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基数效应看似强劲 2月外贸按月萎缩敲警钟

报道:林志斌
(吉隆坡20日讯)在低基数效应下,我国2月份出口录得看似强劲的9.8%年增长;然而随着按月表现正在走软,经济学家预计我国贸易表现很快就会陷入萎缩。
根据国际贸工部发布的2月份贸易表现数据显示,我国上个月的出口按年增长9.8%,至1122.8亿令吉;入口更是扩张12.4%,至927.1亿令吉。
这让我国2月份贸易总额达到2049.9亿令吉,增长11.0%;并录得195.6亿令吉贸易顺差。
然而,强劲的增长数据主要还是拜去年农历新年假期落在2月份所赐;实际上若和今年1月份相比,我国的出入口已分别萎缩0.3%和1.9%,同时,贸易总额则是按月减少了1.1%。
未达预期
因此,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认为,2月份的贸易表现未达预期。
“出口增长预期是10.5%,现在只有单位数增长的话,下个月份的贸易表现很可能就要陷入萎缩了。”
他强调,全球经贸环境明显转差,尤其是电子与电气产品需求正在快速下降;而美国正出现的银行倒闭潮,更凸显了危机,我国很难避免此次冲击。
“和业界人士的交流中了解到,大家对今年的出口表现都并不乐观。”
无论如何,李兴裕还是对我国在今年首2个月仍能录得贸易增长感到欣慰。
“其他很多东盟邻国,已经陷入两个月的负增长;我们还是能保持成长,是比较正面的结果。”
今年首2个月,我国的贸易总额达到4121.7亿令吉,较去年同期增加6.1%。
其中出口增长5.4%,至2249.3亿令吉,入口也成长7.0%,至1872.4亿令吉。
另外,李兴裕也保持对我国今年可以取得低于2%出口增长的预测。
东盟贸易贡献增长
2月份的贸易数据显示,东盟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占据了我国外贸总额的27.4%。
我国对邻国的出口表现,也继续保持强劲,按年增长14.8%,至336.9亿令吉,连续19个月录得双位数增长。
2月份对美国出口也有优异表现,在电子与电气产品强劲出口带动下,对美出口增长18.7%,至123.3亿令吉。
对华出口陷萎缩
然而,与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的外贸表现就欠缺理想,由于钢铁、石油和化工产品出口走软,我国对华出口按年萎缩6%,至143.6亿令吉。
李兴裕就解释道,虽然中国已经重新开放,但这主要体现在旅游业上,对贸易的刺激相信仅是温和的。
入口方面,我国2月份中间品入口增长3.3%、消费品入口增长1.2%,但是资本品入口萎缩了0.3%。
囤货潮激励4月大增16% 大马出口势头恐难以为继
报道:凌侨森
(吉隆坡20日讯)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公布,大马4月份贸易数据亮眼,出口同比大增16%,但经济学家警告,此趋势属短暂反弹,因为买家趁关税恶化前提早囤货,因此,我国长远的出口前景依旧面临阻力。
根据文告,大马4月出口表现强劲,同比录得16.4%增长,至1335.6亿令吉,当月出口增长主要由制造产品所支撑,尤其是电子及电气(E&E)产品,提升了将近160亿令吉。
此外,同等重要的领域还包括农产品,特别是棕油和棕油相关产品,是支撑出口整体扩张的领域。
另一边厢,大马4月进口录得1283.7亿令吉,同比增长20%,让我国继续获得贸易顺差,从2020年5月开始至今,已是第60个月连续录得贸易顺差。
大马4月贸易总额则为2619.4亿令吉,同比扬升18.2%,是自2022年8月以来最高的单月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大马从去年1月开始,连续第16个月持续正面的增长。
出口美国大增46%
在主要出口市场方面,大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显著走强,尤其是对东盟、中国、美国、欧盟和台湾等,均创下新高出口纪录,这还得益于E&E产品的出货量提升。
此外,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占最高份额,是总数的30.5%,录得406.8亿令吉出口额,同比增18.3%。
“至于美国的出口增幅则最显著,达到45.6%,至192.2亿令吉,占总额的14.4%。”
在今年首四个月,大马对外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创下新高。
贸易总值同比扩大7.2%,至9776.1亿令吉;其中,出口同比涨7.3%,至5119.2亿令吉,进口则同比涨7%,至4656.9亿令吉。
期间,贸易顺差也同比增长10.4%,至462.3亿令吉。

李兴裕
长期出口存隐忧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回应《南洋商报》询问时表示,我国目前的外贸数据亮丽,主要受惠于出口商提前出货,以及买家加紧囤货所致。
李兴裕披露,在中美关税战暂停期间,区域的出货量普遍激增,反映了出口商与买家正把握机会之窗,加速完成出入货交易。
“尽管这波出口增长属于短期现象,但预料其动能可延续至5月份。”
李兴裕也提醒,随着中美休战期限临近,市场情绪或将转趋谨慎,恐压抑后续需求,进而冲击出口表现。
“大马接下来的出口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关税谈判的进展,加上全球主要经济体前景持续疲软,预计大马长期的出口前景仍有阻力。”

夏伟文
市场步入调整期
另外,拉曼大学会计与管理学院经济系高级讲师夏伟文接受电访时同样认同,现今的外贸数据向好,起因于市场抢先囤货所推动,带动短期出口增长。
他解释:“目前的趋势恐难持续太久,拐点或落在中美关税休战期限结束之后,预计届时市场会进入一段必要的调整期,我国出口表现可能随之放缓。”
“当前,中国面临产能过剩,美国则呈现消费过热的现象,因此在接下来的调整期,市场将逐步对此作出修正。”
夏伟文补充,中美两国未来的谈判,虽不至于再度陷入剑拔弩张的局面,但也难有重大突破,商业环境将维持常态,不太可能再现需求大增的局面。
换句话说,在前期需求已被提前释放,大马接下来的出口增长动力或逐步减弱。
“作为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大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将受到牵连,惟放缓趋势预计不会立即显现,而是在2026年逐步浮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