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

理由“令人信服” 杜特蒂律师有信心撤案

(马尼拉1日讯)菲律宾前总统杜特蒂的首席律师考夫曼说,他掌握“令人信服”的论据,希望在国际刑事法院9月23日确认对杜特蒂的指控之前,以法院无法行使管辖权为由,阻止此案的审理。

据外媒报道,考夫曼星期日说,菲律宾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早在授权法院检察官调查之前就已生效。

“我们希望说服预审法官,裁定国际刑事法院对此案没有管辖权。如果法官作出对我们有利的裁决,确认控罪听证会将取消。”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3月21日向预审分庭提交了181项证据材料,指控杜特蒂犯下反人类罪,杜特蒂的律师团队已收到这些材料,正在准备应诉。

辩方的论点在于菲律宾已于2019年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不受该机构管辖;国际刑事法院则坚称杜特蒂犯罪时间介于2011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16日,这段期间菲律宾仍是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因此受其管辖。

考夫曼打算提出的另一个辩护策略,是杜特蒂被菲政府“绑架”到海牙,没按照正常法律程序,完全违反菲律宾法律。他也把矛头指向菲现任政府,指小马可斯政府要除掉杜特蒂。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菲律宾选举反美派绝地反杀 杜特蒂家族逆袭马可斯家族

菲律宾中期选举成两个政治家族的对决,前总统杜特蒂在狱中当选市长,家族成员选举表现亮丽,牵制现任总统小马可斯政治算盘和打压,也为现任副总统萨拉累积政治资本,角逐2028年总统高位。

2025年5月12日,菲律宾中期选举发生逆袭大戏。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蒂家族在189万人口的达沃市竞选的5个职位全部告捷,被禁锢在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下称ICC)的杜特蒂以65万多票对8万多票的悬殊比分,远超过第二名竞争者、前公务员署署长诺格拉莱斯(Karlo Nograles),第6次当选家乡达沃的市长,其子塞巴斯蒂安续任副市长,长女、菲律宾总统萨拉统领的阵营更在国会参院斩获5席,可能会击碎现任总统小马可斯的弹劾蓝图。

这场被称为“家族生死战”的选举不仅标志着杜特蒂政治生命的强势回归,也可能重塑2028年总统大选全国政治版图,更折射出菲律宾民众对现政府的集体不满与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层变动。

菲前总统阿奎诺三世的政务顾问拉马斯(Ronald Llamas)说,小马可斯家族被认为亲美,杜特蒂家族亲中,中期选举结果将影响2028年总统大选,而总统大选又将牵动地缘政治。

杜氏家族群众基础深厚

当杜特蒂在ICC的囚室里通过视讯连线发表竞选宣言时,铁窗的阴影反而成了最耀眼的聚光灯,竞选团队更将他在马尼拉机场的“悲情演讲”塑造为“国家牺牲者”形象。

结果杜特蒂的长子保罗连任议员,次子塞巴斯蒂安接棒达沃副市长,孙辈亦在地方选举中胜出,形成“三代同堂”的权力网络。

小马可斯姐姐倒戈

更戏剧性的是,小马可斯姐姐伊梅·马可斯(Imee Marcos)突然倒戈,不仅质疑杜特蒂被押送往国际刑事法院受审司法程序的正当性,更推动独立调查委员会介入。

小马可斯的溃败早有预兆,当他在就职典礼上高喊“菲律宾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时,马尼拉贫民窟的拾荒者正为大米涨价发愁,37%的青年失业,通胀率持续徘徊于12%。尽管政府试图通过基建投资提振信心,但电力短缺,民众对“小马可斯经济学”的失望情绪蔓延。

外交政策更成为致命短板,小马可斯政府高调倒向美国,炒作南中国海议题转移国内矛盾,却忽视老百姓对和平发展的迫切需求。

民调显示,仅16%的选民关注“国家安全”,76%更在意物价与就业。

竞选广告宣传到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特蒂阵营的民生叙事,竞选广告中反复播放杜特蒂执政时期达沃市犯罪率下降90%的影像,街头涂鸦将“死亡小队”争议转化为“以非常手段守护家园”的英雄史诗。

当萨拉在竞选集会上含泪展示父亲狱中写给孙辈的信件时,台下响起山呼海啸般的“我们要老杜回家”的呐喊,彻底击碎了现政府的道德制高点。

杜氏盟友表现强劲

杜特蒂阵营有5人挺进国会参院前12名,显示出杜特蒂家族在菲律宾政坛依旧具备强大动员力与群众基础。

杜特蒂亲信、前总统特别助理克里斯托弗·吴(Christopher “Bong” Go)以大约2700万票高居榜首,刷新菲律宾参议员选举史上最高得票纪录;前国家警察总长罗沙(Ronald “Bato” Dela Rosa)排名第3位;长期支持杜特蒂政策的独立候选人马科列塔(Rodante Marcoleta)第6位。

此外,两位原本被视为小马可斯阵营盟友的候选人也在选举后期被认为“倒戈”转向杜特蒂阵营,最终成功跻身前12名,巩固个人政治地位,这两人是第10名的维拉尔(Camille Villar)和第12名的伊梅。

菲律宾大学政治系专家法兰科(Jean Franco)分析指出:杜特蒂效应推动了克里斯托弗拿下第一名的成绩,他也善于运用与他高度关联的“关爱中心”(Malasakit Center)政策。

菲律宾选举委员会表示,超过5500万人(占菲登记选民总数的81.65%)在中期选举投票,创下了该国中期选举迄今为止的最高投票率。

选委会主席加西亚(George Erwin Garcia)认为,高投票率归功于年轻人投票。根据选举署资料,登记选民中超过60%属于千禧世代与Z世代。本次中期选举选民投票选出逾1.8万名公职人员,包括国会众参议员、各省市地方行政首长及地方议会议员等。

