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对市场融资一知半解 中小企筹资首选银行

(吉隆坡23日讯)64%的中小企业拥有筹集外部资金的经验,其中大部分倾向于从银行业获得资金(作为满足运营资金需求),较少选用市场融资(主要作为业务扩展)。

这是马来西亚资本市场研究所(ICMR)今日发布的“马来西亚中小企业的市场融资:问题、挑战与前景”调查报告,所得的结果。

该研究所主席丹斯里慕尼马吉表示,没有市场融资经验的受访者中,61%了解其可行性,39%则对此不知情。

他说,中小企业在市场融资所面对的主要障碍包括:必须经历复杂和冗长的程序、严格的要求、高昂的资金成本以及有限的覆盖范围。根据调查,这些挑战以巴生谷之外的城市地区最为明显。

慕尼马吉今天在该报告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ICMR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包括初创企业、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主要决策者调查,以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格局的全面概述。

不过,他说,也有85%受访者表示愿意会在更明确理解和信任的情况下,考虑市场融资。

“此类的意愿取决于对市场融资、信任、所有权控制以及退出策略的更好理解,不同企业规模之间有本身的考量。”

为求补贴停滞不前

慕尼马吉说,和传统银行的信息不同,中小企业不熟悉,也不了解从哪里获取市场融资。

“中小企业还面对着投资者、金融机构和提供补助和贷款机构数据上的欠缺所带来的重大挑战,信息的不对称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监测和评估成本。”

无论如何,他认为必须鼓励中小企业成长,以增强在国内经济和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小企业只为了利用补贴而停滞不前的趋势令人担忧,影响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潜力。”

“在马来西亚,我们在东盟地区拥有第三多的注册中小企业,约有97.4%的商业机构属于此类别。”

“2022年,中小企业为大马的GDP贡献了38.4%,比2015年的37%逐渐增加。这其中一定存在问题,应有互补。”

视频推荐 :

 

 
 

 

反应

 

要闻

聘用合约征印花税惹争议 中小企促展延至明年

(吉隆坡29日讯)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对政府立即执行聘用合约印花税措施表达关切,批评此举缺乏缓冲期与配套,恐加重仍处复苏阶段的中小企业负担。

公会总会长陈棋雄指出,全马逾120万家中小企业贡献国内生产总值近40%,聘用逾700万人,新政策规定雇主须为每份聘用合约缴付10令吉印花税,违者可罚款最高100令吉。

“这将造成额外合规成本,尤其对员工流动率高、聘请兼职或季节性员工的微型企业更具冲击。”

他强调,中小企业已面对电费、物流、外劳税、最低薪资等成本上升,兼顾电子发票、ESG、数码转型等政策要求,加上全球经济不明朗,资源日益吃紧,若仓促落实,可能迫使雇主转向非正式聘用形式。

陈棋雄批评,政策推行缺乏宣传、教育及宽限期,亦未考虑不同企业的承受能力,违背“昌明大马”理念,影响就业及营商便利。

他呼吁政府展开全国宣传与教育,协助企业掌握内陆税收局的电子盖章系统及即将在2026年实行的印花税自我评估制度(STSD),并考虑延迟政策至2026年、给予小型企业豁免、及制定更具弹性政策。

他建议初期采“教育优先”模式,先提升企业执行能力与认知,再逐步执法,同时促请商会、公会联合提交备忘录,争取更合理的执行机制与激励措施。

“中小企业不是拒绝进步,而是需要时间、资源与方向,不应在困境中被加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