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风梨吃多很“湿热”,真的吗?

“凤梨外交”让全马人都在响应吃凤梨的活动。但吃多了,有害吗?CEO虽认同吃水果有益健康,但可口美味的台湾凤梨能吃多少?怎样吃才健康?

无论是黄梨、凤梨或香港人称的菠萝,其抗氧化成分和凤梨酵素(Bromelain),不但能让肉类变腍、帮助消化;有研究指出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伤口愈合。但也有人风梨“湿热”,不宜多吃。究竟哪句真?哪句假?

菠萝、凤梨或黄梨属同一科,因品种、产地不同,外形有少许分别,但三者整体营养价值差不多。

凤梨入馔很常见,不少人会加入凤梨汁腌肉。因为新鲜凤梨含凤梨蛋白酶,是一种能分解蛋白质的酵素。研究指凤梨蛋白酶有助减低炎症,纾缓肌肉拉伤、减轻红肿、促进组织修复;惟目前未有具体研究数据显示,多少摄取量才有功效。

问:凤梨蛋白酶有助制造抗炎的荷尔蒙,并减低身体释出促发炎物质,是吗?
答:
较多研究数据指凤梨蛋白酶有抗炎、抗血栓形成、溶解血纤维蛋白、免疫调节、抗水肿、伤口愈合、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有人吃凤梨后舌头刺痛,正是凤梨蛋白酶作怪。根据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资料,凤梨蛋白酶存在于凤梨的果实和茎部。民间智慧,将凤梨浸盐水或加热入馔,破坏凤梨蛋白酶,就能减轻舌头刺痛,但会影响蛋白酶功效。

对于有指凤梨可帮助消化,的确是有少许帮助,不过一般人胃部已有足够能力消化食物,毋须额外补充凤梨蛋白酶。

问:中医如何看凤梨?
答:
《本草纲目》就记载:“凤梨补脾胃,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血,利头目,开心益志”,有生津止渴、助消化、止泻、利尿等功效。

中医较少以凤梨入药,一般可用于食疗,如一时吃得较丰富,感觉消化不良肚痛时,有时也建议吃凤梨、喝凤梨汁“急救”。

问:纵然凤梨蛋白酶有不少好处,但会刺激口腔黏膜,甚至致敏,非所有人宜吃,对吗?
答:
是的。以下几类人不宜多吃:

·胃溃疡、胃酸过多、肠道有伤口、口腔溃疡、脾胃功能较弱
凤梨蛋白酶会刺激黏膜及体内伤口,亦会刺激胃酸分泌,有肠胃疾患者只可浅尝。

·过敏体质
凤梨蛋白酶会增加肠黏膜的通透力,让肠胃里大分子异性蛋白渗入血液,引致过敏性反应。有人吃凤梨后感到皮肤痕痒、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或会头晕、全身发痒、四肢及口舌发麻。

湿疹患者不宜吃生菠萝,可吃小量经煮熟的菠萝,减少过敏反应。

·偏头痛、头痛
凤梨中有5-羟色胺酸,摄取太多容易引起头痛,若感头痛建议暂时不要吃。

·儿童、长者
口腔黏膜较脆弱,吃凤梨时舌头或感刺痛不适,建议将凤梨以淡盐水浸至少15分钟;破坏凤梨蛋白酶减低刺激。

问:市场有出售凤梨蛋白酶营养补充剂,如何服食?
答:
凤梨蛋白酶或会促进抗生素、镇静药物的吸收,避免同时服用;正服用抗凝血药或在手术前后,亦不适合服食凤梨蛋白酶补充剂。

凤梨蛋白酶可能引起轻度的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月经过量,特别是大剂量服用。不过新鲜凤梨的凤梨蛋白酶含量远远不及补充剂,所以不用太担心以上禁忌。

 

产区不同营养有异

凤梨、菠萝、黄梨的营养有无差别?整体营养价值差不多,含类胡萝卜素、维他命C等抗氧化物,也有水溶性纤维帮助排便。不过要提醒,维他命C和菠萝蛋白酶会随时间流失,购买后宜尽快食用。另外,凤梨蛋白酶在45℃至50℃开始变性(denaturation),90%以上的蛋白酶在100℃时被破坏,如以菠萝入馔,宜最后才添加。

