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从哪里来?/阿天

【阿天讲古】阿天
一星期有7天这一个历法,最早是从古巴比伦开始的,后来经由犹太人传入埃及,埃及再传入希腊及罗马,从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的传播到欧洲各国。
在公元7世纪中国(唐朝)因为与西方(西域)交流,此历法传入中土而获得发展,以后再传到朝鲜半岛与日本。 在远东地区,包括日本与朝鲜,“星期”在传统上被称为“曜日”。

20世纪初,脆弱的中国为了振兴国力,大力的推动洋务运动,其中一项就是进行文化的革新。1905年,由云南出身的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制定了以“星期”代替旧式“曜日” 。 到了民国以后星期被广泛使用,一直沿用到今天。
星期的“星”字便是指这日月火水木金土,7颗星体。 以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来代替日月火水木金土,这对当时的中国有很大好处,因为当时候中国还有很多文盲,以数字来称呼可以更快的上手。
日本保留曜日旧称
虽然中国已经改用星期,但是日本依然保留曜日的旧称。这一点了解日本文化的朋友一定有所认知。
七曜日以7个星体来命名 ,因为它是从西方传入的,所以可以与英文的名称来做对应。英文属于日耳曼语系,使用了很多日耳曼神话人物來命名:

“星期”在旧社会称为“礼拜”,在马新地区华人的方言中,常常把“礼拜”简化为“拜”,譬如拜一、拜二、拜三 是指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
“星期”被称为“礼拜”,是因为受到基督教文明“礼拜天到教堂做礼拜”的影响。 在民国初年推动星期运动的时候,为了方便广大的中国人使用,把礼拜天来称呼星期日,礼拜天之后依序一二三都冠以礼拜之名 ; 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就这样顺应而生。 所谓约定俗成,日子久了也把“星期”叫成“礼拜”。
一个星期有7天,哪一天才是第一天呢? 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在美国、加拿大、中国及日本等,他们把星期日当着是一星期的第一天,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及东南亚国家都把星期一当着是第一天。根据国际标准日期和时间——ISO 8601的定义:星期一才是第一天。
在回教国家,休息日或周末落在星期五和星期六。星期日是一星期的第一天,这一天社会全面恢复运作,无怪乎马来西亚的某些州属在星期日要上学与上班。
大耳窿、 放飞机从哪里来的?/阿天
【阿天讲古】阿天
马来西亚华语的词汇多元化,日常用词中常rojak(混杂)了英文、马来文及其他方言。高利贷者叫大耳窿(或阿窿),爽约叫放飞机,据说这两者都由香港传入。
●大耳窿
话说香港开埠初期,华洋杂居,其中有不少的印度人,而放贵利者多为“白头摩罗”(头缠白布的印度人)。 白头摩罗穿耳洞戴大号耳环,日久有功,地心吸力把耳窿撑大,让人联想贵利如同无底洞,而创出“大耳窿”的称号。
大耳窿的由来另有一说,即白头摩罗把银元置入耳窿内作为记号,方便街坊辨认,招揽业务。此法无须花钱广告,可到处行走作买卖,实为高明行销手段。
白头摩罗在港被称巴斯人(Parsee或Parsi),虽来自印度,但其祖先却源自波斯,他们信奉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中国称为祆教,即《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 祆教崇尚光明,信徒有火前祷告的习惯又被称为拜火教,因信众头缠白布,也称白头教。
巴斯人善经营,19世纪至20世纪初,他们在中国的上海及广州曾设多处洋行,经办进出口贸易,对政商界影响巨大。
小时候看过香港马荣成绘画的《中华英雄》,故事里的钱无义的原型可能是巴斯人,他出场时的形象就是一个打耳洞戴耳环的男人,另外他姓钱名无义,也展现商人的本性。
●放飞机
话说旧日香港,飞机是罕见之物。 有一天,听说有飞机要起飞。 那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飞机看!全港万众期待:有人要放飞机,快来看啊!
好不容易盼到那一天, 结果因为打风(港语刮大风), 不能开飞机, 众人失望而归。 第二日, 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众人以为可以看到飞机起了,那知飞机师突然生病,要推到第三日。到了第三日,飞机的引擎出问题了,短期内无法修复。 何时再起飞呢?遥遥无期也!所以那时候的人就用“放飞机”来形容许下承诺,却无法兑现的行为。
无独有偶,放飞机在台湾叫“放鸽子”。 原来古时候人们通信都是用鸽子来通信的,有一次两个人约定,到时候给我来信。 但其中一人,只给放来鸽子没有信函。 另一人就说,你怎么只放了鸽子,却没有写信给我呢? 于是把不履行诺言,戏称为放鸽子。
曾有台湾朋友解嘲说,大马人比较夸张,把放鸽子说成放飞机那是放大数百倍的张力。这是地域文化衍生出的差别,同样身为炎黄子孙,大马华人的言语表达无疑更多元化更生动有趣!

《中华英雄》钱无义是典型大耳窿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