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右派经济学家不忍了! 批特朗普经济政策6败笔

(华盛顿3日讯)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关税政策,越来越多保守派经济学者对其经济主张提出警告。

近日,一位拥有近25年联邦财政研究经验的右派经济学者直言,特朗普的经济政策“逻辑自相矛盾、数字根本兜不拢”,不仅无法带来财政平衡,还恐进一步扩大债务与经济混乱,对此,她整理出特朗普经济政策六大根本行不通的原因。

《政治》(POLITICO)新闻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惯于操控现实,但在经济领域,他将发现这一招行不通。拜登曾因9%通胀率无法被包装为“暂时现象”而遭民意反扑,显示人民对油价、物价、裁员与股市下跌有切身感受,政治话术无法掩盖经济衰退。

如今,特朗普提出的多项经济政策不仅逻辑混乱,还常互相矛盾,从大幅减税到关税施压,再到市场崩盘后批评中产阶级“太物质”,都反映其政策方向飘忽不定。

身为研究联邦财政近25年的右派经济学者,芮德儿(Jessica Riedl)忧心共和党已偏离财政纪律,不断开空头支票却无法兑现,最终将让美国家庭与企业承担代价,对此,她提出特朗普关税与经济政策6大行不通原因:

1. 关税不可能既是创造永久就业的手段,又是谈判的短期筹码:特朗普长期迷恋关税,主张其可促进制造业回流、同时作为谈判筹码,却前后矛盾。关税政策反覆调整、缺乏稳定性,不仅未换来国际让步,还引发市场混乱,打击企业在美国投资意愿。企业最重视可预测性,这点特朗普政策完全做不到。

2. 关税不可能既保护国内产业,又创造数兆美元税收收入:特朗普主张关税既能保护产业、又能取代所得税,逻辑自相矛盾。若进口被挡,关税收入自然消失;若依赖课税,则无法封锁贸易。实际上,高关税会压低进口需求、拖累经济,税收远不如预期,还可能需补贴受害产业。指望关税填补财政,是幻想,不是现实。

3. 你不可能在不动社会安全、医疗补助等受欢迎政策的前提下,同时消除联邦预算赤字:特朗普承诺平衡预算,却又不愿削减社安、医疗、国防等占预算三分之二的支出,导致政策自相矛盾。若不增税,需删减剩下所有联邦开支,才能填补1.87兆赤字,几乎不可能实现。即使国会全由财政鹰派掌控,也难通过如此激进预算。

4. 你不可能一边消除联邦赤字,一边还减税:特朗普提出小费、加班、社安免税与企业减税等方案,未来10年恐减税近10兆美元,同时又扩大国防与边境支出。在关税收入有限、基准赤字已达20兆美元情况下,美国国债恐于十年内从30兆暴增至60兆。若不正视成本与支出现实,所谓预算平衡纯属幻想。

5. “政府效率部”(DOGE)的作法很可能会增加,而非减少预算赤字:特朗普设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承诺节省2兆美元,实际仅省不到50亿,占联邦支出不足0.1%。其无权触及主要支出,也无法绕过国会删减预算。裁撤国税局(IRS)与教育部人力反增赤字,删除DEI与外援等象征性支出更无实质效益。DOGE最终恐沦为扩大赤字的表演机构。

6. 国债不可能今天很重要,明天又完全无所谓:特朗普曾承诺偿还国债、平衡预算,却在任内新增7.8兆赤字,现又推动史上最大举债计划,并要求取消债务上限。自称“负债之王”的他,一方面批贸易逆差,另一方面让财政赤字飙升,甚至混淆国债与逆差概念。当他以赤字过高为由删减对非洲爱滋病患的援助时,却同时推动5.3兆减税,显示其政策矛盾将带来真实代价。

为掩盖庞大赤字压力,白宫与共和党人打算使用预算上的新“障眼法”:宣称延长特朗普减税措施不会增加赤字,理由是“现行政策延续不算新开销”。这种手法等于绕过国会反赤字规则,未来恐被其他党派滥用。此举不仅破坏财政纪律,更难以欺骗市场,特别是对美国财政稳定性已现疑虑的债券市场。

特朗普过去靠着包装他的经济政策成为万能药方,在政治上取得成功,但最终,他仍将被用这些标准来评判:

1.经济是否创造就业

2.是否提高民众收入

3.是否抑制通胀

4.是否稳定股市

然而,这些指标如今正朝错误方向前进。特朗普的财政政策最终仍无法逃避一个数学现实:在大幅减税与扩张支出的同时,赤字不可能下降。这位因为前任总统自大而失误的经济政策而当选的总统,如今,正在重蹈他前任的覆辙,犯下更猛烈的错误。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

 

 
 

 

反应

 

国际财经

特朗普征欧盟50%关税 欧盟智库吁:学中国强硬反制

(布鲁塞尔25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威胁自6月1日起对欧盟输美商品开征50%关税。《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团队不满欧盟内部分歧拖慢谈判进度,加上欧盟领导人迟迟未承诺对中国加征新关税,最终导致美欧贸易局势升级。

对此专家认为,加关税是特朗普“一贯的霸凌手法”,就目前情势来说,欧盟应该不会让步,欧盟智库更呼吁应仿效中国,加大对美反制力道。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顾问私下抱怨,欧盟内部贸易立场分歧拖慢谈判,且欧方在串流服务收费、增值税、汽车法规与反垄断罚款等议题上迟迟不愿对美方关切做出具体回应,在谈判中显得过于谨慎。

除此之外,美方尚未获得欧盟领袖承诺对中国产业加征新关税,这是特朗普官员的重要目标,他们正致力加大对北京的贸易压力。

熟悉欧盟立场人士指出,欧盟官员已表达愿意处理像中国这类“非市场经济体”的相关问题。先前知情人士透露,英国同意倾向对中国钢铁课征关税是促成英美达成协议的一部分。

金融时报报道,华府升高对欧盟关税施压是高风险赌注,反映特朗普及其高层官员相信,在没有协议的情况下,欧盟将先行让步,或承受比美国更大的损害。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贸易政策专家芮恩希(Bill Reinsch)表示,“这是特朗普典型的霸凌手法。他一旦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反击并加大威胁,然后观察局势发展”。芮恩希补充,“特朗普想逼欧洲让步,但根据我的观察,欧盟不会妥协。”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告诉福斯新闻,此举目的在于“施压欧盟迅速回应”,并暗示在6月1日的期限前后仍有谈判空间。

金融时报指出,目前多数欧盟成员支持欧盟执委会采取“谈判但拖延时间”的策略,并相信特朗普最终会因为其关税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伤害而退让。他们已表示,布鲁塞尔的立场倾向维持强硬。

欧盟重要智库欧洲政策中心副主任瑞克勒斯(Georg Riekeles)认为,欧盟谈判代表应该坚守立场,这无疑显示华府急于达成协议的焦躁与不安。

瑞克勒斯更呼吁欧盟仿效加拿大与中国,强力反制。他说,“只要欧盟准备好反击,美国的施压与升级最终将自食其果,也才能进入真正的谈判状态。”

顾问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23日在一份备忘录示警,特朗普政府可能在谈判受阻时持续使用关税作为工具,而反覆的关税威胁与取消将使政策不确定性居高不下。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