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讲堂

妙用兵法“7计” 利益为先业绩翻15倍/顾及然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等“七计”,涵盖了企业、组织的施政与运作、领导与统御、天时与地利、法治与命令、军事与实力、技术与训练、奖励与惩罚等7个面向,为什么《孙子兵法》会在第一篇的《始计》篇开头就先提到这7件事呢?

孙子说完后,接着又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今次,就来这里为大家一一地解说。

“计利以听”讲“七计”

“计利以听”的“计”就是计算、分析、比较,但孙子讲的这个“计”不只是计算、分析、比较,而是针对上面“七计”来逐一计算、分析、比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之必胜”,这也是“将听吾计”的精髓,就是要你认真的去思考这“七计”。

“将听吾计”的“听”是听从的意思,但“计利以听”的“听”就不是这个意思了,后面这个“听”是听牌、准备就绪的意思,打过麻将的人就会特别理解这个“听”。

那为什么准备就绪之后要“乃为之势”呢?这得从整段文字来看,“计利以听”就是把7个方面的事务都梳理清楚,一一盘点与准备,等到准备好了,也就是万事俱足的“听牌了”,才可以开始对内、对外敲锣打鼓的“造势”。

“乃为之势”内外俱备

这个“势”非常重要,对内是鼓舞士气,让部属兵众都鼓足勇气,因为我们都准备的非常充分了,大家不用害怕,也不必惶恐,一切都胜利在望。

对外则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知难而退,因为看到这个声势十分浩大,如果与我方直接冲突,恐怕会死伤惨重、丢盔弃甲、割地赔款,最好还是乖乖就范。

这个“造势”的下一句更妙,“以佐其外”明白告诉我们在充足准备之外,一定要对外去虚张声势。

咦……打仗不是要迅雷不及掩耳吗?这样敲锣打鼓,不会太早暴露自己的行踪吗?

“利”是战争着眼点

这就是《孙子兵法》高明之处,任何战争都会带来伤亡与损失,即使是战胜的一方也会付出惊人的代价。

举例,美国在2021年8月自阿富汗撤军,过去这20年来,美国在这场战争上投入的经费高达6.5兆美元(约31兆令吉),相当于美国四分之一的GDP,花了这么庞大的资金与资源,最后还是狼狈的撤离战场,所以最好是不用经过战争就可以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最后这句“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就直接点明了“利”这件事才是战争的着眼点,也就是说,任何一场战争都必须先想清楚“利益”,不是为了意气之争,而是要有十足的利益,才能去计算是否值得去以一场战争来获得这个利益。

“权”衡利弊得失

“因利而制权”的“权”就是在权衡利弊得失,这里我们说一个小故事吧。

曾经有一位年轻人25岁当上董事长,哇,这么年轻就能当上董事长,超厉害的!

错,并非大家所想像的,这位年轻人是因为家里的公司负债累累,从父亲、母亲到兄弟姐妹都已经轮流当过董事长,并以个人名义向银行借过巨额资金来周转,每个人都信用破产了,最后只剩这位在台北工作的女儿没向银行借过钱,所以大家请她担任董事长来向银行借钱。

担任董事长那年刚好是亚洲金融风暴时期,她背负2000万台币(约300万令吉)的债务开始经营这家风雨飘摇的企业,说来也真的有本事,在她的苦心经营下,企业终于反亏为盈并在4年后还清所有债务,她也顺势将董事长职务卸下,重返台北去工作。

回到台北的她是从零开始,看来看去,只有当业务人员赚钱最快,也不用什么创业本钱,所以立即加入台湾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如鱼得水的她,在加入的第一年就开出业绩红盘,赚的是盆满钵满。

岂料,第二年(2008年)就遭逢全球金融海啸,业绩衰退65%,不仅仅是她,当时所有保险从业人员都很惨淡,甚至很多人都撑不下去就离开这个行业。

这时候,她注意到市场上有高达400万张这种没有人服务的孤儿保单,于是脑筋灵活的她就专门针对这些保单来进行服务,无论是哪一家寿险公司的保单,她都为客户提供细致的服务,反而在一片不景气中异军突起,业绩屡创新高,甚至忙到没日没夜、三餐无法定时,身体健康开始拉警报。

