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不言休 不言败——年老不是问题
《就算世界与我为敌》下篇
报道、摄影|黎添华(槟城热心人士情义赞助)
乐龄圈中有个说法,指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可能是全球最年长的推特用户。
无论这说法是否属实,但肯定的是,他曾拍下视频霸气指出:“ 别那么怕老,我虽然老,但看看你会发生什么事?”几个月后,他成了全球最年长的首相。
马哈迪不是全球唯一的乐龄奇迹;2015年波兰老兵锦标赛中,105岁的斯坦尼斯瓦夫就以34.5秒的成绩完成了百米赛跑。
更早之前,瑞典射击运动员奥斯卡斯旺在1908年,以60岁之龄赢得伦敦奥运的射击金牌,之后更在团体赛中再取一金。
是的,当世界正与这些乐龄朋友为敌时,他们不言休,也不言败。
李绍豪 ——横跨性别歧见 翻越年龄隔阂

李绍豪。
无论是追逐影视梦的83岁老娘惹安妮,还是一心想再圆一场冠军梦的86岁举重选手伍潮胜,他们都在生命倒数的阶段努力为其他乐龄朋友活出榜样。这期间,他们或遭受异样眼光、或被冷言冷语攻击,然而,74岁的尊巴爱好者李绍豪却有一套自己的应对方法。
尊巴多为女性的爱好,加上由于较为激烈,因此多为几乎99%是年轻人的兴趣,但李绍豪却成了异数。6年前,李绍豪在广场上看见一群年轻人在跳尊巴后,就迷上了这种随着音乐尽兴快速摇摆四肢的运动。
在强劲的节奏中,李绍豪不掉任何拍子地融入其中,跳得与年轻人一样快,他甚至会随着节拍与众人一起高喊,起劲得如年轻人一样。
嘲笑扭转成称羡
李绍豪不是没有被人嘲笑过的,尤其要横跨年龄与性别,他的压力几乎是更大的,但他不介意,他清楚知道,自己已经年过半百若还介意别人的嘲讽,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是何等不值得。凭着那份专注与投入,他跳出了乐龄新格局,在最自信且积极的心态下,他横跨了性别的藩篱,然后将起初大家对他的异样眼光,化成一句句的赞叹,并将同龄人对他的嘲笑一一扭转成称羡。
询及他如何克服这样的压力,他只是淡淡地表示:都活到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没见过?还有什么不敢?如今,李绍豪每周风雨不改驱车到广场跳尊巴,近年来还参加尊巴慈善演出,挥汗在舞台时,他抢完所有人的焦点。一如人生的舞台上,他没有输给与他为敌的世界,而是活出了自己。
连毅勇——81岁报人挑战世俗 战胜歧视

连毅勇。
当世界与乐龄为敌时,81岁报人连毅勇是另一个越战越勇的代表。顽强的他原本早就应该在55岁就退休了,但近30年来,他不断地以本身的实力来证明自己还能投身于职场,所以先后以不同工作岗位任职于报界,甚至出任多个报界组织以及不同团体的高职。
当然,连毅勇不是没有承受外界压力与舆论的,尤其当社会不断提出“世界是年轻人的”、“青年是国家未来主人翁”、“青年是国家栋梁”等论述时,这无疑都在制造一种社会认知: 年轻人是世界的主体。
“所以,很多人会告诉你老了就应该退休,但如果我还能工作,又喜欢工作的话,为何不能继续?”
让老中青一同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连毅勇从不认老,尤其当看到那年前首相敦马哈迪以93岁之龄再度拜相后,他更笑着表示不觉得自己老。对他来说,年龄从来不算什么,因为只要自己体力还能应付,就应该享有公平的机会。他甚至主张职场或社团上都应该让老中青三代一同发挥。
此外,连毅勇从不认老,尤其当看到那年前首相敦马哈迪以93岁之龄再度拜相后,他更笑言自己年轻多了。询及连毅勇打算做到何时,他霸气铿锵抛地出一句:永不言休!
自主老了更应“随心所欲”

胡禄铭博士:长者应活得有意义、活出自主與尊严。
很多人对乐龄人士有既定观念,即老了就“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但是对新纪元大学学院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院长胡禄铭博士来说,却完全相反。
他笑言,乐龄是人生唯一可以“随心所欲”的阶段,那些说老了就“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人应该打屁股或送去上一堂日本照护的课,以明白“自主”概念对乐龄人士的重要性。
“在日本和其他先进国家打造乐龄社会的目标,不只是让长者活得长寿而已,要让长者活得有意义、活出自主與尊严。关键是重视长者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所以老人家的追求,如继续工作、推动文化、为国增光,再谈恋爱等等,都应该得到认同与支持。”
对于指乐龄人士的生产力不高、社会成本重,且不具备高消费能力,无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被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忽视一事,他则有一套说法。
“生产力不高?不一定。在很多发展和转型中的国家中,职场上其实仍存有很多乐龄人士。这是因为老年人在劳动生产方面丝毫都不逊色于年轻人。”
乐龄具备其他优势
他指出,乐龄人士或许在动脑筋、体力活上和一些需要创意思维方面略显逊色。但在需要冷静判断和注意力集中的职业中,乐龄人士是占一定的优势。此外,乐龄人士还具备其他优势,如,离职率和缺席率相较下比较低,同时也能协助栽培新人。
至于消费能力不高,他则以美国为例解释,70%的可支配的收入掌握在60岁以上人的手上,而欧洲、日本等也类似。这样的趋势也逐渐来到我国和其他新兴市场,根据花旗银行的研究,亚洲新兴市场(包括马来西亚)的乐龄人士将会在2030年后成为最大的消费群。
其中,65岁或以上的消费者支出增长比起其他年龄层的消费群来得最快。57至75岁的消费者每年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超过其他年龄群约40亿美元。
乐龄人士的日常消费集中于娱乐社交、疾病管理、养生健康及日常生活等4个领域。对于一些刚退休的乐龄群体,文化程度较高,消费能力强,他们不再是传统保守型的消费群体。他们更注重的是生活品质,对娱乐社交、体育健身、旅游需求越大。
接纳了解所需更多互动