民生成选举主要议题

尽管调查一再显示,大多数菲律宾国民倾向支持那些承诺捍卫国家在西菲律宾海(南海)主权权利的候选人,但这场选举中,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就业不足、物价飙涨等经济问题,西菲海争议未成选举话题,选民意愿与选战现实出现落差。

政治学者阿奎礼斯(Cleve Arguelles)说,选战氛围更多是由经济焦虑驱动,而非国土争端,它输给了食物安全、通胀与就业这些更迫切的问题。

小马可斯政府动用行政资源、媒体垄断与明星政客倾巢而出,执政联盟勉强保住的5席清一色倚赖“娱乐光环”:从电视广播名嘴Erwin Tulfo(名列第4位)、Ping Lacson、喜剧演员前参议长Sotto III、Pia Cayetano到八点档演员Lito Lapid。自由党也夺下两席参议员,分别是Bam Aquino排名第2位,Kiko Pangilinan位列第5位。

小马可斯承认,他领导的新菲律宾联盟所支持的某些参院候选人败选了。此前,多项民调预测小马可斯阵营有望赢得7至8个参院席位,但实际结果低于预期。

小马可斯跛脚鸭总统的征兆清晰可见,任期剩余3年民调支持率崩盘,提前面临政治边缘化危机。

亚洲脉搏(Pulse Asia)3月底调查,小马可斯施政满意度从2月的42%暴跌17%至25%;同期萨拉支持率从52%攀升至59%,萨拉在弹劾案与父亲遭逮捕的双重压力下人气不减反增,成功塑造政治受难者形象,显示政治动能逆转。

对萨拉弹劾案生变

今年2月,菲律宾国会众院通过针对萨拉的弹劾案,并将其提交参院审议,预计该案将由新一届参院在今年7月表决。

弹劾须逾参院三分之二

根据菲律宾法律,弹劾案须获得参院三分之二参议员支持方可通过。因此,此次参院改选结果将直接关系到萨拉的政治前路走向。

菲律宾参院共有24席,小马可斯阵营原本在参院有8席、杜特蒂阵营有4席,此次改选12席后,小马可斯阵营总席位为8加5等于12席,杜特蒂阵营为4加5等于9席,其他势力2席。小马可斯阵营距离通过弹劾所需的16票仍差3票,他需要拉拢3名参议员。

原任的12名参议员中,支持小马可斯的议员主要来自其政党(如国民党、Lakas-CMD)及亲政府独立议员。这些议员通过政策协同、家族纽带或利益绑定与小马可斯合作,成为其推动弹劾案和修宪计划的核心力量。

参院改选中,萨拉阵营锁定9席,足以阻止针对她的弹劾案通过。若萨拉在2028年大选中胜出,杜特蒂家族或将重返权力巅峰。

目前,其团队已提出“面包优先于子弹”的经济纲领,直指民生痛点,与小马可斯的“南海牌”形成鲜明对比。政府因过度迎合美国“印太战略”,不仅未能获得实际利益,反而激化国内矛盾,使菲律宾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小马可斯承认,菲律宾国民选择的领导人有望解决国家的关键问题,如通胀、创造就业机会、打击腐败和其他日常挑战。小马可斯呼吁团结和合作治理,无论政治派别如何,他祝贺新当选的官员,并鼓励他们在通胀、就业、腐败和日常负担方面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民生成选举主要议题

尽管调查一再显示,大多数菲律宾国民倾向支持那些承诺捍卫国家在西菲律宾海(南海)主权权利的候选人,但这场选举中,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就业不足、物价飙涨等经济问题,西菲海争议未成选举话题,选民意愿与选战现实出现落差。

政治学者阿奎礼斯(Cleve Arguelles)说,选战氛围更多是由经济焦虑驱动,而非国土争端,它输给了食物安全、通胀与就业这些更迫切的问题。

小马可斯政府动用行政资源、媒体垄断与明星政客倾巢而出,执政联盟勉强保住的5席清一色倚赖“娱乐光环”:从电视广播名嘴Erwin Tulfo(名列第4位)、Ping Lacson、喜剧演员前参议长Sotto III、Pia Cayetano到八点档演员Lito Lapid。自由党也夺下两席参议员,分别是Bam Aquino排名第2位,Kiko Pangilinan位列第5位。

小马可斯承认,他领导的新菲律宾联盟所支持的某些参院候选人败选了。此前,多项民调预测小马可斯阵营有望赢得7至8个参院席位,但实际结果低于预期。

小马可斯跛脚鸭总统的征兆清晰可见,任期剩余3年民调支持率崩盘,提前面临政治边缘化危机。

亚洲脉搏(Pulse Asia)3月底调查,小马可斯施政满意度从2月的42%暴跌17%至25%;同期萨拉支持率从52%攀升至59%,萨拉在弹劾案与父亲遭逮捕的双重压力下人气不减反增,成功塑造政治受难者形象,显示政治动能逆转。

中菲关系有转圜空间

杜特蒂的逆袭绝非偶然,而是全球化退潮期民粹主义的典型样本。

历史总是充满黑色幽默,9年前将杜特蒂送上权力巅峰的老百姓,如今又亲手将他从被告席推向权力巅峰。

当制度性腐败与民生困境形成死循环,老百姓只能在威权魅力与民主程序间痛苦摇摆。

而杜特蒂家族的这场逆袭,或许正是这种集体焦虑最极端的释放。

杜特蒂家族的“绝地反杀”不仅是菲律宾民主制度的独特产物,更是全球化背景下民粹主义与家族政治交织的缩影。

这场选举揭示了民众对经济民生与和平发展的强烈诉求,也为中菲关系提供了新的转圜空间。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