于是她不再单打独斗,向公司争取成立自己的营业处,建立自己的业务团队与客服团队,2年后就成为该公司销售业绩第二大的营业处。

黄明枫的兵法阵

好事多磨,当她正在朝向业绩第一名冲刺的时候,冠病疫情爆发了,整个寿险行业因为封城、防疫等措施限制下,业绩大幅衰退32%(比起金融海啸稍好),但最令人咋舌的是,她的营业处业绩不降反升的成长了15倍!天啊!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位年轻人就是连续10年入围台湾的MDRT、TOT (Top of Table) 会员的《南山人寿》保险女王黄明枫处长,她的故事与《孙子兵法》有什么关联啊?

从零开始到销冠

成交女王授胜经

上面的“将听吾计,用之必胜,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可以归纳为分析计算、准备就绪、造势士气、虚张声势、利害得失、权衡轻重等6个重点,我们回头一一来看黄明枫的奋斗历程。

开头的负债2000万台币(约300万令吉)和4年苦心经营,基本上就必须把握这6个重点,等债务还清后,黄明枫放弃家里的事业(交给爸妈与兄弟姐妹继续经营),回到台北从零开始打拼,这里就用到了分析计算和利害得失。

2008年的金融海啸400万张孤儿保单,更是分析计算和利害得失的灵活运用。

后来因为健康亮红灯,决定从孤军作战转为团队作战,成立自己的营运处,这里用到的是分析计算、利害得失、权衡轻重。

2法宝扭转乾坤

冠病疫情爆发带来的冲击,为什么业绩可以反向增长15倍?好,我来为大家仔细拆解说明。冠病疫情下,寿险业务人员遭遇的3大困境是:

1.客户避不见面

2.晨会、活动取消

3.业务拜会停摆

黄明枫使用了2大法宝:

·业务收入公式

所谓业务收入公式就是“收入=活动量X名单X成交率”。黄明枫统计发现“成交率”持续下降,如果要维持或提升业务人员的收入,就必须在“活动量”与“名单”上着手。

既然不能“面对面”拜会客户,干脆就全部转到“线上”来进行,尤其在疫情期间,医疗理赔的案件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用“线上”来服务不但不会让客户不舒服,反而更受欢迎。所以她推出线上晨会、快问快答、Line 分群、防疫资讯等四大服务模式。

在“名单”上,她要求所有业务人员必须每月请10位旧客户每人推荐3位朋友,然后去联系这30位潜在客户进行保单校正+理赔服务,并且重点放在投资、医疗、长照精准行销等商品解说上,更符合疫情期间的需求。

·粉丝经营术

粉丝经营术方面,她要求所有业务人员将手中的客户进行分级分类,包含15%铁粉、20%铜粉、65%菜粉、0%陌生人,并把重点放在铜粉客户进行精耕,使用的就是台湾最普遍的 Line 社群软件,把客户在 Line 分群管理,例如,Tag:关系+产品+姓名=M(同学)+CU(美元保单)+王大明=MCU王大明。

不得不说,黄明枫真的是把《孙子兵法》的“分析计算、准备就绪、造势士气、虚张声势、利害得失、权衡轻重”等这段文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反应

 

CEO讲堂

不让企业“白花钱” 精准计算才能打好仗/顾及然

《孙子兵法.作战篇》说:“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已。”这段文字是在说明用兵打仗所费不赀,到处都要花钱,而且不是小钱,所以孙子一向主当“慎战”,不要随便发动战争,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战争或是参战前,要先做好万全的准备,这里面又包含费用支出和专业能力两个面向。

我们先谈“费用支出”,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钱与粮”。

损益平衡才能继续

对企业而言,就是要先搞清楚“损益平衡”,当营收金额达到“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和时,就是损益平衡,这场仗才能继续维持下去。

要知道,企业的营运就是时时刻刻在接战状态,时时刻刻都在烧钱,如果不能有效获得想要的结果,钱就白烧了,烧久了也会油枯灯烬。

一般观念上,损益平衡就是“当月份可收到的现金+未到期应收帐款”要等于“当月份要支付金额+未到期的应付帐款”,但这里有一个比较吊诡的地方,“损益平衡”就能继续维持营运吗?

