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早期干预很重要
乳癌于马来西亚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其潜在风险往往被低估,甚至是定期筛查的紧迫性缺乏应有的重视。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每19名马来西亚人中就有1人罹患乳癌。乳癌醒觉意识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现实情况是,许多新诊断出乳癌的女性已经处于晚期。
双威城双威医疗中心临床肿瘤专科顾问赖仪冰医生(Dr Christina Lai Nye Bing)表示,与其他癌症一样,乳癌也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一些因素,如遗传、家族史、荷尔蒙因素、生活方式、年龄、月经周期以及更年期,亦会增加患病风险。然而,男性也可能罹患乳癌,其中大约占乳癌病例中的百分之一。

赖仪冰:早期检测是改善乳癌治疗结果的基石!
40岁每年检查
早期检测是改善乳癌治疗结果的基石。定期进行健康筛查,包括乳房造影扫描 (Mammograms)、临床乳房检查以及自我检测,将有助于在最早期、最容易治疗的阶段发现癌症。相较于局部晚期(第3期)或转移性(第4期)乳癌,早期乳癌患者的存活率明显要高许多。
“医生通常会建议40岁或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房造影扫描,因这检查可帮助检测到乳癌前期的乳房钙化,这在X光图像上呈现为白色斑点,表明导管原位癌(DCIS),也称为第0期乳癌。尽管DCIS通常是良性的,但它却占了所有新诊断乳癌中的20%。”
乳癌筛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健康检查。目前,3D乳房造影扫描等诊断技术提高了早期发现率,但最关键的一步是从在家中定期自我检查乳房开始,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她同时鼓励每个人,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皆需从20岁开始每月进行一次自我检测以及早发现任何异常。

乳癌与骨骼/李润强

为什么一项关于乳癌的论坛,骨骼健康这一个问题也是参与者需要了解的呢?
首次被邀参加由“粉红丝带健康基金会”与“马来西亚粉红曙光乳癌成长协会”联办的《女性健康论坛》。除了我所主讲的话题“骨骼健康”之外,也有很多其他讲师,与参与者讨论各项有关乳癌的话题。
为参与者详细解说
讲师们也和参与者分享多项的真实病例,好让大家对乳癌有更加深一层的认识。从乳癌的分类、症状、检验与治疗各个角度,用简单又容易懂的方法,为参与者详细的解说。
参与者多数是女性。从年轻至年长的,都是对乳癌这一项临床疾病,有着非常大的担忧和恐惧。这也是与乳癌患者年轻化有关。它不再是五六十岁年龄层的癌症,许多患上乳癌的患者都是三四十岁的族群。
抗癌药物影响骨骼
然而,为什么一项关于乳癌的论坛,骨骼健康这一个问题也是参与者需要了解的呢?
其实,临床上了解各类癌症的基本认识与醒觉的确很重要。可是在治疗癌症期间,医生所使用的各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放射性治疗,都会影响骨骼的新陈代谢。
建骨细胞主要的功能乃是在我们的体内建造新骨。相反的,破骨细胞则是用以去除旧骨。我们的骨骼内有几百万个骨骼新陈代谢的单位,去除旧骨,好让建骨细胞能够在这一些单位铺上新的骨骼。
癌症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或者是放射性治疗,都会大大减少建骨细胞的功能,同时也会增加破骨细胞对骨骼破坏的程度,这就会加剧骨质流失与减少建骨。因此,就会造成骨骼新陈代谢的负平衡而带来骨质疏松症的问题。

癌症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或者是反放射性治疗,都会大大减少建骨细胞的功能,同时也会增加破骨细胞对骨骼破坏的程度,这就会加剧骨质流失与减少建骨。
扩散造成骨质流失
女性的更年期,也会因为年老雌性荷尔蒙减低而提高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再加上癌症本身,其治疗过程所带来的骨质流失,就会大大提高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癌细胞本身也可能从某原发性的器官,扩散至骨骼,特别是脊椎骨以及上下肢的骨干。扩散的癌细胞会造成大量的骨质流失,破坏皮质骨或棉质骨内部的微型构造,从而造成“病理性骨折”。
扩散至骨骼的癌细胞,可能会带来严重的骨部疼痛,提高血钙指数等等的问题。当癌症病人感觉骨部位疼痛,特别是在休息状态下,或者在晚间特别疼痛、甚至严重影响睡眠等症状,都是非常重要的警讯。
X光检验,再加上核磁共振检验,就能够诊断出骨干可能会呈现病理性骨折的变化。
有些患者甚至需要在骨干还未折断之前,进行定位手术;有的患者的骨干已经是骨折了,复位与定位手术就会在所难免了。
扩散至脊椎部位的癌细胞,除了带来严重的疼痛,也可能会按压到神经中枢,而造成上下肢半瘫痪或全瘫痪状态,也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的问题。
这种种的问题就与我们骨骼健康有着直接关系了。
骨质密度重要
癌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是放射性治疗期间,肿瘤科专科医生也会同时检查患者的骨质密度,从而决定什么时候应该以不同种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为你治疗或者预防骨质疏松症。这一些的药物治疗可能需要更高的份量或者是更加频密的疗程。
其实,骨质疏松症的病例远超过乳癌病例与子宫颈癌病例的总和。然而,我们都会忽视了骨骼健康,对骨质疏松症的醒觉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