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特朗普称港口冷清是好事 美媒痛批自曝愚蠢

(纽约12日讯)受到特朗普对中国加征145%关税影响,美国港口货运量大幅下降,恐重创美国经济和消费者生活。

然而,特朗普日前被问及此事时不以为意,称这是“好事”,政论杂志《新共和》痛批特朗普“自曝愚蠢”。

尽管港口业务放缓,让成千上万码头工人和卡车司机担心自己的工作,特朗普不以为意地提出见解:“这意味着我们损失的钱少了,如果我们不做生意,我们的情况会更好。所以,放缓是好事,不是坏事。”

他还称,中国已经“赚了超过1兆,在我看来是1.1兆。”

对此,美国政论杂志《新共和》表示,特朗普的逻辑似乎是,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就会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但他甚至不知道贸易逆差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贸易逆差是多少。特朗普一直坚持认为美国被骗了,这暴露了他对经济学的根本误解,这种误解建立在对其他国家的厌恶之上。”

《新共和》毫不留情地指出:“特朗普这席话再次暴露了自己的愚蠢。”

CNN报道指出,美国西岸主要港口9日居然罕见没有任何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轮靠岸,创下疫情以来首次“归零”纪录。

长堤港与洛杉矶港同步进入警戒状态,码头工人甚至被戏称“提早放暑假”。

据悉,短短六天前,预定从中国出发的货轮还有41艘,如今全数取消,冲击力道远超出预期,CNN形容,港口景象“比疫情时期还冷清”。

代表美国西岸海运码头业主和营运商的太平洋商船协会长雅各指出,对外贸易支持了美国制造业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业务需求和工作。

每实现100万美元(约430万令吉)的进口,就会为美国经济总量贡献200万美元(约860万令吉),并支撑12个美国国内就业机会。

 

 
 

 

反应

 

国际财经

特朗普征欧盟50%关税 欧盟智库吁:学中国强硬反制

(布鲁塞尔25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开征50%关税。《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团队不满欧盟内部分歧拖慢谈判进度,加上欧盟领导人迟迟未承诺对中国加征新关税,最终导致美欧贸易局势升级。

对此专家认为,加关税是特朗普“一贯的霸凌手法”,就目前情势来说,欧盟应该不会让步,欧盟智库更呼吁应仿效中国,加大对美反制力道。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顾问私下抱怨,欧盟内部贸易立场分歧拖慢谈判,且欧方在串流服务收费、增值税、汽车法规与反垄断罚款等议题上迟迟不愿对美方关切做出具体回应,在谈判中显得过于谨慎。

除此之外,美方尚未获得欧盟领袖承诺对中国产业加征新关税,这是特朗普官员的重要目标,他们正致力加大对北京的贸易压力。

熟悉欧盟立场人士指出,欧盟官员已表达愿意处理像中国这类“非市场经济体”的相关问题。先前知情人士透露,英国同意倾向对中国钢铁课征关税是促成英美达成协议的一部分。

金融时报报道,华府升高对欧盟关税施压是高风险赌注,反映特朗普及其高层官员相信,在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欧盟将先行让步,或承受比美国更大的损害。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贸易政策专家芮恩希(Bill Reinsch)表示,“这是特朗普典型的霸凌手法。他一旦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反击并加大威胁,然后观察局势发展”。芮恩希补充,“特朗普想逼欧洲让步,但根据我的观察,欧盟不会妥协。”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告诉福斯新闻,此举目的在于“施压欧盟迅速回应”,并暗示在6月1日的期限前后仍有谈判空间。

金融时报指出,目前多数欧盟成员支持欧盟执委会采取“谈判但拖延时间”的策略,并相信特朗普最终会因为其关税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伤害而退让。他们已表示,布鲁塞尔的立场倾向维持强硬。

欧盟重要智库欧洲政策中心副主任瑞克勒斯(Georg Riekeles)认为,欧盟谈判代表应该坚守立场,这无疑显示华府急于达成协议的焦躁与不安。

瑞克勒斯更呼吁欧盟仿效加拿大与中国,强力反制。他说,“只要欧盟准备好反击,美国的施压与升级最终将自食其果,也才能进入真正的谈判状态。”

顾问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23日在一份备忘录示警,特朗普政府可能在谈判受阻时持续使用关税作为工具,而反覆的关税威胁与取消将使政策不确定性居高不下。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