不一定!

举例,当月份可收到现金约50万令吉,未到期应收帐款约150万令吉,当月份必须支付的费用为100万令吉,未到期的应付款为100万令吉。

●当月份可收到现金约50万令吉+未到期应收帐款约150万令吉=200万令吉。

●当月份必须支付的费用为100万令吉+未到期的应付款为100万令吉=200万令吉。

两者的确达到“损益平衡”,但是,很明显的,现金短缺50万令吉,因为应收帐款的150万令吉还没到帐,还没有拿到这笔现金。

所以,真正能维持营运下去的关键在于“现金流收支平衡”。

弥补现金缺口

我们就以上面这个短缺50万令吉现金为例,假设每笔订单的金额为1000令吉,毛利400令吉,50万令吉现金缺口相当于:50万令吉除以400令吉=1250张订单(约125令吉元订单)。

必须要再多接1250张订单才能弥补50令吉元现金缺口。这时候,另一个问题来了,也就是应收/应付帐款天期,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有一笔预备好的50令吉元现金,在还没收到做生意的现金款项前,能够去满足那个现金缺口。

这就是“周转金”的概念。如果每月总支出100令吉元,固定成本50万令吉,每月至少要接100万令吉除以400令吉=2500张订单,才能满足现金支出需求。

如果应收帐款天期是60天,应付帐款天期是30天,表示付款的需求会比收款时间早三十天,至少需要先备100万令吉周转金。

以上是让大家对于费用支出有一些大概的理解与感觉。接下来我们继续谈“专业能力”。

这也是面对战争、竞争的关键要素,绝不能“随机应变、两手空空”。

专业能力3方面

何谓专业能力呢?包含3个层面:

●我有,你没有:这就是竞争优势。

●我会,你不会:这就是竞争力。

●我赚,你不赚:这就是商业模式。

这3者合起来就是“赢的策略”,专业能力就是具备这样的“概念”与“执行力”,其中,概念就是“know-how”,包含“预见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执行力则包含“对的人才、对的策略、对的营运模式”。

把“专业能力”和“费用支出”都准备好、算清楚,你就会清楚自己的“最强主力”、“次强主力”、“其它主力”。讲到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以哪一个主力来面对战场?

最强? 次强? 其它?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以“最强主力”来面对战场,但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作法。

因为,最强主力意味的你手中的王牌,一旦用出去就没有转圜余地,如果能顺利打赢战争当然最好,如果战事发展不如预期,那就麻烦了,因为手中已无其它王牌可用。

所以,最好的策略是以次强主力来面对主战场,最强主力来面对辅战场,其它主力来扰乱战场。

次强主力打先锋

《孙子兵法》特别指出:“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贫就是匮乏,因战争而匮乏;师就是用兵;远输就是远端战役,或是在不擅长的领域发动战争。

因为发动、参与了一场不善领域的战事,其结果就是劳民伤财,也就是“百姓贫”,这个“贫”就是资源匮乏、能力不足。

《孙子兵法》又说:“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竭。”由于发动、参与了一场不善领域的战事造成国困民穷,后勤补给不上,前线的部队只好砸重金来收购物资,这样又会进一步让百姓更加匮乏。

“近于师”就是急功近利、仓促行事的概念,要和“百姓竭”连在一起看,下一句就是“财竭则急于兵役”,因为没钱了,物资供应不上了,只好加速战争的脚步,希望速战速决。

那个“急”就是慌乱的意思。

审慎衡量手中资源

这一段文字就是《孙子兵法》再提醒用兵者,要审慎衡量手中的资源,做好充足的准备,才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所以,《孙子兵法》认为最好的作法、最上乘的用兵之道就是“智将务食于敌”,聪明的将领懂得如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战争发动到哪里,就在那里获取需要的资金与资源,不要完全倚靠后方的补给。

结论

如果以白话来讲,聪明的作战方式就是让别人为你效力,不需每场战争都亲临战场。

如果是职场来看,就好比工作会找人,没有价值的人才需要找工作。

同理,生意会找人,没有价值的人才需要找生意。

这一切全部都建立在“实力”这两个字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