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允部分材料保密多半年
肯尼迪遇刺案文件解密

(华盛顿27日综合电)此前宣称要公布所有与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相关记录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最后一刻出于国家安全原因,同意暂时保密部分材料。
美国白宫高级官员说,总统特朗普星期四下令将有关遇刺案的部分机密档案解密,但接受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等机构请求,暂时保留部分档案,以供审核。
这位官员说,特朗普这项决定,意味国家档案局于星期四公开2891份原本列为机密的档案,其后预计将解密更多档案。特朗普下令再给180天时间供审查,让相关机构再度检视剩下的档案,是否有正当理由保留任何档案。
特朗普在本月21日说,他允许国家档案馆在国会指令下,于26日公布肯尼迪遭暗杀案件的余下机密文件。“(美国公众)应充分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各个方面。”。
根据1992年美国国会的一项《肯尼迪遇刺档案记录收藏法案》,要求有关肯尼迪遇刺案的全部500万页机密文档应在25年内陆续解密,2017年10月26日为公开这批档案的截止日期。此前,美国政府已陆续公开共90%的档案,仅剩最后3100份文件仍被秘藏。

解密档料无爆炸性内容
研究该案的学者表示,解密的档案不太可能含有爆炸性内容,或是平息有关此案的众多阴谋论,也不会给暗杀事件带来全新的结论。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文件也许包含一些关于嫌犯奥斯瓦德在行刺前活动的细节,也许还可揭露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中情局不断掩盖真相的做法。
1963年11月22日发生的肯尼迪遭暗杀案,是近代美国史的划时代大事。当局表示,肯尼迪是被独自犯案的奥斯瓦德枪杀,但一直以来,坊间却流传多种理论,质疑官方的版本。因此史学家和阴谋论者都引颈企盼密件全数解密。
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也是美国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于1963年11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遭人开枪暗杀。他一直被美国人视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特朗普为何同意公布档案?
特朗普允许公开部分肯尼迪遇刺案的机密文件,白宫的说法是要力求透明化,尊重公众的知情权,确保向公众披露最大限度的数据和信息。
不过,批评人士猜测特朗普同意公布这些文件,旨在转移人们对他涉嫌“通俄”的调查。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公布这些秘密档案能使参与“通俄”调查的情报、安全部门难堪。
美国新闻网站“资讯战”主播琼斯近日发布一段视频《特朗普准备发布肯尼迪遇刺文件,深层国家也随之恐慌》。“深层国家”指的是国家安全权势集团,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两者最初谎称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奥斯瓦德为苏联人卖命,但现在这些机构也在做同样的事——大肆宣扬特朗普政府与俄罗斯人勾结。对特朗普来说,允许发布这些文件就能再次证明联邦情报机构是多么不可靠。
特朗普的政治顾问兼密友斯通认为,中情局不愿公布文件的原因,是担心这些文件会显示凶手奥斯瓦德受过中情局训练、培养并实施暗杀。
不过,《大西洋月刊》则认为,特朗普决定部分公布档案的原因,只是借“透明度”的名义,再次点燃“阴谋论”,以顺应民意,巩固他的选民基础。
评论说,特朗普本人对阴谋论并不陌生。在2016年竞选中,特朗普毫无根据地声称对手、共和党参选人克鲁兹的父亲与奥斯瓦德有关系。“这显然是引人注目的做法,它帮助特朗普巩固了未来选民的基础,而这些选民最终帮助他胜选。”

联调局接警告后要警方保护
杀肯尼迪凶手仍遇刺
关于总统肯尼迪遇刺案的2891份文件解密后,美国记者、学者及有兴趣的民众立刻埋首寻找有意思的线索。首先受瞩目的档案是,凶嫌奥斯瓦德遇刺前夕,联邦调查局就曾接消息说有人要刺杀他,该局当时两度警告拘留奥斯瓦德的达拉斯警方,但他仍遭夜店老板鲁比杀害。
最新一批解密文件,包含联调局时任局长胡佛在奥斯瓦德遇刺当天写的一份备忘录。
胡佛在备忘录中写道:“昨晚我们的达拉斯办公室接获电话,一名男子以冷静语调表示,他隶属一个为杀害奥斯瓦德而组成的委员会。我们立刻通知(达拉斯)警察局长,他保证会给予奥斯瓦德足够的保护。今早我们再次致电警察局长,再度警告他可能有人要对奥斯瓦德不利,他也再次担保会给予足够的保护,最后显然没做。”
胡佛在备忘录中承认,他并未掌握有关鲁比的确实资讯,但鲁比的真实姓氏是鲁本斯坦,他也提及有关“地下活动”的传闻。联调局在奥斯瓦德遭枪击后,曾派员前往其病榻旁,盼取得他的认罪自白,但没有结果。鲁比则否认曾打过电话给联调局。

