国民储蓄基金(ASN)。

180702x902_noresize

4大支柱达致财务平衡

每一种投资工具都截然不同,含有不同水平的风险、资产配置及投资组合回酬。

身为财务规划从业人员,我们已鉴定了个人财务规划的4大支柱(见图表2),这是推动与取得一些可持续财务成绩的主要增长领域。

这4大支柱非常重要,因为在谨慎规划下,它将协助个人达致“财务平衡与保障”。

当我们健康时,我们投资,然后收成(1.良好的情况下)或(2.不好的情况下)当我们身体不健康,我们转移及减低风险,确保我们可以回到1。

老实说,市场上有许多财务规划从业人员,针对个人理财会有不同的优先事项,因为每个人的知识与经验都不同。

但殊途同归,最终的目标还是一致与明确的,即协助许多家庭享有更高的资本增值、资产保存及在有意义的方式下进行分配。

180702x903_noresize

我们专注讨论贷款规划、储蓄/投资规划、医疗/保障规划和替代投资。

贷款规划

这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大的债务,所以必须非常谨慎的规划与管理。

假如我们拥有良好的贷款摊销策略,我们可以省下多达约20至30%的宝贵资源,而非在基本贷款利率波动及大幅变动时,平白的浪费资源。

举个简单的例子,贷款80万令吉,年利4.45%,并在35年内还清,意味着每个月的贷款供期为3761令吉。

然而,中期至长期而言,基本贷款利率/基本利率会有所变动,假设贷款额及摊还期限保持不变,年利变成5.45%,你每个月将支付额外的13.5%,乘上来就是一笔21万3000令吉的机会成本。问题是,为何要让它发生?

储蓄/投资规划

这是我们探讨的另一个增长领域,探讨的是如何为孩子创造一笔教育基金,及为长者累积一笔充裕的退休金,足以应付退休后的各种开销。

我们都知道,教育成本不断攀升,对一些家庭而言,即使是基本的大专教育学费需求,可能也已穷以应付。

因此,我们必须设定务实的教育规划与目标。此外,我们也必须非常关注退休规划,通过资本清算vs保存法,避免你在退休后的晚年生活上过度开销,或退休金准备不足。

所谓的过度开销,指的是我们在不到10年内耗尽资源及所有退休金。想象一下这个可怕的后果……

医疗/保障规划

医疗保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财务保障工具,尽管大量的保险资讯唾手可得,但大家将它视为理所当然,没有真正了解但我们需要时,其用处及好处。

医疗保险的存在,在于协助个人及家庭将医疗费减至最低,并减轻财务风险。

简单来说,当一个人入院求医,就必须支付医疗费用,尤其是必须留医或进行日间护理手术。当一个人患上严重疾病、轻微疾病及意外受伤而入院求医,医疗保险将为你支付相关费用。

因此,在购买医疗保险之前,了解有关医疗保险的真正利益非常重要。

替代投资

假设上述3个规划进展顺利,下一个要探讨的就是把替代投资所提供的财务机会最大化。

替代投资可以是大笔投资(散户或机构投资者)或大保障规划(涉及百万以上保额)。替代投资只有在我们通过一些“超级大户”的价值投资,了解投资的基本面,才有可能得以进行。

举例,市面上有一些表现优越的基金管理公司,在适当的筛选、投资配置与投资下,交出10年内总回酬逾150%至200%(这里使用的例子是单位信托投资组合)。

因此,回酬率可以提高,在适当的教育下,我们可以取得很高的回酬。

我们可以建设性的建议,我们希望确保上述每一项规划得以互相支持及密切合作,以达成你的财务里程碑。当然,还有更好的方法,包括中长期内建立一个有效的财务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建立更强大的“个人经济“。

我们要累积未来的价值,现在就必须作出投资,没有捷径,因为每个策略都需要“时间x资源x工具”,

大部分时候,我们未能了解财务规划的重要性,直到大家获得良好与专业的财务规划人员,例如获得注册财务规划师(RFP)、特许财务规划师(CFP)认证者的“教育”。

正如我们经常说的,有好的准备,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反应

 

名家专栏

谁在吞噬你的财富?/股悦

近期最热门的金融题材电影《猎金游戏》,相信吸引了不少股友们的撑场,更一举登上我国华语电影票房冠军宝座。

这不仅是一部讲述股市博弈的商业大片,更像是一堂沉浸式的金融投资风险教育课。

在电影中的其中一段情节,一名清洁工向男主角寻求建议:“银行向我推荐的股票基金,他们说我钱少,买这个能翻倍。”

作为首席分析师的男主角张托德,简单且精准的回应道:“那些王八蛋说翻倍的,就是高风险。”

这句直白得近乎粗鲁的话,其实正是很多投资者最需要听到的“当头棒喝”。

电影中那位清洁工代表着千千万万对投资了解不多、却渴望通过理财改善生活的人。

他们的理财渠道,大多来源于银行推荐、朋友介绍、社交媒体热帖,但知识不完整,再加上“翻倍”这种诱惑性字眼,极易做出盲目投资决定。

承受得起高风险吗?

然而,现实往往是:“高回报的背后,藏着的不是捷径,而是风险。”

你可以追求高回报,但前提是:你承受得起高风险吗?。问自己:投了的钱,可以安心睡觉吗?

影片中另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张托德带着高寒,为了给公司上市做尽职调查,不惜拆解一架价值不菲的直升机,只为做好估值工作。

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投资银行专员的责任心,也象征着在金融市场中,资本精英们通过“拆解”企业资产,进行复杂的估值操作。 

这一幕看似夸张,其实点出了金融圈里的一个残酷真相:在IPO背后,不是包装得多漂亮,而是有没有人愿意把它拆开来,看看里面到底值不值那个钱。

当一家公司准备上市时,它的目标很明确:卖出更高的股价,融资更多的资金。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公司通常会讲一个动听的“成长故事”、展示亮眼的数据,甚至是引入“明星投资者”背书。

但问题来了,估值高并不意味着公司真的值那么多钱。

“利好”实为收割信号

现实却是,有些IPO首日虽然可能暴涨,但之后的股价跌回发行价甚至更低。

原因就是:上市当天的价格,并不代表真正的内在价值,而可能是一次“估值包装”的结果。

此电影中极具深意的一条主线:设局欺骗股权,不仅让人看清金融市场的黑暗角落,更是一种对资本游戏中“权力与控制”的赤裸展现。

投行精英通过虚假财报、内幕交易操控股价,人为制造信息迷雾,散户眼中的“利好”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收割信号。

电影里,有赔光积蓄的老人、有借钱加杠杆的上班族、有幻想“财务自由”的中年人……他们并非影视中的角色,而是现实中你我身边的影子。

电影告诉我们,你可以参与市场,但不能盲目;你可以追求高回报,但不能忘记风险。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