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从一尾20万跌入谷底
罗汉鱼靠网购翻身

(吉隆坡2日讯)曾经一度一尾罗汉鱼身价可到20万令吉,现在的情况呢?
马来西亚罗汉鱼养殖商会主席严崇僦说,在“网络力量”的推动下,更多人喜欢上并饲养罗汉鱼,开始掀起新一波的热潮。
他受《南洋商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任何一种事物总是有高低起伏,罗汉鱼从默默无闻到受到热捧,之后经历近10年的低潮,如今重获生机。
“民众尤其年轻人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创建或加入群组交友、谈兴趣,也有人利用它进行网络营销。
“网络更易于宣传推广,令罗汉鱼维持热度,受到大家广泛关注。”
不过,严崇僦直言,网购对传统水族店带来不小的冲击,导致生意额直线下降。
他说,本地观赏鱼市场随着不同的养鱼浪潮跌宕起伏,许多水族店都艰苦经营。
他续说,由于网购盛行,连观赏鱼也可网购,卖家可以是任何人,他们买进或养大一批鱼后,把照片贴在网络便可进行买卖。
“许多购买者要看活鱼,怕货不对办,这是网购的缺点,但它还是影响水族店的生意。
“虽然面对冲击,不过以推广罗汉鱼的角度来看,现在是罗汉鱼最热门的时候,而按照此趋势,估计接下来会持续升温。”

赛事增加 水准提高
严崇僦提出另一项证据,说明罗汉鱼越来越受青睐,就是国内罗汉鱼的赛事越来越多。
他表示,2009年全马只有一项赛事,即大马花罗汉比赛,该赛事今年来到第9届,展现逐年提高的水准。
大马花罗汉比赛是由茗水族中心及花罗汉迷在梳邦再也联办,2016年的赛事更获得约200人踊跃参赛。
“赛事的数位裁判都来自邻国,以大马的评审准则进行打分,比赛绝对公正。”
也是茗水族中心东主的严崇僦表示,近年来各地大小型比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时至今年已有七项赛事在全国举办,令业界愈加热闹。
他也说,该赛事获得大马渔业局以书面方式表示认同与支持,他也欣慰这么多年积极推广,所付出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许多人开始懂得欣赏罗汉鱼,这与10年前盲目热捧的情况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鱼体现“真字”身价百倍
严崇僦回想起10多年前,有些饲主从罗汉鱼身上看到吉祥语或祥兆,更有传闻说因看到“真字”,有人买彩票发了横财,进而推高它的身价。
“我不清楚是否真有其事(指买真字中奖),或许是个人炒作,也可能是‘字由心生’,只因人类是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睛给骗倒的。”
他掏出纸笔绘画鱼纹并向记者展示,看起来的确像是内藏文字;他说明由于罗汉鱼色泽艳丽,交错的花纹如天上的白云,易让眼睛产生“错觉”。
“100人看到‘真字’而去买彩票,只要其中一人得奖,它就被盛传为‘灵验’了。当时一尾罗汉鱼叫价竟可以去到20万令吉,现在可没这样的行情,消费者都比较理性。”
另外,他脸带笑意地说,罗汉鱼鱼鳞上显现的不只汉字、数字,还包括罗马文字!

大量养殖忽略素质
经历过高峰,也跌入过谷底,罗汉鱼也有无人问津的时候。严崇僦说,早期许多人饲养罗汉鱼是因其价格高,所以大量养殖而忽略素质,令市场对罗汉鱼的需求陷入低迷。
祸不单行的是在2009年,罗汉鱼被指破坏及影响河流生态被禁止进出口,当时大马渔业局通过修正法案,将罗汉鱼、观赏鱼及吃人鱼等19种鱼类列为禁止进出口的物种。
有感事态严重,严崇僦联合一班养殖专家及团体向大马渔业局解释,力证罗汉鱼并没有破坏生态。
“罗汉鱼属于“杂食性鱼类”而非肉食性,此鱼类在还没长大前,“战斗力”是非常弱的,甚至体型较小的孔雀鱼都能咬死它,因此难以在河流繁殖。
“很多人说罗汉鱼‘凶猛’,不适合与其他与混在一个缸里,其实养鱼必须照顾到不同鱼种之间的相容性,此外也必须经常喂食,不然饿坏了任谁都会很‘凶猛’。”
最终在2013年8月,时任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部长的丹斯里诺奥马接受他们的解释,宣布允许罗汉鱼重新恢复出口。
严崇僦表示,有赖于过去的基础,推广罗汉鱼在经历许多磨难,已蜕变为适应新时代的模式,盼望这次能“修成正果”。