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IPO不再“必胜”后/林志斌
作者:林志斌
过去几年来,马股虽说是浮浮沉沉,但我国的首发股IPO市场可说是相当火爆,身边甚至一些朋友,把抢购IPO奉成马股“必胜”玩法,申请了好多IPO,但求其中一个抽中,就可算是飞黄腾达。
可如今马股表现不佳大半年之后,这股寒风终于也吹向IPO市场。之前连续5只新股上市,一开盘就先下挫,最后自然也是下跌收场,“必胜”玩法突然不灵了。
事实上,股市永远不会有一套一成不变的“必胜”玩法。尤其当越来越多人都认为一套玩法是“必胜”的时候,这往往就是泡沫和风险在累积的时候。
而我想更为糟糕的是,在所谓“必胜”玩法无效之后,一些股友并没有意思到,是自己一再撑起这个所谓“必胜”的泡沫,反而去责怪市场,去责怪这些新上市的公司,又或是责怪监管当局没有做好审查工作等等。
可我们别忘了,也许这几年来监管当局在审查上市新股上是放松了许多,也许真的有一些新股上市真是滥竽充数,但最后做出投资决定的始终还是投资者。投资者永远都需要为自己的投资决定负责,并不能把责任归咎在别人身上。
而说回IPO,实际上这是个比一般股市更高风险的投资玩法。那些上市已久的公司,有着足够多的资讯披露和业绩记录,大型、稳定的公司更有着稳定的派息纪录,对投资者而言,总是有着更大的把握,来掌握公司的前景,甚至自己的回报期望。
可是对于新上市公司来说,如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像是华阳餐饮(KOPI)、99 Speed Mart等,我们还可以直接在消费市场上观察了解的公司的营运情况,对于很多企业对企业的技术支援公司来说,投资者时常只有一份招股书可以参考,而且就算读完了招股书,很多散户投资者都还不了解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
在对一家公司一知半解之下,贸贸然进场投资,风险自然已经大大增加。
至于监管当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新股上市后表现欠佳,有的甚至很快就陷入亏钱,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质疑监管机构是不是太过松懈,导致“阿猫阿狗”都可以上市的质疑。
我想,能有更多元化的公司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来说,应该是美事一桩。至于公司上市之后,表现突然就不济了,这原因往往错综复杂,但这也应证了“守业比创业难”的道理。
至于投资者的话,还是那一句,我们始终要对自己的投资决定负责任。如果散户一边埋怨“阿猫阿狗”公司都可以上市,但转过头来又热情地抢购“阿猫阿狗”公司的IPO,那最后投资的盈亏,也只有自己负责了。
下调IPO价格后 宜购市场能否逆袭

(吉隆坡19日讯)即将在本周五上市的宜购市场(Eco-Shop Marketing),在调降了首发股发售价之后,更受市场欢迎,肯纳格投行如今为该股投下了信任票,定下了1.20令吉的合理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给予的合理价,低于原本首次公开募股(IPO)发售价1.21令吉。
这家即将上市马股主板的低价居家用品零售连锁店,早前宣布将IPO发售价至1.13令吉。
分析员将这家全马最大的低价家居用品零售连锁店,与Mr.DIY(MRDIY,5296, 主板消费股)进行对比。
“宜购市场与Mr.DIY是我国两大以“高性价比”为卖点的零售商,均主打日常用品,采取固定或低价策略,但两者的营运策略和门店效能各有差异。”
横向对比可发现,宜购市场的同店销售增长(SSSG)和现金转换周期更优,惟其赚幅较低。
周转更快
宜购市场的每家门店交易量,近乎Mr.DIY的三倍,现金转换周期仅34天(Mr.DIY为148天),主要得益于前者主打周转率高的日用品,而后者则多为五金电器等周转率较慢的商品。
因此,宜购市场每家门店投资回收期仅1.5年,相比Mr.DIY为约2年。
2025财年上半年,宜购市场同店销售增长率为2.9%,显示其较低密度的门店布局更具增长空间;相比之下,Mr.DIY近年来大多是平稳或负增长,反映其网络扩张面临门店重叠的挑战。

(取自Eco-Shop官网)
盈利能力略输
不过在盈利能力方面,拥有成熟供应链和谈判优势的Mr.DIY仍占上风,息税前赚幅达18%,宜购市场约11%。
宜购市场在上市后,资产负债率将降至0.4倍,但仍高于Mr.DIY的0.1倍,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综上,分析员预期,宜购市场2025财年净利将同比增长13%,达2.06亿令吉,主要受益于门店持续扩张及交易量上升。
2026财年,预测盈利将增长28%至2.65亿令吉,得益于再增加70家新店、今年4月起的涨价以及赚幅逐步改善。
“尽管涨价可能引发部分需求的下行风险,但管理层指出,2021年12月及2022年6月的前两次调价,销售量均能在三个月内回升,表明消费者具有一定的价格接受能力。”
合理价RM1.20
综上,分析员并给予该股1.20令吉的合理价,相当于2026财年本益比估值26倍,与Mr.DIY一致。
“若每改善1个百分点的净赚幅,其合理估值将提升约15仙;若2026财年净赚幅达到8%,合理估值则可达1.27令吉。”
分析员同时也点出,考虑到私募基金大股东Creador,在IPO时已经大幅降低持股至1.9%,因此3个月禁售期后,投资者也无需过于担忧大股东大举抛售带来的股价动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