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难产后遗症

“抱歉,林医生,又打扰你了。”

“别哪么说,哪儿不舒服呢?”



眼前中年妇女迟疑片刻却答不上来,只见紧拧的双手微微颤抖。

专业直觉告诉我她是“心理病”而非心脏病。此类病患相对难应付;就算外面多少病患在苦等,医者都得放慢节奏、竖起双耳、掏出满满的同理心充当“奥斯卡专业倾听者”、不摧促、不批判,才能赢得病患信任全盘托出她的痛楚与纠结。

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她正确的认知,从而达到疗效;俗称心理辅导。要是能让她声泪俱下,我敢断言已五成治愈病人。切记未斟诊就断言是“心理作祟”,往往引发病患强烈反弹而弄巧反拙;因没人愿意被标签为精神衰弱。

趁她沉淀思绪的当儿,我若无其事的浏览她的病历:45岁,会计师,3次怀胎(头胎:流产,次胎:剖腹产,三胎:胎死腹中;那次产难她险些丢了性命,子宫破裂,产后血崩,紧急切除子宫止血保命。)

我别过头拭干泪光继续检阅……从此她跌入深渊而不自觉,表面上职场女强人、称职“妻、母”,坚称工作游任有馀、吃好睡好。不解的是自从产难后健康每况愈下:倦怠、心绞痛、心悸、气喘、背痛、手脚麻痹抽筋、视线麻糊、高血压等……开始了她遍寻名医的生涯(Doctor Shopping Journey): 心脏内科、神经科医师、脊柱外科医生、肠胃内科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如此这般治标不治本的把她折腾了死去活来,却不见好转。这就是“美国式”划分性疗法(Compartmentalize Approach)的逅病,因为个别专科医生只精通自身领域;由于对其他科系认知匮乏及个别专科医生间欠缺病患病例研讨交流而误诊。



要是医生们秉持整体性疗法(Holistic Approach),应该不难确诊产后抑郁(Postpartum Depression)或产难胎死与子宫破裂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愧疚的告白

“活着的话他应该是6岁了,都是因为我坚持自然分娩而害死了他”她愧疚的告白,听者戚戚。怀第三胎时她已属高龄,况且她难受孕,怀孕都得靠药物摧卵。头胎流产、次胎剖腹产,第三胎实属珍贵胎儿(PreciousBaby)。

主治妇科建议剖腹产,但她就如世上很多妇女般想体验自然分娩所带来的“苦尽甘来”为人母的感觉。意见分歧下她换妇科,也因此换来了惨痛的结局。我以专业知识客观的开解她当年的抉择无对错:2scissorsALWAYSscissors(2次剖腹产,永远剖腹产;因为子宫破裂的几率奇高),当年她才剖腹产1次,理论上就算自然分娩,子宫破裂的几率不高。

我与她分享一个真实个案:1999年在吉隆坡中央医院当实习生时接获一宗由私立医院转介病患:剖腹产后血流不止,紧急切除子宫后仍血流如注。那天早上当妇科和血管外科在手术室抢救病患时,我这实习生就来回血库运血。输了四五十包血浆和全血也换不回产妇的性命。

听罢她开始释怀,这就是命运吧!

记得女儿10岁时童真地说:“爸,医生的工作还蛮容易的,和病人聊聊天就治愈了病患”。我的确当了业余心理医生。

 

 
 

 

反应

 

柔佛

母象疑难产 与幼象毙命油棕园

(居銮16日讯)居銮加亨甘榜尊多油棕园内惊传大象死亡事件,一头母象与一头幼象被发现双双毙命,初步推测母象可能因难产而亡。

柔佛州卫生及环境委员会主席林添顺指出,当地村长于昨日下午约2时30分接获村民投报,指在甘榜尊多附近的油棕园发现一头母象的尸体。

他今日向媒体透露,柔佛州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已派员前往现场展开调查,初步勘察,母象身上并无任何外伤或痕迹,且在其身旁发现一头已死亡的小象。

他表示,这头死亡的母象相信是来自哥打丁宜县东南镇的象群。

他指出,当局已采集两头死亡大象的样本,以进行深入调查,查明确切死因。随后,两头大象的遗体将在现场进行掩埋。

另一方面,甘榜尊多村长峇哈鲁丁接受《Kosmo!》采访时表示,该村经常有野象出没,但大象死亡事件尚属首次。

他说,昨日下午接获村民通报后,立即报警,以便通知相关部门前来处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