摄取多种营养素

同时,一些凤梨产区不同,名字不同,其营养其实也有少许的不同。例如来自菲律宾的黄梨,维他命C较来自台湾的金钻凤梨多1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维他命C摄取量不应少于45毫克。每100克苹果、橙分别含4毫克、53.2毫克维他命C,金钻凤梨则有23.5毫克。每天吃两分不同水果,能够摄取多种营养素。

但在中医界里就没有细分凤梨、菠萝或黄梨,因为它们均属性平、味甘酸。假如吃凤梨会引致舌头不适,建议都可先浸盐水,减少刺激并提升凤梨食味。

凤梨鸡汤不湿热

生吃凤梨其实不易加剧湿热,惟以凤梨入馔(黄梨)的菜式多以油炸为烹调方式,如中式的生炒骨、咕噜肉,泰式的菠萝炒饭、烧烤等,煮法热气,才让人觉得凤梨很热气。而且,凤梨是热带水果,而热带地区居民较喜欢饮用冰冷饮品,在中医角度,常喝冷饮会让脾胃生湿;加上热带地方的水土较易令人湿热,再配合“热气”煮法,才会让人误以为湿热是由菠萝引起。

不想煎炸烤凤梨引致湿热?原来凤梨除了生吃,还可以用来煲汤!中医推介以近期大热的台湾凤梨入馔,烹调凤梨鸡汤。

■凤梨鸡汤
(2至3人分量,约可煲出5碗汤)

●材料:
凤梨肉1斤、鸡1只、陈皮1小块、姜3片、腰果1両、江瑶柱4粒、水2.5公升、盐少许
 

●做法:
1.鸡洗淨去皮、切走鸡颈、鸡屁股及鸡翼尖
2.凤梨肉切小块
3.将所有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滚,再用文火煮1.5小时
4.饮用前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鸡可补益、养五脏
˙加入凤梨更易消化吸收,令鸡肉较嫩滑
˙腰果可护肾润肠,让汤更滑

中医贴士:
●可选不太熟的凤梨
●可随喜好选择乌鸡或白鸡
●老少咸宜,惟有伤风感冒、咳或发烧不宜饮鸡汤
●对凤梨、腰果等材料敏感不宜饮用

文|李祖怡、姚颖彤(整理自香港《明报》)

 

 
 

 

反应

 

保健

模仿人类方法安抚人心 ChatGPT引发心理问题?

报道|aNGie 

图|受访者提供

先进的科技工具用以帮助人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琐碎问题确是值得推崇,然而却有部分人沉迷于它的情绪价值,把它当着无可替代的密友,作为倾诉心事的唯一对象,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衍生心理问题。除了弃绝真实世界的社交生活,还可能引发忧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接受不了面对现实的失落感时,甚至还会有轻生的可能。

AI的发展非常快速,功能强大到超出我们想像范围,并且涉及领域非常广,形成人们在生活中对它的依赖也愈见显着。

尤其由Open AI开发的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它既拥有作为工具的实用价值,也能提供各种渊博知识,并且还能生成创作。最特别是它也具备“情绪价值”,可供陪伴、倾诉和安抚,甚至进行“角色扮演”,为用户带来心理上的慰藉。因此很多人都被俘虏,把它视作生活上不可缺失的良伴。

据悉全球约有10%人口使用ChatGPT,当中超过一半把它作为工作以外的用途。除了学习,还包括娱乐、情绪陪伴和日常对话等。

利用先进的科技工具能能帮助人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琐碎值得推崇,但过于沉迷于它的情绪价值,作为倾诉心事的唯一对象,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衍生心理问题。除了弃绝真实世界的社交生活,还可能引发忧郁症等心理疾病。

找出沉迷原因

根据马来西亚心理辅导师、创伤治疗师李志祥分析,ChatGPT会造成心理层面的依赖,基本上包含3方面,即是认知、感情和行为。

认知:

在认知上会依赖ChatGPT,主要是可以从中获取各种资讯,可透过它处理很多文件等事务或提供建议和娱乐,甚至有人会要求ChatGPT帮忙作出一些决定。

感情:

