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需求放缓·大宗商品价跌 我国6月外贸双位数挫跌
报道:李玟江
(吉隆坡20日讯)随着全球需求放缓,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我国6月份的进口、出口和贸易总额,都惊现双位数下跌的窘境。
其中,贸易总额按年萎缩16.3%,至2221亿4000万令吉。
出口则按年萎缩14.1%,至1239亿8000万令吉。
至于进口方面,则按年下跌18.9%,至981亿6000万令吉。
值得注意的是,大马的贸易表现,与区域市场相似,特别是中国、新加坡、印尼、台湾和韩国等,因为这些市场在今年6月的贸易额,同样出现萎缩。
根据投贸部今天的文告,尽管整体表现下降,不过出口的数据仍是可观的,因为电子和电气产品、钢铁产品、金属矿石、运输设备及加工食品等,仍有不错的需求推动出口。
同时,我国6月份的贸易盈余则扩大11.3%,至258亿1000万令吉,而这也是自2020年5月起,连续第38个月出现增长。
另外,比较今年5月份的数据,出口和贸易顺差扩大3.7%和64.4%;贸易额和进口则分别下降0.5%和5.4%。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在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就指出,大马的整体贸易走势,其实都离不开周遭的经济体系。
“美国的经济还没严重到垮了,不过,整体情况还是有所放缓的。”
“这些主要经济体系,对外围的需求有所下降,所以也会大大冲击商品的进出口。”
商品价跌拉低贸易额
张永隆指出,由于去年6月的油价处在每桶100美元,而今年6月的油价则跌至每桶70美元左右,所以才会看到贸易额受到影响。
“当然,这也同样出现在棕油商品上,因为比起去年,棕油价格也大幅下跌。”
“展望下半年,即使出口额下降,但从百分比来看,降幅会有所减少,因为石油和棕油价格均在2022年6月见顶,也就是说从2022年7月开始,原油和棕油价格已经走低。”
另外,尽管令吉贬值理论上来说,将有助于推高出口,不过张永隆表示,其实能马上体现的助力不大,因为很多出口商都提早签订好合约内容,因此,利好消息需耗上一段时间才能浮现。
“很多商家其实很早就签订好协议,所以,不是说令吉贬值出口商就能赚取利差,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果。”
须拟定中长期策略
张永隆表示,大马作为主要出口贸易国,依旧逃不过大国经济体系的影响。
“除了美国外,中国的经济表现也影响着商品供需。”
“如今,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的经济数据有些差强人意,而美国官员一直挂在嘴边的,指美国不会衰退,不过,事实是经济情况仍然有走弱的迹象。”
“显而易见的是,大马需要拟定好中长期策略,在提高生产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这样就能在提高进出口的同时,也能为大马提高经济效益。”
按年来看,2023年上半年我国与中国的贸易下降6.8%至2158亿3000万令吉。
由于钢铁产品、电子电气产品、 石油、以及棕油为基础的农产品出口减少,出口额首半年按年下降8.8%至920亿8000万令吉。
尽管如此,金属矿石和金属废料、纸张和纸浆产品以及液化天然气的出口依然强劲。
另外,来自中国的进口首半年按年萎缩5.2%,至1237亿4000万令吉。
与美国贸易方面,今年首半年按年微跌5.1%至1183亿6000万令吉。
由于木制品和橡胶出货量减少,出口减弱2.2%至775亿6000万令吉。
然而,得益于电子电气产品出口强劲,成功缓解萎缩扩大。
另外,来自美国的进口下降10.2%至407亿9000万令吉。
对美出口·对中进口 越南4月外贸创新高

(河內8日讯)越南4月从中国进口额及对美国出口额皆冲上冠病疫情后高点,反映出本已遭美方批评的贸易趋势加速。
据越南统计局的资料,今年前4个月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同比扩大近25%,目前已位居全球最高之列。美国数据也显示,光是3月对越南贸易逆差超过135亿美元(约576亿令吉),创下史上单月新高。
同时,中国出口至越南的货物也持续增加。根据海关资料,4月越南自中国进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1%,超过150亿美元(约640亿令吉),也创下疫情后单月新高。
据外媒报道称,数名产业界高层指出,越南制造商因面临特朗普政府可能调高关税,而纷纷预先增加对美国出口。
据报道,越南对美国出口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进口量所推高。越南自中国进口的货物通常是零部件或工业原材料,在4月同比增长近31%,同期越南工业产出同比仅增长8.9%。
华盛顿盼降低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同时打击中国货物透过越南卖到美国。河内已为此向特朗普政府提议数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