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达拉祖:维护成本高 槟植物园探讨征入园费
(槟城25日讯)槟州房屋及环境事务行政议员拿督斯里山达拉祖表示,槟城植物园相关部门和机构已探讨征收访客入园费用的可能性。
山达拉祖在州议会回答公正党植物园区州议员李文兴的书面提问时指出,槟城植物园面积广阔,树木珍贵,且维护成本高昂。
李文兴询问州政府是否考虑向访客收取最低入园费,以帮助覆盖这些成本。
山达拉祖在回复中提到,槟城植物园局今年获得了州政府的200万令吉拨款,用于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以及公共设施的升级和维修。
“比起实际需求,槟城植物园所获得的拨款是有限的。”
他进一步表示,相关部门已经讨论了收取门票的提案,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影响,还需要与各相关利益方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此外,为了设定合理的门票价格,山达拉祖表示,相关部门将参考国内其他植物园的收费模式。
同时,槟州基础设施及交通事务行政议员再里尔也在州议会回应了有关槟城轻快铁珍珠线的问题。
他指出,槟城轻快铁珍珠线计划设有21个高架站点,站点位置正在与大马捷运公司敲定阶段。
预计其中9个站点将设有“停车转乘”设施,提供约1100个停车位,具体地点包括峇东、登雅路、武吉占姆、双溪赖、理科大学路、牛汝莪、双溪槟榔、斯里槟榔站以及北海的槟城中环广场。
“详细资料得向交通部或大马捷运公司查询。”
再里尔还表示,轻快铁建设期间可能会导致交通拥堵,当局将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以缓解施工期间的交通压力。
视频推荐:
植物园的王莲巨叶/欧宗敏

【庇能风情】欧宗敏
近来槟城植物园的亚马逊王莲盛开消息与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许多民众纷纷前往一睹风华,拍照留念。
据知植物园入口处的亚马逊王莲栽种已经超过10年,只是过去栽种与管理方法缺失,效果不彰,直到近年当局做了适当调整,方有莲花绽放、巨叶浮现的盛况。
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节目《地球脉动·BBC Earth》,曾经播放亚马逊王莲的生长过程记录。亚马逊王莲的叶子从水底升至水面,其形状是小椭圆形长满小刺,有点像狼牙棒,它先在水面上向四周移动,为成长空间清除障碍。
当四周少了植物阻碍,类似狼牙棒的叶子才开始舒展开来,其生长速度相当快,每天扩张20厘米以上,圆形叶子的直径可以超过2米,换句话说,大约10天巨型叶子成型了。
一方水域霸主
亚马逊王莲巨型叶子背面有刺,以挤压及破坏周边水生植物如布袋莲等,而它们将持续生长,大量巨型叶子将涌现及布满水面,让其他植物无法足够接触阳光而枯萎,以成为一方水域霸主,也彰显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
众多民众前来植物园观赏与打卡亚马逊王莲,这是难得的反应。槟城植物园成立的目标,是发掘及种植珍奇的植物品种,作为研究、收藏、试验与观赏目的。
槟城植物园是大马最古老的植物园,超过百年历史。百年的植物学历史与英国殖民历史息息相关,大英帝国在其全世界殖民地上共有115座植物园。
逾百座大英帝国植物园并非各不相干,它们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交流网络,由植物学家、自然学家、园艺学家以及各种官方私人专业社团组织等人士,进行各种研究、试验、分类、标本、文献工作,发掘不知名的植物作鉴定、记录、描绘、命名与分类,尤其是当时他们对不熟悉的热带地区植物与地理形态,深感兴趣。
那个年代,也是探索与发现的年代。自然科学里的植物学与生物学是显学,他们的研究与试验,影响后世甚深。
奇花异草大开眼界
今次在伦敦的邱园(Kew Gardens)与维也纳的美泉宫花园(Palace & Gardens of Schonbrunn)里,分别有2座棕榈温室(Palm House),都具百年历史,庞大的钢铁与玻璃建筑,外型壮观磅礴(当时是前卫建筑)。
温室里创造了热带雨林相似的气候条件,以种植热带植物。
来自热带的我们难免对于2个温室建筑比较感兴趣,毕竟里面的植物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不过,对于温带地区的民众来说,里面尽是奇花异草,那是一个大开眼界的地方。
槟城植物园的亚马逊王莲让民众大开眼界,无形中呼应了植物园的价值与功能,也算是走出一个“适合做运动的花园”的狭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