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电子发票恐慌/许剑文

许剑文
作者:许剑文(一科技控股执行董事)
电子发票进入第三阶段倒计时,年销售额介于50万令吉至2500万令吉的企业,必须在7月1日前开始使用电子发票,这个区间正好是我们的中小企业,这里就想问问,老板们准备好了吗?
如果是根据我们公司的观察,中小企业推行电子发票,现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好像有点放慢的趋势,这或多或少与公司规模有点相关。
这个计划从去年落实至今,由大企业打头阵,规模大、人手多,首两个阶段进展都挺顺利的,现在终于轮到中小企业上阵,相比之下不免上了一些难度。
主要问题在于中小企业一般没有专门人手,多数都是聘请一两位会计文员(account clerk)处理所有财务纪录和日常会计工作,如此一来就会面临经验不够、技术应用不熟和电子发票知识差距等挑战。
尽快适应更必要
所幸的是,微中小型企业获得政府“特别开恩”,年销售额15万至50万令吉企业的实施阶段推迟至2026年1月1日,商家们至少还有长达6个月的缓冲期。
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在面对这个强制性变化时,一开始可能会感到不安,甚至产生抗拒和拖延心理,所以政府推迟期限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一些老板已经习惯传统的开票方式,总是有怀旧的心理,觉得旧的方式比较好,要重新学习新系统时会有不适应感,其实这并无法帮上什么忙。
另外,有些老板则是担心电子发票系统难用,公司没有技术支援。不过在商言商,最终让老板们迟迟没有行动的原因之一,其实就是不了解其中成本。
推行电子发票需要额外购买软件或插件,倘若没有花心思去了解,对软件价格和营运成本一知半解,也会踟蹰不前!实际上老板们只需要稍加了解,就会明白软件不贵,插件更容易使用。
种种因素下一再推迟,到最后期限才赶鸭子上架不是问题,问题是忽视了提前适应电子发票的重要性。

提高融资机会
虽然电子发票是官方要求,却是可以提高营运效率的关键工具,提早适应可以减少手工输入的错误,可以提高财务透明度,也可以降低税务风险,避免罚款。
在这些透明和高效的处理方式之下,做好电子发票的公司,有了清晰的财报,可以提高企业信用,似乎更有可能提高获得银行贷款和融资的机会。
道理大家都懂,不过老板们还是会觉得能拖就拖,想行动又犹豫不决,担心做得太早会引起内陆税收局关注等等,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以公司做电子发票插件、与不同行业公司接触后的经验,有几项建议可以提供给大家:中小企业可以先克服抗拒的心理,比如说先小范围内测试电子发票,试发10张20张,让员工熟悉操作流程,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充分运用学习资源
至于克服拖延症的方法,企业可以设定比官方最后期限更早的内部截止日期,利用税收局提供的线上培训和免费工具,给于足够的时间熟悉新系统,也有时间可以借鉴同行的做法。
暂时不想投入额外成本的小型企业,可以考虑浏览税收局网站,查看该机构提供的MyInvois免费系统方案,待熟悉操作或业务规模更大过后再考虑升级至付费软件。
不过及时使用付费软件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软件或插件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否则也可以咨询会计事务所,然后让贵公司的会计文员参与相关培训。更重要的是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执行,小则让大家手忙脚乱,严重的话还会影响业务营运。
总之,电子发票已是势在必行,不要觉得是一个负担,以一个正向的态度去应对,让公司更高效、更透明、更具竞争力!适应电子发票绝对没有想像中那么难!
电子发票流程庞杂 仅三成中小企懂运作
(吉隆坡26日讯)明年1月1日全面落实的电子发票庞杂流程导致企业“适应不良”,仅30%大马中小企业了解整体运作,把其纳入日常营运。
全球中小企业平台Xero最新白皮书指出,强制落实期限已日益逼近,但目前还有19%大马企业尚未启动任何落实工作。
报告说,虽然大马分阶段在全国强制实施电子发票,但国内中小企业亟需支持和指导,来更好地理解和建立电子发票,以跟上政府设定的时间表。
内陆税收局规定,年营收50万令吉至2500万令吉的企业,须在今年7月1日前全面落实电子发票;年营收15万令吉至50万令吉的企业,则需在明年1月1日前采纳电子发票。
调查显示,仅30%企业全面理解电子发票内容,半数企业仍停留在基础认知阶段,近20%企业则对电子发票一知半解。
执行方面也呈类似状况,将电子发票完整融入到日常营运的企业仅31%,近半企业(45%)仍在准备阶段,19%未启动任何落实工作,另有5%不确定是否采纳电子发票。

企业缺乏清晰理解
进展缓慢主要是企业对电子发票强制要求缺乏清晰理解(55%),接着是技术和营运挑战,如数据量庞大(49%)、数据安全与隐私担忧(47%)及内部技术专长不足(45%)。
尽管如此,每10家中小企业中,有近7家(69%)抱持乐观态度,认为落实电子发票将对其业务带来切实效益。
最受期待的效益包括改善账务纪录与保存(72%)、效率提高(67%),以及更好的合规能力(55%)。
报告表示,许多企业主已意识到转型势在必行,但面对庞杂的流程时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判别如何起步,也担心是否能正确执行。
若要推动企业更快、更顺利完成电子发票过渡过程,中小企业最渴望获得的支持资源包括:
●分步骤指南或实施清单(70%);
●可整合现有系统与软件的支持(59%);
●电子发票解决方案的建议指引(53%)。
调查显示,即使是在中小企业当中,实际的落实情况也各有不同,主要受限于规模、资源和目标差异。
65%的大规模中小企业表示,有信心顺利落实电子发票,但在小规模中小企业中这个比例仅有57%。
在大规模中小企业中,电子发票工作通常由3人以上的团队负责,或采用内部团队与外部专家结合的“混合模式”;而小规模中小企业通常由企业主亲自推动,或由两人之内的小团队执行。
虽然中小企业皆把缺乏对电子发票合规要求的了解列为首要难题,但报告发现,小规模中小企业第二个关注点是缺乏时间探索落实方式,而大规模中小企业则更担忧需要数字化的数据过于庞大。
在落实电子发票好处方面,小规模中小企业更重视立即性的营运改善,例如提升合规性、减少账目错误和加快收款周期。相比之下,大规模中小企业更着眼于全面提升业务效率。
加速数字化转型契机
Xero亚洲董事经理柯玲表示,所幸的是,多数人看见电子发票对企业带来的效益,只要流程变得更易上手,他们会采取开放乐观态度积极采纳。
她说,对中小企业而言,电子发票强制落实是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契机,不仅能理解合规要求和技术,也能接触真正帮助提升效率的工具,特别是资源较小的小规模企业,更想要寻求简单、易用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
“一旦中小企业能够跨越实施门槛,全面落实电子发票,就能逐渐见到效率提升、现金流改善、节省时间与成本的实质回报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