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美国制裁 传中企将先进芯片封装外包大马

报道:苏欣恩
(吉隆坡18日讯)大马电子电气工业起步早,中美贸易战让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大马受惠,中国芯片设计公司选择在我国组装高端芯片,是一大好消息,因组装图形处理器(GPU)芯片的技术含量较高,获利也会高。
根据一家外电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越来越多中国半导体设计公司正利用马来西亚企业,组装部分高端芯片,以对冲美国扩大对中国芯片行业制裁的风险。
据3名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公司要求大马芯片封装公司协助组装GPU,并称,这些要求仅涉及组装,未包含芯片制造,不违反美国制裁目前的任何限制。其中两名消息人士表示,有些合约已经敲定,不过他们不愿透露相关公司的名字。

林福炎
林福炎:未雨绸缪
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福炎指出,中国公司将大马视为不错的选择,主要是未雨绸缪,而相较于区域的竞争对手如越南、泰国和印尼等国家,我国应该会获得更多中企的青睐,越南会是第二选择。
他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制裁仍倾向于高端,不可能什么都制裁,目前还不包括封装与测试,如所谓“打蛇打七寸”。
“大马在封装也有使用美国的技术,毕竟在国际半导体供应链中,作为龙头地位的美国的技术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我们没有违背美国的制裁。”
他认为,美国扩大对中国芯片行业制裁的几率比较低,但若一旦发生,就可能出现当年台湾半导体龙头台积电被禁止供货给华为的事件。
分散投资风险
林福炎说,中企要求大马公司组装GPU芯片,算是分散投资与风险,“至少如被制裁了,在海外仍可以做。”
他表示,在过去50年,我国已发展完善的工业生态系统,并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保持领先地位。
“中国公司会选择马来西亚,最大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我们拥有很好的人力资源与经验,设备已经很成熟。中国有些公司也有投资大马一些半导体公司,再加上现任政府对中国比较友善,大马在东南亚当中算是中文教育最好的国家,中国人来到这里也会感觉亲切和友善。”
他指出,“我们应该会拿到更多(组装芯片)或集中在大马,这是一个机会,因为封装在之前被认为是低技术含量的,也就是封装测试位于半导体生产制造的尾端一环。
“组装GPU芯片的技术含量较高,当一个产品技术含量较高,获利也会高。”
美加紧管制高阶AI
根据外电引述半导体业界消息报道指,美国政府为了限制中国取得可发展人工智能(AI)或为超级电脑和军事用途的高阶GPU,已对GPU的销售以及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加紧管制。
分析师表示,随著AI兴盛刺激了需求,加上制裁的影响,中国规模较小的半导体设计公司,正努力获取足够的先进封装服务。
两位知情人士也透露,尽管目前仍不受美国出口限制,但这领域可能会需要先进的技术,中企担心,总有一天这也会成为对中国出口限制的目标。
随著中企在境外实现芯片组装需求多元化,马来西亚作为半导体供应链的一大重要枢纽,被认为有能力赢得更多业务。

谢圣德
友尼森:中企业务增
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华天科技旗下的封测大厂友尼森(UNISEM,5005,主板科技股)和其他大马芯片封测公司已有不少来自中国客户的业务和询价明显增加。
友尼森主席谢圣德表示,由于贸易制裁和供应链问题,确实有许多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来到马来西亚,在中国以外建立额外的供应来源,以支持他们在国内外的业务。
多数客户来自美国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接受中企封装订单会引发美国不满时,谢圣德强调,该公司业务交易“完全合法和合规”,没时间担心“太多的可能性”。他指出,友尼森在大马的多数客户来自于美国。
知情人士提到,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将马来西亚视为不错的选择,因为两国关系良好,拥有经验丰富的劳工和先进的设备。
大马目前占全球半导体封装、包装和测试市场的13%,并计划到2030年增至15%。
目前已宣布在大马扩大投资的中国芯片公司,包括过去在华为旗下的超聚变,该公司9月宣布将和大马NationGate合作生产GPU服务器在内的各类设备。
此外,总部位于上海的赛昉科技在槟城成立设计中心;芯片封测公司通富微电子去年表示将扩建在马来西亚和超微(AMD)合资的工厂。
“取代中国,大马什么都可卖” MRCA:中小企应攻美国市场