陆续公布音像照片物件
特朗普星期四批准美国国家档案与记录管理局在网站陆续公布2891份肯尼迪遇刺相关档案,包括照片、声音和录像以及物件。
白宫官员说,部分文件不向公众公开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持有部分文件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其他机构在最后一刻游说成功。除了公开的2891份档案外,其余几百份文件仍将暂时保密。
总统有权延长保密
根据美国法律,如果文件会对美国的军事行动、情报机构、执法部门、外交关系等造成不利影响,美国总统是唯一有权延长档案保密状态的人。
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指出,其中部分文件可能在明年4月26日的审查截止日期后,依然被列为保密。
1963年11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乘坐一辆敞篷豪华车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街头,被人从一栋建筑物的6楼开枪射杀致死。嫌凶奥斯瓦德在两天后又被夜店老板鲁比枪杀。肯尼迪死后两小时内,时任副总统约翰逊火速宣誓就职。
此后54年来,关于肯尼迪之死的各类阴谋论经久不衰。据报道,调研机构统计数据显示,约60%的美国人认为肯尼迪的遇刺存在阴谋论,因此外界对这批档案的公开关注度很高。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嫌凶奥斯瓦德是否独自策划行刺、他的动机,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等安全部门是否在总统遇刺前就已掌握重要线索等。

特朗普竞选党内提名时
指对手克鲁兹父涉肯案
特朗普去年角逐共和党内的总统参选提名时,曾指对手克鲁兹的父亲拉斐尔与暗杀肯尼迪的凶手见过面,并质疑拉斐尔与案件有关;不过在白宫星期四举行的记者会上,问及将公开的档案会否证实拉斐尔涉案时,官员却拒绝回应。
这与特朗普去年亲口说拉斐尔与肯尼迪暗杀案有关的态度迥异。官员又说,特朗普容许中央情报局及联邦调查局将部分内容保密。
特朗普去年5月在印第安纳州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时,引述《国民问询报》的一则报道及一张模糊的照片,指克鲁兹的父亲拉斐尔在肯尼迪遭暗杀前,曾与杀手奥斯瓦德见面,一起吃早餐。克鲁兹当时回应,指特朗普完全“没有道德”,又嘲讽说:“对,我父亲不但杀死了约翰.肯尼迪,更把猫王和胡佛的遗体埋在家后院。”
不过特朗普紧捉不放,指克鲁兹从没斩钉截铁否认照片中人是其父,克鲁兹的团队其后向另一家报章指《国民问询报》的报道完全虚构,照片中人亦非拉斐尔。

解密档案:包括卡斯特罗
苏卡诺中情局图暗杀外国领袖
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2891份肯尼迪遇刺机密档案,部分档案显示,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多次试图暗杀外国领导人。
文件记录的暗杀目标中,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居首。多名历史学家记录,中情局曾多次试图暗杀卡斯特罗。该局曾考虑联合“黑手党”线人等其他手段。
文档记录的暗杀计划还针对刚果首任总理卢蒙巴和印尼已故总统苏卡诺。中情局也曾参与从古巴向多米尼加运送武器,用于试图暗杀该国时任总统。
特朗普白宫晤南非总统 播视频指控南非白人遭种族屠杀

特朗普(右)星期三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待来访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指责南非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
(华盛顿22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在白宫接待来访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播放一段视频,指责南非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双方就“南非是否正在发生白人种族灭绝”一事展开激烈辩论。
在这场被美国媒体称为“伏击”的会见中,特朗普突如其来的举动导致本想借此行改善两国关系的拉马福萨颇为震惊。
美国媒体形容,当天的会谈原本气氛友好,后因特朗普突然播放一段宣称南非出现“白人种族屠杀”的视频而陷入紧张。视频显示南非官员呼吁对白人农民施加暴力。
特朗普说:“人们为了自身安全逃离南非。他们的土地被没收,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被杀害。”特朗普还拿出一些剪报支持他的言论。
面对特朗普的指控,拉马福萨反驳说,特朗普需要倾听南非人的意见,这些言论不代表政府立场,强调南非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仇恨煽动。“我们是一个多党民主社会,允许言论自由,但这并不等于政府认同那样的话语。”
他告诉特朗普,在南非,所有种族都受到暴力事件影响,其中黑人受影响最大。
据新华社,今年以来,南非与美国关系一直紧张。特朗普2月炮轰南非颁布的新版《征用法案》,指责南非政府“没收土地”构成对南非白人的“种族歧视”,并发布行政令宣布切断对南非援助。
3月,南非驻美大使拉苏尔因在一次研讨会上称特朗普正在引领全球白人至上主义运动而遭美方驱逐。
5月20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国会参议院一场听证会上说,美国选择不参加今年由南非主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无论是外长级别还是总统级别,因为南非一贯与美国政策不一致。
南非多次反驳
南非政府则多次强调,南非白人遭迫害的说法“完全虚假”。
南非的土地问题由来已久。1913年颁布并生效的《原住民土地法》导致大量黑人被白人政府强行驱离土地。1994年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终结后,大部分农田仍归白人所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总人口占全国8%的南非白人拥有南非近四分之三的农田,而总人口占全国80%的黑人仅拥有约4%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