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疫情带动厂商大赚 政府征手套暴利税?

林伟才
独家报道:林妤芯
(吉隆坡24日讯)冠病疫情推高手套需求,业者赚得盆满钵满,市场传言政府或因此征收暴利税。
不过,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保健股)执行主席丹斯里林伟才告诉《南洋商报》,有关当局目前并未接洽手套业者谈及暴利税事宜。
“不过,我们认为,(政府)不应该针对手套业者征收暴利税。”
他指,并非每个手套制造商都能享受成功的果实,该公司在30年的经营里,见证超过200间手套制造商倒闭。
“我们把好景时的良好获利作为储备,并会用以投资国内增建厂房,这也能为国人创造就业机会,进而能为其他相关领域带来溢出效应,比如银行及保险,同时也能惠及化学与包装原料的中小型供应商。”
保留现金扩张业务
林伟才认为,业者保留现金储备持续扩张国内业务,也能强化我国身为全球最大手套业者的定位,另一方面,也能为国家带来外汇收入。
“我们希望政府能把这些因素纳入考量,继续打造良好、支持且亲商的投资环境,有助于本地手套制造商维持国际竞争力,毕竟泰国及越南享有更低的企业税,在招资方面也有诱人奖掖。”
本报也向大马橡胶手套制造商协会(MARGMA)询问有关暴利税的传闻,但该会以“不愿回应传闻”而不予置评。
另一方面,先前曾有券商指出,虽然市场一直在谈论手套业者或被征收暴利税,但至今仍无法确定真实性,且政府也未有任何官方宣布,可能性料不大。
手套股本月以来遭遇套利卖压,截至上周五下跌12%;反观富时隆综指微跌4%,摩根大通分析员估计,这大概是市场担忧政府或征收暴利税所致,虽然目前还未有任何官方宣布。
分析员说:“我们认为,政府不大可能向手套业者征收暴利税,就算是真的(征收),我们仍看好本地手套领域发展,全球手套需求激增推高平均售价,这能抵消征税冲击。”
闭市时,顶级手套报15.60令吉,跌4仙或0.26%,成交量885万8300股。

打击竞争力执行也困难
政府若向手套业者征收暴利税,基于手套业务的周期性质,恐会带来更多挑战,也会打击我国业者的竞争力,无法与泰国、越南及中国竞争。
摩根大通指,手套业者过去10年的除息税摊销折旧前盈利(EBITDA)赚幅平均为15.6%,不过这并不包括贺特佳(HARTA,5168,主板保健股);贺特佳是丁腈(nitrile)手套的领先业者,赚幅标清。
“此外,一旦征收暴利税,其他小型且缺乏竞争力的手套公司也会受影响。”
分析员说,手套业者向来都会把多出的获利进行再投资,确保能维持全球领先业者的优势,我国目前在全球手套供应的市占率达67%。
“执行也是问题,毕竟手套与原棕油不同,后者有一个指标价,然而,手套的平均售价是依据市场需求而定,另外就是资产回酬率(ROA)的门槛,资本效率高的公司反会受罪。”
政府曾经在1999年和2008年,向棕油业者征税暴利税。
佐哈里:加强产地管制 橡胶手套续出口美国
(吉隆坡28日讯)种植及原产业部长拿督斯里佐哈里阿都干尼表示,美国对大马商品征对等关税,无阻大马继续向美国出口橡胶手套,因该部已采取措施加强产地管制。
他说,去年大马橡胶及橡胶制品出口总额达370亿令吉,其中橡胶手套约占150亿令吉。
“即使征收关税,我们也会继续向美国供应橡胶手套。”
他今天出席大马橡胶理事会银禧庆典活动时,如是表示。
他指出,政府正持续努力多元化本地手套产品的出口市场,同时也强制规定大马出口的橡胶手套必须在本地生产。
“我们必须确保所有出口的橡胶手套都是大马产品。我已向大马橡胶局表示,我们将强制执行此规定。”
为应对全球贸易动态变化和挑战,该部通过大马橡胶局加强橡胶手套行业监管,包括根据《2014年大马橡胶局(执照与准证)条例》,收紧橡胶手套出口执照要求。
大马橡胶理事会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苏巴拉迪表示,该会将加强研发及认证工作,确保大马橡胶产品价格和质量保持竞争力,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
同时也会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机会、扩大市场准入,并推动业内采纳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