刘明(右七)与嘉宾合照。左八起陈均扬及傅大伟。右三起冯璻玲、陈俊坡、王伟明及阿都阿兹。
(吉隆坡23日讯)大马零售连锁协会(MRCA)署理会长拿督刘明说,在中国和美国爆发关税战之际,大马中小企业应抓紧机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开发美国市场,因为美国是“世界的最后一方净土”。
“美国什么产品都没有生产,所以什么产品都能买。中国什么产品都生产,所以什么都卖。现在中国什么产品都不能卖(卖到美国),马来西亚可以取而代之,什么产品都能卖给美国。现在轮到马来西亚人什么产品都卖。”
他说,美国向中国实施高关税,基本上等同于宣示停止和中国做生意,大马中小企业应在此时刻,填补美国贸易的真空。
刘明今日在“中美关税战 ? 背后的商机”研讨会上指出,大马的商机在3个方面,第一是商业对商业(B2B)、第二是商业对消费者(B2C),第三是加工或制造业将会迎来新的春天。
他说,大马中小企业可抓紧商业对消费者方面的商机,即以小包裹的方式,出口到美国。
目前,美国对中国800美元以下包裹也征税,但没有对来自大马的同类包裹征税。
“美国对中国800美元以下包裹征税,基本上是禁止中国的电商卖到美国。大马的中小企业在此时要抓住机会,进军这个领域。”
他指出,截至目前,没有我国电商把物品卖到美国的数据。

刘明
根据大马对外贸易发展局(Matrade)与亚马逊(Amazon.com)去年4月启动的合作计划,预计大马的跨境电商出口,将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到了2027年将达到约362亿令吉(约合86亿美元)的规模。
刘明列举大马对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以便中小企业可以参考,从中选择适合的产品。
“电气与电子产品是马来西亚对美出口的最大类别,占比均60%。另外,外企在大马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再卖到美国的有机械与设备、光学、医疗与科学仪器。
“大马还有出口橡胶制品、家具与木制品,其中马来西亚的家具产业集中在柔佛州的麻坡,约60%的家具出口面向美国。
“其它还有棕油及其衍生产品,其中2023年对美棕油出口总量约为11万7523吨。石油与石油产品、金属制品(涵盖铁、钢和铝制品)、塑料与化学品(包括塑料制品、有机化学品和其他化学产品),以及航空航天产品(包括飞机和航天器)。”
“中美关税战 ? 背后的商机”研讨会是由马来西亚电子商务总商会(ECAM)、马来西亚零售连锁协会(MRCA) 和老板加油站(Boss Station) 联合举办,深度剖析中美贸易战背后千载难逢的商机,与其在国内被“卷死”,不如进军美国,一个没有中国廉价商品的唯一净土。
出席者包括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工业及贸易支持部主任阿都阿兹、大马数字经济发展机构商业数字化高级经理冯璻玲,以及筹委会主席陈均扬。

傅大伟
美国市场还是不可替代
马来西亚电子商务总商会总会长傅大伟指出,10年前,大马已没有办法和中国在争夺市场时打价格战,现在有了美国施加的关税后,大马才可以和中国竞争美国的市场。
“美国零售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在2023年达23.9%,在2024年达23.7%,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取代美国,因此,大马中小企业须开发美国市场。”
傅大伟也是Powerseller创办人。他说,在关税战格局下,大马比中国占有优势,第一是豁免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关税,第二是大马是东盟电商物流枢纽。
他说,因为物流的效率,以及大马人的语言优势,大马也被中国使用作为中转站。
大马中小企业可让中国人来马,教导大马人营运电商,整合全球资源,提高效率。

王伟明
进军美国助中小企存活
“在中美关税战期间,要如何协助大马中小企业存活,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通过电商开发美国市场。”
JOM出口学院创办人王伟明同样认为,目前是大马商人取代中国卖家,进军美国市场的好时机。
他鼓励更多大马人参与跨境电商,开始开发美国市场。
他指出,中国电商积极开发大马市场,淘宝还会在6月推出马来文的界面,届时,内卷会更加严重。
“现在中国不能卖去美国,大马企业必须要赢得美国市场,填补市场留下的真空。”

陈俊坡
15年后95%消费者网购
跨境电商实战卖家兼电商增长顾问陈俊坡说,预测在2040年后,95%的消费者都会进行网购。
“57%网购用户都是向海外商家购买货物。购物者对商家物品的评论,会直接影响其他购物者的决定。”
他说,74%的购物者会在购物前,通过社交网络进行调查与參考。
“2024年,全球零售电商销售额达到6.27兆美元(约26兆令吉)。这一数字突显了在线销售对全球经济的重大且日益增长的影响。”
他说,2006年,通过电商平台eBay成功售出最高价的货物就是一艘私人游艇,值1亿6000万美元(约6亿7800万令吉) 。所以,电商是大马企业务必参与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