感情上的依赖主要是ChatGPT会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去作出模拟,并依据用户想要的表达方式来回应。一些用户在现实中也许从来不敢和别人分享的私隐,反而会向ChatGPT提及,因为他觉得ChatGPT相对安全。而且有些事若和人分享,可能会受到对方批判或质疑。然而ChatGPT不会作出指责之余还会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加上它的语音模式自然,且具备超强记忆功能,也因此一些人确会把ChatGPT当成伴侣,产生情感依赖。

行为:

行为依赖是基于它在技术的供应既方便又迅速,并能立刻满足用户要求。若换着在现实中,要向他人咨询或寻求帮助都要事先预约,还得配合对方的时间。通过ChatGPT,一切资讯马上可以获得,因此造成越来越多人没办法忍受等待或延迟。

与沉迷电玩者共通点

“好比我们做心理辅导,很多人想到要找心理辅导员可能需预约还要付钱,并要向陌生人谈自己的私隐。倒不如先去问问ChatGPT,也许就能获得答案了。这种即问即答,又方便又能马上得到答案的工具,很容易让人对它形成依赖。”

另外,向来很多人都沉迷在电玩,李志祥指出,许多网络成瘾或对电玩上瘾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面对缺乏社交活动、生活压力大、对前景迷茫、不善于表达,和身边的人缺少交流等挑战。而电玩提供了一个纾解压力、逃离现实的空间,因此很容易沉溺在电子产品里。

“沉迷ChatGPT的人和沉迷电玩者有个共同点,即是现实生活中很缺乏资源(家人朋友、其他媒介或求助管道)。对这些人而言,ChatGPT恰好是一个可以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东西,因此一掉进去就难以自拔。”

ChatGPT更懂我的心?

现代很多人沉迷在ChatGPT的情绪价值中。就像上述提及,若和现实中的家人或朋友交流,可能某些事会遭对方反驳及不认同。然而ChatGPT的回应都是顺着用户的意愿并作出安抚,所以久而久之就不喜欢跟真实的朋友来往。

李志祥认同会有这种情况:“因为ChatGPT是模拟大数据所发展出来,包括和人的互动上会模仿人类的方法来安抚人,并根据用户期望的比较舒服的方式去回应。所以很多时候让人感觉ChatGPT好像更懂你的心。”

他指出重要的一点:“虽然在现实中跟人交流可能会起争执,不过当一个人会跟你有矛盾及起冲突并非坏事。某个程度上就因为这个人了解你,你们有真实相处经验,他知道你的背景和个人性格特点,因此有不同意见是重要的,因为他是在提醒你避免可能做错一些事情。

“ChatGPT就较难做到这一点,它是根据大数据来给你回应,它不曾和你共同生活,也没办法对一个人的经历有清晰深刻的理解,对用户比较顺从。因此过于依赖它可能会带来更多问题,导至没办法看到真正的自己。生活上有不同的意见有时反而能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局限。”

虚拟对象当真实

针对ChatGPT是否纯粹提供情绪价值并不能给予客观意见时,李志祥却表示,ChatGPT是可以提供很多客观数据,比如要求各种资讯和建议,它都处理得很好。反而在主观上来说,若是针对用户个人,因它缺乏深度的背景理解,可能给出的只是一些标准答案:比如大部分人会这样做,在怎样的情况下又该考虑作出甚么应对等等非常客观的意见。

“它的情绪价值来源于它的便捷以及随时在线,犹如‘树洞’般让人放心倾诉,又能模拟人类以安抚式的语言来交流。加上对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的特点,让人感觉可靠信赖,因此变成某些用户用来替代真人的对象,宁可在它身上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危险的是,这些情绪价值可能导致用户将虚拟的对象当作真实,长久下去活在脱离现实的一个虚拟状态,反而会越来越跟现实世界有距离。”

过度情感依赖恐失落

由于ChatGPT优点多,很多人“不小心”就把它当着真实的对象,视它为亲密的朋友甚至恋人。如果任由情感发展下去,当有一天忽然失去这个“密友”,又或是突然在某些情况下“清醒”,始发现一直很喜欢的对象竟然只是一堆数据而非一个真实的人,那时就会有很大的失落感。

毕竟人不可能一辈子都活在虚幻中。李志祥说:“如果是现实上的密友,发展下去一定会出现真实和双向的回馈,包括实质上的身体互动、情感交流,并从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体验中感受到对方是个有温度、能真正陪伴在身边的人。如果这些情形都不能实现,用户有一天会醒过来,始发觉一切都是虚幻,感受的落差会相当大。”

ChatGPT令人轻生?

