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债务规模再扩大 中国房企迎化债大潮

(北京22日讯)中国官方努力稳楼市的当下,债务问题仍是压在中国房地产企业头上的一座大山。

《联合早报》报道,房地产研究机构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中国房企债券到期规模将达到5257亿元人民币(3285.6亿令吉),比去年的4828亿增长近9%。

据光大证券统计,不考虑回售,今年前三季房企境内外到期债券规模达5487亿元(约3429亿令吉);其中第二季债务压力较大,达到1929亿元(约1205亿令吉)。

庞大的债务压力,导致今年以来违约房企数量大幅增加。投资分析软件DM查债通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已有至少80家房企出现债券逾期或债务管理事项。

这一数字已趋近过去近4年违约房企数量总和。据标普全球统计,2020年至去年4月,在境内、境外发生违约的房企数量分别为59和49个。

在本月“两会”(人大、政协年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被问到今年有哪些金融风险时坦言,房企的到期债务规模比去年更大,涉险房企是未来的一个风险点。

房企现金流持续承压

虽然与中国楼市上升期动辄上万亿的债务规模相比,今年房企面临的债务规模已大幅缩减,但在销售仍未回暖的背景下,房企现金流持续承压,债务压力仍然较大;与此同时,已经进行债务重组的企业,依然面临再次违约的风险。

中国房企债务问题如何收尾,不仅关系到官方的“保交楼”目标能否达成,涉险房企如何在楼市下行期退场,也牵动着中国房地产业的未来发展。

戴德梁行研究院副院长张晓端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研判,从官方的政策、金融机构的联动,以及房企的化债动作来看,下阶段债务对市场造成的风险预计会小于前一阶段。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官方通过“白名单”、收购存量商品房、专项债扩围等多项举措,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支持,为房企注入流动性。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22日,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已达5.6兆元(约3.5兆令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

张晓端指出,这一系列动作让市场看到一些降低行业债务风险“比较明确的路径”,但很多政策还在探索过程中,显示出效果仍须一个过程。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受访时指出,防患化解房企债务是一项长期工作。

严跃进认为,如果企业能做好保交房,销售数据就能改善,进而便能“实实在在对偿债带来比较好的支持”。

债务重组转向削债

今年以来,部分房企债务重组已取得进展。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底,已有59家涉险房企披露债务重组或破产重整进展,其中14家已全部或部分完成债务重组。

与过去通过展期,以时间换空间不同,本轮房企债务重组策略转向削减债务,具体方式包括折价购回、债转股等。

例如1月完成10笔债券重组的房企融创,便是通过削债方案,将总规模154亿元的债务削减一半以上,成为首家成功削减境内债务的中国房企。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受访时指出,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削减债务,或将债务转换为股票的债转股,都是一个行业收缩时正常的金融工具。

“企业碰到困难,行业又是下行期的时候,债主必须得认清现实。”

他说,中国目前有资质的房企有9万多家,但从经济学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不低,未来可能不再需要这样多房企,因此自然会有一部分退出市场。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间,中国千亿以上和百亿以上房企数量均大幅缩减,其中千亿以上房企从2021年的41家缩减至去年的11家,百亿房企则从158家减至86家。

傅方剑说,房企因为债务问题退出市场,必然有一个痛苦的过程,会产生坏账,债权人、投资者会承受一定损失,购房者也可能碰上烂尾楼;官方目前的保交楼政策,实际上是保障购房者的利益。

 

 
 

 

反应

 

财经新闻

学者:美国不应逼选边站 “东盟料选中国”

(八打灵再也24日讯)美国经济学家直言,美国不应试图让东盟选边站,因东盟离不开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一旦被迫选择,东盟预计会毫无疑问地选择邻国中国。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联合国永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杰弗里萨克斯说,美国若试图让东盟选边站,是不公平之举,而且若真被迫选择,东盟预计倾向中国。

他认为,东盟应与世界各地保持良好关系,而不是与某些国家或集团结盟:“东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地区,与美国、欧洲、中国及其他国家都有贸易往来,所以,美国不应强迫东盟作出选择。”

杰弗里萨克斯在双威大学和谢富年基金会联办的“全球秩序转变中的东盟”对话会上,就有关“战略中立是否仍为东盟可行选择”的提问作出回应。与会嘉宾包括双威集团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及双威集团非执行联合主席拿督斯里依德利斯贾拉。

杰弗里萨克斯指出,如果美国试图实施次级制裁,阻碍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应当会遭到抵制。

“因为邻国之间需要贸易、共建基础设施与交通网络、共同管理流域等。”

他也提到,东盟十国应在实体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等领域与中国紧密合作。

“这是一个邻里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积极的倡议,它建设高铁、可再生能源及数字系统,都是为了彼此的共同利益。”

杰弗里萨克斯强调,东盟的目标应是对所有国家开放,故最好保持冷静,不要卷入冲突,以免被拖进大国争斗中,发生没必要的冲突。

过去十多年,中国一直是大马和东盟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马中贸易额达创纪录的2120亿美元(约9174亿令吉),这是中国连续第16年成为大马最大贸易伙伴。

自2013年以来,东盟与中国贸易额年均增长达7.5%,2024年达到9823亿美元(约4.25兆令吉)。

根据报道,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准备向寻求削减或豁免美方互惠关税的国家施压,以迫使其减少与中国的贸易。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表示,与美国谈判贸易协定的国家应当与美国一起,以集团形式应对中国。对此,中国警告各国不要以牺牲中国为代价与美国达成经济协议,使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