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得多”不如“赚得多”/南洋社论
早前有一则报道:韩国24岁年轻女子靠“省钱攒到一幢房子”。
她的独门省钱法,就是节省,精打细算,每天步行两小时上班,自己煮食,用积分兑换生活所需,她幸运抽中“单亲家庭特殊公寓认购权”,并将积蓄用于房首付。
最近日本综艺节目《幸福!贫穷女孩》访问“日本最节省女孩”,她18岁时将大部分薪酬存下来,三餐只用7令吉,从不买新衣、不买碗,直接用锅吃饭,努力省吃俭用15年,33岁时已买下3栋房。
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一名本地职场新鲜人就帖文说,为了省吃俭用,一支牙膏要用2年,10年积存下来还付不起购房头期。
经济低迷与通胀困境下,多数人都为钱所困,原本正常生活是“该买就买”,现在却变成“能省则省”,还要听取当官的部长大肆宣导的“省钱诀窍”。
这就是寒碜生活的众生相,吃饭嫌贵,会被酸,喜宴红包不够体面,会被呛;紧迫的人情世界,没有还敢挺胸腆肚地招摇过市。
面对愈难承受的生活压力和支离破碎的现实,想追求稳定的愿望却难实现,于是抱怨、情绪焦躁的心理疾病案例飙升。
要想摆脱疲弱无望生活,我们都被告诫要尽量省,问题是,一味俭省,省惯就会变成没有上进心和动力,经济愈变乏力,还会退化变成守财奴。
其实我们要学懂“加法”,要懂开源,努力多赚,这样才能从“省得多”变成“攒得多”,只有赚钱比花钱快些和多些,才会变成“活得好”些。
提高工作能力
要赚得多,就要工作勤奋,要提高工作能力,拿出赚钱的本事来,提醒老板你“物有所值”,你不仅有余力,还超值。
面对艰难和困境时,一定要努力,要不断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因为只有充实自己,投资自己的脑力,才会让你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特别是疫情及世局动荡双重压力下,面对种种挑战和生活焦虑的年轻人,不能只坐着、躺着、睡着,一定要不断完善装备,练就技能,学好战术,只有专注和努力才是命运的破壁机。
生活的起起落落会让你明白, 你不会一直过得很好,也不会一直过得很糟。人生没有什么已知的或预知的,艰难的路也只是艰难而已,大胆地大步迈开,就会有不一样的美景。
视频推荐:
商机外交 中东加冕/南洋社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地阿拉伯,展开其中东之行。他视沙地为自己的“幸运之地”。8年前,特朗普同样选择沙地作为他任职总统后的首个重要访问国家。
如今与中国关税协议尘埃落定,特朗普心情大好,因此这次访问,尽管难以在中东争端上达致具意义的协议,唯有商业交易预料将锦上添花,为美国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果然,白宫宣布,特朗普与沙地阿拉伯王储签署一项经济协议,沙地将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约2.59兆令吉),其中包括号称史上最大的国防军售协议,价值1420亿美元(约6138亿令吉)。
沙地实际行动挺美
获得如此巨额投资,特朗普显然笑不拢嘴,频频称赞沙地王储,公开表示“没有人”能像他一样不可思议。
美国市场也欢迎沙地的投资,并指出该协议将为美国制造多达2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有望深化双方在军防、能源及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沙地阿拉伯再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对美国的支持,而非空谈。
特朗普随后将拜访卡塔尔与阿联酋,此次中东之行,预料将成为他又一场“自我加冕”之旅。
不过话说回来,中东局势依旧胶着。特朗普继续炮轰伊朗是中东“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并强调美国绝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
伊朗也不甘示弱,反讥美国对以色列的犯罪行为视若无睹。预料特朗普在完成主要访问目标后,不会节外生枝,双方对峙仍将维持“点到为止”的态势。
东盟“集体谈判”不被看好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建议东盟国家联合与美国集体协商关税议题,引起不同反应。由于美国对东盟各国征收关税税率不一,专家普遍认为“集体谈判”并不可行。
安华希望以东盟代表身分与美磋商,被指更像是“炫耀身分”而非务实解决问题。美国则倾向与东盟国家个别展开双边谈判。
此外,安华挺巴勒斯坦立场也可能引来盟国顾忌,担心此举惹怒特朗普,影响外交关系。
因此,不乏评论家呼吁首相应专注治理国家,避免拖累东盟国家。
特朗普此行凸显其“商人本色”,与其硬碰,不如思考如何在互惠互利中取得平衡。
东盟多国貌合神离,表面和谐,实则分歧众多。要齐步并进,恐怕难免多头马车、步伐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