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养老金,买黄金?/黄詝瀚

9个月前,我在这个专栏写了一篇题目为“养老金,换希望”的文章。那篇文章也是我开始在《南洋商报》投稿至今,最受关注的。

还记得,当时许多网民转载和留言,虽然一向来都不太关注留言版里头的评论,但由于反馈比较激烈,我也无法不去了解状况。最终的结论是,公积金涉及普罗大众利益,自然而然大家都会有意见。

网民的留言中,最让我感触的是,有几位年轻读者说“老子的钱,还需笔者多管闲事。如果要提完公积金里所有的钱,谁也管不着。”

其实,写和公积金、存款或投资相关的文章,主要是希望给予读者们一些个人的理财观念,并非是想涉及读者们如何用钱。大家的血汗钱,肯定是自己说了算。所以,我在此注明,这篇文章的用意不在干涉大家如何消费养老金,而是给予没有想法或者不熟悉理财观念的读者们,一个灼见,希望通过历史的数据,提供一个客观的方向。

近期国内掀起“买金潮”,不少民众从公积金局提领1万令吉后,将钱用来购买金条金饰,媒体报道全国各地的金铺成交额比平日高出40%。这周,国际金价徘徊于1880点左右。今年迄今为止,黄金价格上涨了4.9% ,过去1年里则上涨了7.9%。俄乌战争爆发之际,曾一度冲破2000点。那么,黄金真的是那么好的投资资产吗?

公积金回酬高过黄金

如果看过去50年的数据,金价的确稳定上涨,年复率 (CAGR)7.73%。相对美国的S&P500指数(最具象征整体股市表现的指数),年复率是7.62%。这么看来,黄金确实能够保值。可是,如果我们直接与公积金自1965年成立以来的表现比较,公积金股息的年复率是11.2%,超出黄金价格上涨足足4个百分比。而且,不只是公积金,如果对比用劳力士潜航者型腕表的价格,年复率是8.7%,乐高的限量版玩具价格年复率则高达11%。

另外,大家在投资黄金之前,必须清楚明白这个资产的性质。黄金属于大宗商品,也是贵金属类,它被视为安全避险的资产。经济泡沫、货币政策改变、地缘政治等因素都会影响黄金价格的走势。当投资环境情绪佳,市场风险低,黄金价格会回调。专业基金经理如我的公司一样,一般都把黄金放为投资组合分配的其中一个成分而已,绝对不会是单一的投资。投资黄金的考量实际上不在回报率,因为它的主要功用在于避险而非高回报。

无可否认,黄金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供应和需求原理下,长期还是会上涨的。但是,我认为,投资者要了解,黄金如果被视为投资资产,一定是非常长线的投资,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太可能短期内有丰厚的回报。除非大灾难发生、第三世界大战或金融体系崩溃,那就不一样。照现今的宏观经济走势,美联储升息的方向明确、俄乌战争或疫情缓和,那么金价下跌空间还是存在的。我一般上都建议投资者不妨把黄金纳入投资组合,但不超过5%的额度。

同时,投资黄金期货或纸黄金,与实体黄金如金条、金币还是首饰不太一样。纸黄金反映的是黄金的价格,但仅限于纸上资产的形式。如果您查如美国COMEX 黄金期货市场,会发现到交易量巨大,与实际可用的实体黄金数量相比不一致,这是因为纸黄金其实是由非常少的实体黄金对称。

最后,借此机会表示,是否用公积金的钱来买黄金,我个人是不认同的。其实,任何投资应该用多余的闲钱,而非养老金或存款,因为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即便是黄金这种避险资产。这个是理财101。

相对公积金的存款,1965年的法令,条款27提供法律保障,会员的每年股息率不能低于2.5%。这个是国家对人民养老金,提供最大也是最安全的保障。

 

 
 

 

反应

 

国际

警方包围受骗老人 保住24万老本

(北京23日讯)中国辽宁省丹东市一名老妇日前险些坠入投资骗局,欲将其全部养老积蓄——逾40万元人民币(约24万令吉)转账给陌生人。所幸家属及时报警,警方和银行人员合力“上演”一场“激将法”,成功将老妇哄回银行包围起来,阻止了这场潜在损失。

事发于本月17日下午,丹东振兴公安分局站前派出所接获一名女子报警,称其年长姐姐疑似遭遇电信诈骗。报警人表示,姐姐当日神色匆匆离家,自称要进行“高回报投资”,且拒接家人来电,行迹可疑。

警方随即启动紧急应对机制,并联系辖区内多家银行。某银行证实,当日确有一名年长妇女独自前来要求合并3张存单,总额达40.2万元,并迅速离开。

警方判断该名妇女极可能受骗,迅速展开追查,同时试图联络对方未果。就在此时,银行工作人员发现该老妇在柜台遗留了老花眼镜和医保卡。民警遂决定以医保报销需要本人签字为由,借此引诱老妇返身。

为确保对方回头,警方特意在通话中表现得强硬甚至不近人情,成功激起老妇不满情绪。果然,她愤愤然返回银行,准备“兴师问罪”。

当老妇步入银行,早已埋伏在场的警员和银行职员立刻上前包围,说明原委,并展示近期本地发生的真实诈骗案例。随着警方逐步还原骗局手法,老妇终于警觉:“哎呀,他们说的跟你说的一模一样啊!”

据悉,该老妇接获自称“国家扶贫项目”来电,声称只需投资40万元,不仅可获80万元回报,更承诺安排入住五星级养老院。面对高额回报和“政府背景”的包装,她险些将全部积蓄交出。

新闻来源:新浪网、辽沈晚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