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谈判契机显现/南洋社论

消息指出,中国可能为了缓解贸易战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对部分美国商品豁免关税,这些商品的进口总额可能达到约400亿美元(约1720亿令吉)。
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6家在华企业,已在未缴纳关税的情况下进口了清单上的商品。清单包含131项美国商品如药品和工业化学品等。
彭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计算显示,这131项商品总价值约为400亿美元,占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总额的约24%。中方的做法似乎呼应特朗普此前将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豁免于对等关税,包括对华145%关税的举措。
分析认为,中国的行动显然具有战略考量,与华盛顿的行动保持一致,而非单纯展示善意姿态,同时,也反映出北京方面也优先保护本国经济免受贸易战冲击的本意。
针对中国殃及全球
关税战启动以来,特朗普总统不按牌理出牌的做法,不但搞乱全世界的贸易秩序,朝令夕改的关税政令,更令全球各国方寸大乱,无所适从。
特朗普掀起这场前所未有的关税战,虽然目标明显针对中国,但殃及的却是全球各国,是极度可怕的经济冲击和民生的苦痛。
长久以来,自诩民主自由的美国从未间断行使霸权和长臂统治手段,企图霸凌和统治世界。世界各国在这个超级强国的军事和经济淫威之下,只能忍气呑声、委屈求全。日本是受欺压国最明显的一个例子,1985年的一纸广场协议,日本经济萎靡不振到今天。
从2018年到2025年,特朗普两度担任总统的任期内,中国连续多年遭受美国的压制。这一回,中国选择坚决反击而不再隐忍,这也许是美国意想不到的结果。
中国的反制,不是美国式的霸道行为,而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针对性反击。外交部表明奉陪到底的态度,显示中国已经做好应战准备,绝不会再妥协或折衷求存。中国的坚决反击,至少也反映中国已经具备与美国周旋的能力。
重新找回贸易秩序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的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已有足够韧性应对关税冲击,反而美国经济却已不堪重负。中国通过数十年布局,经济体系可以抵御贸易战的冲击,发起这场战争的美国,本身反而经受不起或受到更大的冲击。
无论如何,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的倨傲态度,中国肯定不卖账,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美国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近日试图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中国接触,希望与中国谈判关税问题。美国频繁释放消息,愈显现急于寻求与中国谈判的意图。但是,中国显然非常厌恶美国说一套做一套的作风,强调美方必须纠正单边关税的错误措施,展现诚意,停止进一步损害双方的利益与互信。
美国态度放软,中国自然也会展现大国风范,会在适当的时机释放善意。近日对部分美国商品豁免关税,正是把握住好时机,让中国与美国坐上谈判桌,重新找回全世界人民都盼望的贸易秩序。
财政危机经济衰退笼罩 美元微笑变皱眉

美元
(纽约20日讯)德意志银行外汇策略全球主管乔治·萨拉维洛斯称,无论美国政府陷入财政危机还是经济衰退,美元都有下跌的风险。
乔治·萨拉维洛斯化用了斯蒂芬·詹二十多年前提出的所谓“美元微笑”理论,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美元财政皱眉是对现状的最佳描绘”。
即将到来的预算谈判,将决定美元在这条曲线上的落点。
“左端是财政立场过于宽松,”乔治·萨拉维洛斯在该报告中写道。“这会导致美债和美元同时下跌——正如我们今天上午再次见证的那样。”
在穆迪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后,3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一攀升至2023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一项美元指数下跌了0.7%,美元兑所有G-10货币均走弱。
乔治·萨拉维洛斯表示,如果这种模式持续下去,则表明市场“正在失去为美国赤字和不断上升的金融稳定风险提供资金的兴趣”。
他补充道:“皱眉曲线右端是财政立场收紧得过快,虽然大幅缩减了赤字,但却迫使美国陷入衰退、美联储进入深度宽松周期。”中段则代表软着陆,对美元更为有利。
在今年贸易战爆发之前,市场倾向于遵循“美元微笑”理论,即在经济强劲增长或深度衰退时期,美元都会走强。
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打破了这一规律,它们打击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削弱了美元的避险吸引力以及美国例外论。
彭博美元即期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