他表示,即使不是自己清醒,但过度依赖这样一个虚拟人物存在,一旦出现技术问题或断网,导致突然失去了这个依赖的对象,就会像其他上瘾行为一样,不管是抽烟还是电玩,只要突然没有办法接触,就有可能出现旁徨焦虑及失落等反应。

去年也听闻美国一名14岁少年与聊天机器人建立了感情,对它充满情绪依赖,并在机器人和他进行了情感操控的对话后而自杀。以此来看,痴迷ChatGPT是否也会引发轻生的可能?

李志祥说:“上瘾行为往往有很多方面的成因。一个人会沉迷某样东西,不能因此判定那就是一个坏东西,我们更需要去理解当事人的生活状况,去了解他在现实中是否有难以面对的压力或挑战,所以形成上瘾行为。比方说一个人抽烟,也许生活上有很多压力,抽烟可以让他放松以及使情绪更振奋,因此就沉迷抽烟;有人对电玩上瘾,也可能面对很多挫折或压力没办法处理,而电玩可以给他乐趣的同时,还能扮演角色在虚拟世界获得掌控权。

“所以不能说ChatGPT会令人轻生,而是要去看对方的现实生活中到底发生什么事?为什么会进入虚幻的世界?竟然可以为了一个虚拟的对象结束生命?因此问题源头不会只是ChatGPT。他们可能面对很多挑战却没人可以倾谈,才导至ChatGPT变成他的唯一。”

成瘾的危害和对治

对ChatGPT上瘾后,就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后果甚至健康上的危害。李志祥作以下分享:

上瘾特征

1)并非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下,对ChatGPT愈发专注,使用时间愈来愈长,比方从 15分钟到半小时一小时甚至几个小时都埋首在里面。

2)当不能使用时会变得烦躁、紧张焦虑且容易发脾气,就像突然戒断烟瘾毒瘾般没办法承受。

3)由于过度沉迷,以至忽略生活上其他爱好,本来感兴趣的活动也会减少参与。

4)为了避免家人斥责,会用各种瞒骗方式偷偷躲起来玩,并否认自己在使用。

不良后果

●上瘾后开始失控,明知道不应该,可是每次都控制不了。与此同时也导致生活出现问题,长期埋首在内就忽略了平日要处理的事,工作和学业能力下降,睡眠也没有照顾好。

●也许家人朋友察觉后屡劝不听,以至彼此的关系出现冲突,感情愈发疏离。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除了电磁辐射,蓝光干扰等因素对身体造成影响,也容易有损健害。比如眼睛会受损,长时间采以不良姿势,也会造成颈椎腰椎等骨骼负担甚至弯曲。长期使用键盘也可能导致腕管综合征或腱鞘炎等等;造成的心理健康就如上述提及,当专注沉迷却失去时,也会造成情绪波动及失落感。

如何对治

●若是轻度上瘾,可以通过身边人的劝导稍微让自己清醒一点。

●多参与现实中的活动以充实时间及从中获得满足感。 

●严重沉迷到无法自拔或出现情绪病,必须向辅导员或心理医生咨询,或许须要配合药物对治。

如何避免产生依赖? 

要如何避免对ChatGPT产生依赖呢?

社会不断进步,以整体来说,李志祥认为ChatGPT的出现是必要的,而且也估计未来会有更大提升。在智能聊天这方面,聊天机器人未来会变得更形象化动态化,比如可以把虚拟人物(avatar)以全息图( hologram)投射出来“陪伴”用户。

“作为一个工具,它的确非常好用,而且非常俱全,无论是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上都能增添效率。但要切记,它始终是一个工具,没有办法取代一个人成为实质上的朋友甚至伴侣,因此必须要分清虚拟与现实的界线。”

上瘾速向专业人士咨询

如果发现自己有成瘾现象,特别是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成瘾情况严重,就必须及早向专业人士咨询甚或以药物治疗。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提醒,也由于它是虚拟的,所以必须好好去经营你的现实世界,让你的生活更充实美好,这才是人类情绪价值的真正来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