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小鹏飞行车明年量产 但仅一半能飞上天......

(北京9日讯)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何小鹏8日在两会受访时透露,小鹏汽车将于2026年量产交付有陆地航母之称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何小鹏当天在两会的“代表通道”受访,他说,小鹏的愿景就是探索未来出行,在城市内实现无人驾驶,在城市间看到低空飞行汽车,在工厂和社区能有机器人。

何小鹏强调,目前中国低空经济正飞速前行,小鹏计划在2026年量产、交付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

何小鹏还说,他们将汽车的操控跟AI的智能结合起来,重新开发基于飞行器的操控体系,能够更安全便捷地操控,期待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早一天走向全球,带给更多全球消费者。

小鹏最早提出飞行汽车时,不少人都以为是可以飞上天的汽车,但概念图曝光以后,才发现只是陆地母体(电动车)搭配飞行器(无人机)的组合,真正能飞上天的只有飞行器,车子还是留在地面上。

小鹏称其研发的飞行汽车为分体式飞行汽车,又称陆地航母,其陆地母体采用3轴6轮设计,长宽高分别为5.5公尺、2公尺、2公尺,搭载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增程平台,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同时,该车支持在行驶和停车时为飞行器充电,最多可支持5到6次飞行。

飞行器部分,配备了270度全景双人座舱,采用六桨六轴双涵道设计,主体结构和旋翼均采用轻量化碳纤维材料,并支持可折迭收纳。

飞行器降落后,陆地母体可通过自动驾驶功能与分合机构与飞行器完成精准对接,实现无缝衔接的立体交通。

在驾驶资格上,陆地航母仅需C照即可驾驶,同时它也是全球唯一能装下飞行器的汽车,以及唯一能将两座飞行器装入汽车后备舱的飞行器。

陆地航母已于去年底开启预售,单台售价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新闻来源:ETtoday

 

 
 

 

反应

 

国际财经

在美国上市中概股危机未完 特朗普还隐藏两张王牌

彭博评论

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贸易对抗,将波及在美上市中概股,分析人士正在推演中国公司被迫从美国退市的可能性。

当被问及是否会让中国公司退市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在与北京的贸易谈判中,“一切选项都在桌面上”。

虽然目前尚无更多细节流出,但摩根大通、摩根史丹利、杰富瑞金融和瑞银集团的策略师与分析师纷纷发布报告,评估在美上市的200多家中资企业的退市风险,这些公司的总市值达1.1兆美元(约4.84兆令吉)。

拼多多、唯品会、好未来等公司可能首当其冲。这些企业是少数在美上市但尚未在香港挂牌的中资公司,由于无法将美股转换为港股,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更大。

摩根大通估算称,若这些公司被迫退市,可能会被剔除出全球指数,导致约110亿美元(约484亿令吉)的被动资金流出,其中仅拼多多就占到94亿美元。

跟踪在美上市中概股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迄今基本没有受到这种威胁的影响。该指数今年累计下跌0.5%,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下挫8%。金龙中国指数周二止步两连涨,小鹏汽车和京东对指数拖累最大。

摘牌阴影重现

退市对中概股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个陌生词。早在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当中美围绕中资企业审计问题争执不下时,这类公司就曾受到密切关注。

该问题在2022年得到解决,直到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热度又出现上升。这位总统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加强对流向中资企业的美国投资的审查。

特朗普政府手中有多项工具可用于推动中资企业退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可下令交易所将中国或香港企业摘牌,或直接取消这些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注册资格,使其无法在任何形式下进行交易——包括场外交易市场。

目前,滴滴和瑞幸咖啡虽已退出美股交易所,但仍在场外交易。

此外,SEC还可动用紧急权力要求交易暂停,但若该措施由白宫发起,将更具法律和政治分量。

另一种做法是要求SEC出台最终规则,禁止使用可变利益实体(VIE)结构。VIE是多数中港企业为在美国交易所上市而采用的商业架构,也是在特朗普行政命令中点名批评的对象。相比此前审计纠纷依据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上述这些措施执行起来速度可能更快。

随着贸易战升温,贝森特的表态再提醒人们,退市威胁依然是特朗普应对中美冲突策略的一部分。

杰富瑞分析师爱迪生李(译音)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美国手中有两张强有力的牌:中概股摘牌和禁止美资对华投资。对等关税不仅仅涉及贸易问题,更关乎美中之间的国力竞争,以及如何确保美国在这场竞争中取胜。”

估值风险

退市将引发流动性方面的担忧。杰富瑞指出,对于许多中资企业来说,美国存托凭证(ADR)的交易额,远高于在香港市场的交易额。摩根史丹利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和京东的ADR日均交易额,比它们港股的日均交易额高出约80%。

摩根史丹利策略师王劳拉(译音)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美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如果所有中概股ADR同时从美国交易所退市,整个中国股票市场都将面临估值下行风险;但从长期来看,香港市场应该能够弥补这一交易量缺口,尤其是对于市值较大的公司来说。

对冲基金Polar Capital的基金经理吴杰瑞(译音)表示,对大多数在美上市的中资企业而言,退市带来的风险相对较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投资者曾主要来自美国,但如今中国本土投资者已成为这些公司股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他表示,拼多多是一个例外,因为它尚未在香港上市。

“其实路径已经很清晰,对吧?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董事部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完成了相关布局。如果拼多多想做,我认为这个过程也相对简单。但在短期内,这确实会给股东带来一些波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