马哈迪93岁拜相,成乐龄人士的话题。
很多乐龄朋友被社会的现有观念剥夺了自己追梦的权利,被岁数这个“代码”而绑住了自己,甚至他们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是负累。要走出这个胡同,建构对的环境很重要。
胡禄铭指出,以日本“葵照护”为例:传统的看护行业,让人觉得一旦住进医院或相关机构,就无法再回归居家生活。但在“葵照护”提供的是一种建立在信赖,让长者有归属感的服务。
长者依旧晚上能回到家里,若是长者生病,由相同的机构、相同的工作人员,提供居家照顾与寄宿之间没有明显区隔的多功能服务。看护员的心态并不是照顾病患,而是把他们当成家人般。同时为了让长者能与社区有更多的互动,不让社区孤立,就需要很多创意,即便照护的是失智症老人,依然希望当事人能发挥所长,积极的站出来与社会互动,在社区内希望居民、孩童能支持长者,进而建立个共生的社会。
在摒除这些牵绊乐龄朋友的枷锁上,胡禄铭认为作为教育机构也可以扮演自己的角色 ,其中新纪元大学学院就创办了乐龄服务与管理学院。据悉,这也是全马首家推出老年照护文凭、学位的高等学府。课程概括了从大众普及教育、技职培训、学术教育至研究院的多个阶段,务求以知识推动社会。
再来,作为家有长者的年轻人,应扮演角色是以平等心态看待和对待老年人,让他们觉得其实只是年龄在增长,并不是老了就没用。
适当照顾 不要歧视
“给予乐龄人士机会,支持他们,在必要时给予他们帮助无论是心灵上或肢体上。适当地照顾他们的感受,不歧视他们。”
如果家有老人者 ,可选择上照护课程,从自己开始,为未来准备。在照顾老人方面,不要认为老人都不能自理,帮助他们无需过份殷勤,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对他们的一个尊重。年轻人也鼓励多花些时间陪伴老人,多和他们聊天,找到与他们有共鸣的话题,陪老年人实现他们的梦想。至于企业,他建议私人界多赞助举办乐龄看护课程。再来为员工提供老人看护课程。企业须进行职场去乐龄化策略,包括年老员工再培训,人性化的员工退休与自愿裁员政策,甚至老板本身的交棒。
为退休员工提供福利
以日本和欧洲的老牌企业为例,职场去乐龄化策略包括为即将退休的员工提供“退休的财务策划”、“享受退休后的生活”和“年老的生理和心理照护”的培训,甚至为高龄员工准备退休的消遣、兼职收入或社区服务社会。另,企业家可以出钱赞助举办乐龄看护课程,或为员工提供老人看护课程。企业也必须进行职场去乐龄化策略,包括年老员工再培训,人性化的员工退休与自愿裁员政策,甚至老板本身的交棒,同时也可以成立奖学金与慈善基金,帮助毕业生和造福长者。
结语
同样是自然不过的成长阶段,偏偏“儿童到少年”是期待、“少年到青年”是喜悦,“步入成年”是憧憬,唯独“老化”被冠上负面标签,但这不是年龄的错。
在工业化背景里、在资本主义的操作中,以及许许多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价值观下,社会“谋杀”了乐龄朋友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追求理想的权利,而我们都是共犯。
许多人忘了“乐龄”指的就是“快乐的年龄”,或许唯有当我们都能以“老去为荣”时,当乐龄朋友能活得自主快乐时,我们才真正地活出自由意志,也唯有那个时候,这个世界才算进步,这样的社会才叫“文明”。
文德甲旧曲知音歌声暖人心

文德甲旧曲知音联谊会,日前与淡属醒狮团卡拉OK小组进行“以歌会友”歌唱交流,场面热闹及温馨愉快,坐者右5为秦莲萍。(大会提供)
(文德甲28日讯)文德甲旧曲知音联谊会,日前与淡属醒狮团卡拉OK小组进行“以歌会友”歌唱交流,场面热闹及温馨愉快。
文德甲旧曲知音联谊会主席秦莲萍,今日向媒体指出,在偶然的机会下,促成这项意义非凡的歌唱交流活动,不但促进彼此之间的友情,也推广健康文化文娱活动,互相切磋和提升自己的歌艺水准。
她说,活动获逾百人参与,当晚的来宾都是乐龄人士,年龄介于60至80岁,但大家唱歌都很有水准,可说是“不是猛龙不过江”,该会歌友更是不落人后,实力派歌手大有人在。
“我感到很开心,因为卡拉OK不只是年青人的爱好,还有许多乐龄唱将,如今妇女们已不只是屈居于柴米油盐,她们也能神定气闲的站在舞台上尽情歌唱。”
“音乐是治愈心灵的良药,歌友们歌声荡起、欢乐满堂、大家都很配合、静静欣赏美妙歌声。”
她也非常感谢该会顾问拿督颜福池的热心赞助,除了参与活动呈现动听的福建歌曲、还带来好酒带动热闹气氛,以及潘美娇报效100个美味咖喱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